一种镍或镍铁金属纳米线的分散与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4525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705845.0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或镍铁金属纳米线的分散与组装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首先水热反应制备镍或镍铁金属纳米线,然后将镍或镍铁金属纳米线置于pH值为3~6的盐酸溶液中超声搅拌0.5~24h,镍或镍铁金属纳米线被分散成为镍或镍铁金属纳米颗粒,再将分散后的镍或镍铁金属纳米颗粒置于pH值为8~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0.5~3h,然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于80~120℃恒温2~10h后自然冷却到室温,镍或镍铁金属纳米颗粒被重新组合成镍或镍铁金属纳米线。本发明通过对pH值的控制,实现了镍或镍铁纳米金属线的分散与组装,实现了对镍或镍铁纳米材料形貌的控制。

    一种利用磁场制备原位形变Cu-Ag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1467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563335.6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磁场制备原位形变Cu-Ag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以无氧铜和电解银为原料,制成Cu-Ag合金液或Cu-Ag合金锭;(2)置于真空电炉中,保温后随炉冷却,同时施加稳恒磁场或交流磁场,获得铸态Cu-Ag合金;(3)将铸态Cu-Ag合金保温后热锻,制成形变Cu-Ag合金;(4)将形变Cu-Ag合金拉拔制成形变Cu-Ag复合材料;(5)将形变Cu-Ag复合材料真空热处理,然后再次拉拔;(6)依次重复步骤(5),获得原位形变Cu-Ag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有效改善Cu-Ag合金的极限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性能上有较大提高。

    一种控制铸坯中心质量的立式电磁搅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5752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0537522.4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续铸造电磁搅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铸坯中心质量的立式电磁搅拌方法。本发明在连铸生产过程中,将行波磁场型搅拌器置于铸坯的侧面,其在铸坯内所产生的电磁力的总体方向平行于铸坯中心线方向。针对不同的铸坯截面形状和尺寸,可选择不同形状的行波磁场型电磁搅拌器。立式电磁搅拌器的电源频率为0.5~50Hz,电流为50~3000A。本发明可使铸坯中心区域的熔体产生沿铸坯中心线向上或向下的强制对流运动,提高电磁搅拌沿铸坯长度方向的有效作用区域,强化铸坯中心区域的上部高温熔体区与下部低温熔体区的混合,提高铸坯中心区域的上部熔体对下部熔体凝固时的补缩能力,促进铸坯内部的温度和溶质分布的均匀化。

    一种高强高导Cu-Ag-S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432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401815.3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高导Cu-Ag-S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含Ag 1~10%,Sc 0.05~0.5%,余量为Cu;其硬度88~148HV,导电性83~88%IACS;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金属Ag和金属Sc置于电弧炉中,真空熔炼,随炉冷却制得Ag-Sc中间合金;(2)将Ag-Sc中间合金、电解铜和金属Ag置于感应炉中,真空条件1200~1300℃熔炼,浇铸并随炉冷却;(3)在惰性气氛条件下,加热至700~850℃热处理,水淬至常温;(4)在惰性气氛条件下,加热至400~500℃时效处理,空冷至常温。本发明方法通过使用中间合金Ag-Sc的方式,得到了各成分均匀分布的Cu-Ag-Sc合金,解决了Sc难熔于Cu中的问题。

    一种具有针状增强相的Al基难混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997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1073537.0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针状增强相的Al基难混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难混溶合金领域。一种具有针状增强相的Al基难混溶合金,所述Al基难混溶合金为第二相弥散分布的Al‑Bi或Al‑Pb合金,其是由Al基体、球状结构的Bi相和均匀分散在基体中的长针状Al3Ti化合物或由Al基体、球状结构Pb相和均匀分散在基体中的长针状Al3Ti化合物构成。本发明所提供的添加针状增强相的Al基难混溶合金为具有第二相弥散分布的Al基难混溶合金,该较传统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

    一种高强度高阻尼MnCu基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241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0418480.7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阻尼MnCu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一种高强度高阻尼MnCu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将MnCu基母合金在‑600T2/m~600T2/m的梯度磁场下于1000~1180℃保温0.5~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半固态凝固合金;将所得半固态凝固合金进行热轧,然后经冷轧处理后,进行固溶处理;将固溶处理所得样品置于0.01~20T磁场中,在温度为350~550℃下保温0.5~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目标MnCu基合金。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MnCu基合金比现有技术制备的相同Mn含量合金在保持延伸率基本不降低的情况下抗拉强度提高10~20%,阻尼内耗值提高5%~15%。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3246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0173651.X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铜基复合材料,为Cu‑Ag‑X三元复合材料,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Ag为6~30%,金属X为0.1~6%,余量为Cu;其中,金属X为Nb、Cr或Mo;制备步骤包括:(1)制备合金铸锭;(2)均匀化热处理;(3)退火处理;(4)轧制或拉拔变形处理。通过在Cu‑Ag二元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Nb、Cr或Mo第三组元,利用弥散强化的方式强化合金;通过对合金施加合适温度和时间的热处理,控制Ag相的析出方式,促进Ag的连续析出;通过将铸态组织优化和变形结合,以纳米纤维强化和第三组元弥散强化相结合,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增大导电性能,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高强高导铜基材料。

    一种磁场下的凝固取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3510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01994.1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27/02 B22D27/04 C22F3/02

    Abstract: 一种磁场下的凝固取向装置,属于电磁铸造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冷却铜模,冷却铜模与壳体通过第二法兰连接,壳体通过第一法兰与密封盖连接,第一法兰设充气孔,壳体内固定有坩埚,坩埚与壳体间有间隙,间隙与第一法兰连通,坩埚外壁缠绕感应加热线圈,坩埚底部开有浇铸口,坩埚内设浇铸控制杆,浇铸控制杆下移时可浇封堵铸口,壳体底部开有通孔和通气孔,通气孔连通间隙与第二法兰,第二法兰设排气孔,冷却铜模外设稳恒磁场发生器,冷却铜模底板上设有与其内壁同心的圆环形凹槽,凹槽内装石英管,石英管顶部设圆锥形分流器。本发明所述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一次实验中实现对多个不同凝固组织生长方向与磁场方向夹角关系的研究。

    一种Cu‑F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4461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0196982.5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Cu‑F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方法为:1)快速凝固Cu‑Fe合金的制备;2)磁场作用下的均匀化处理,得到过饱和Cu‑Fe合金;3)磁场作用下Fe析出相的形成与粗化,得到粗化的Cu‑Fe合金;4)磁场和低温作用下马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转变的Cu‑Fe合金;5)室温完全马氏体转变,得到充分马氏体转变的Cu‑Fe合金;6)磁场作用下Fe的吸附生长,得到Cu‑Fe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增加晶界处Fe的富集,促进Fe在晶界处的析出;加速γ‑Fe的析出和粗化;促进马氏体转变速率和比率;制备的Cu‑Fe合金,在相同减面率时的导电率,比现有技术提高了10~5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