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l-Bi-Ni难混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7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29451.1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张林 王恩刚 郭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l‑Bi‑Ni难混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合金技术领域。一种Al‑Bi‑Ni难混溶合金,所述合金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构成:Bi 3~20%,Ni0.1~2%,余量为Al。本发明所述Al‑Bi难混溶合金的制备方法,结合0.2~1T水平稳恒磁场的作用与添加第三组元Ni所生成化合物的作用,制备富Bi相细小且弥散分布的Al‑Bi难混溶合金,质软的富Bi相弥散分布在Al基体中。本发明方法中,水平稳恒磁场与Al‑Ni化合物的作用相结合,可以阻碍富Bi液滴的下沉运动,抑制宏观偏析。本发明方法中添加第三组元Ni到Al‑Bi难混溶合金中,凝固过程中生成的Al‑Ni化合物促进了富Bi液滴形核,细化了富Bi颗粒,提高了合金的硬度。

    一种具有棒球复合结构颗粒的难混溶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4534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026348.1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棒球复合结构颗粒的难混溶合金的制备方法。首先,按难混溶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称量各合金元素和添加的稀土金属Nd;然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采用感应加热将各合金元素和添加的稀土金属Nd完全熔化,保温3~10min后,随炉冷却,制得具有棒球复合结构颗粒的难混溶合金;其中,感应熔炼加热温度大于等于难混溶区溶解度曲线温度30~50℃。本发明制备出第二相弥散分布的难混溶合金,解决现有难混溶合金的制备工艺复杂、成分偏析等问题。

    一种具有针状增强相的Al基难混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9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1073537.0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针状增强相的Al基难混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难混溶合金领域。一种具有针状增强相的Al基难混溶合金,所述Al基难混溶合金为第二相弥散分布的Al-Bi或Al-Pb合金,其是由Al基体、球状结构的Bi相和均匀分散在基体中的长针状Al3Ti化合物或由Al基体、球状结构Pb相和均匀分散在基体中的长针状Al3Ti化合物构成。本发明所提供的添加针状增强相的Al基难混溶合金为具有第二相弥散分布的Al基难混溶合金,该较传统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

    一种高强度高阻尼MnCu基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241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18480.7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3/02 C22C22/00 C22F1/002 C22F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阻尼MnCu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一种高强度高阻尼MnCu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将MnCu基母合金在‑600T2/m~600T2/m的梯度磁场下于1000~1180℃保温0.5~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半固态凝固合金;将所得半固态凝固合金进行热轧,然后经冷轧处理后,进行固溶处理;将固溶处理所得样品置于0.01~20T磁场中,在温度为350~550℃下保温0.5~16小时后冷却至室温,获得目标MnCu基合金。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MnCu基合金比现有技术制备的相同Mn含量合金在保持延伸率基本不降低的情况下抗拉强度提高10~20%,阻尼内耗值提高5%~15%。

    一种具有棒球复合结构颗粒的难混溶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453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710026348.1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26 C22C1/02 C22C18/00 C22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棒球复合结构颗粒的难混溶合金的制备方法。首先,按难混溶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称量各合金元素和添加的稀土金属Nd;然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采用感应加热将各合金元素和添加的稀土金属Nd完全熔化,保温3~10min后,随炉冷却,制得具有棒球复合结构颗粒的难混溶合金;其中,感应熔炼加热温度大于等于难混溶区溶解度曲线温度30~50℃。本发明制备出第二相弥散分布的难混溶合金,解决现有难混溶合金的制备工艺复杂、成分偏析等问题。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Cu-Ag-Fe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903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18372.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8 C22C9/00 C22F3/02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Cu?Ag?Fe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合金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u?Ag?Fe合金原料按配比熔炼,在1000~1300℃浇注制得铸态Cu?Ag?Fe母合金;在0.1~1T交变磁场作用下将Cu?Ag?Fe合金凝固;在0.1~30T稳恒磁场作用下对合金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进行预变形、中间退火热处理、再变形,最后在0.1~30T稳恒磁场下最终退火热处理,得到高强度高导电率Cu?Ag?Fe合金线材/板材,其导电率为55~88%IACS,抗拉强度为750~1760MPa。本方法利用电磁场、形变配合热处理制备Cu?Ag?Fe合金,不仅保留了Cu?Ag合金优良的导电性,并且提高了合金强度,降低了合金原料成本。

    一种Cu-F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446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96982.5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0 C22C1/02 C22F1/08 C22F3/00

    Abstract: 一种Cu-F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方法为:1)快速凝固Cu-Fe合金的制备;2)磁场作用下的均匀化处理,得到过饱和Cu-Fe合金;3)磁场作用下Fe析出相的形成与粗化,得到粗化的Cu-Fe合金;4)磁场和低温作用下马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转变的Cu-Fe合金;5)室温完全马氏体转变,得到充分马氏体转变的Cu-Fe合金;6)磁场作用下Fe的吸附生长,得到Cu-Fe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增加晶界处Fe的富集,促进Fe在晶界处的析出;加速γ-Fe的析出和粗化;促进马氏体转变速率和比率;制备的Cu-Fe合金,在相同减面率时的导电率,比现有技术提高了10~50%。

    一种铝硅合金熔剂净化除钛工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49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35759.X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硅合金熔剂净化除钛工艺,属于合金精炼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两次熔剂喷吹的方法,首先,第一熔剂喷吹加入含硼熔盐,提高硼元素收得率,促进其与含钛相反应,充分完成硼化反应;其次,第二熔剂喷吹起到对反应生成的二硼化钛颗粒的吸附作用,吸附杂质后的熔剂上浮进入渣层,在随后的扒渣操作中去除。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分离手段,能够有效地去除铝硅合金熔体中的钛元素,降低钛含量至理想范围。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环保节能等优点,为铝硅合金的净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一种电解铝用炭阳极双炉预热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633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405112.X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解铝用炭阳极双炉预热系统及使用方法,主要用于炭阳极上电解槽前的预热。本发明在满足炭阳极预热需要的同时,可有效降低阳极炭块与电解液之间的温度差,避免因温度差导致的阳极炭块出现裂纹或破裂的情况发生,并降低阳极炭块的无效消耗,提高电解铝生产的安全性。本发明的预热炉所排出的废气可排入调温室中进行回收利用,降低成本且实现节能减排;调温室中的废气与高温烟气混合形成混合烟气后,在混合烟气中几乎不含氧气,通过混合烟气对炭阳极进行热交换预热时,可有效避免阳极炭块表面发生氧化现象;通过调整废气与高温烟气在调温室内的混合比例,可实现对调温室内混合烟气温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炭阳极的预热温度的精确控制。

    一种控制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立式电磁制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4100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80291.5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 B22D11/16

    Abstract: 一种控制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立式电磁制动装置,包括水平磁极、励磁线圈、立式磁极及磁轭;立式磁极设有两对,水平磁极设有一对或两对;水平磁极为一对时,其位于侵入式水口下方且沿结晶器宽面布置;水平磁极为两对时,分别记为上、下部水平磁极,下部水平磁极位于侵入式水口下方且沿结晶器宽面布置,上部水平磁极位于结晶器内钢液表面附近且沿结晶器宽面布置;两对立式磁极分别布置于结晶器两侧面区域附近且与一对或两对水平磁极相交汇;励磁线圈及磁轭均与水平磁极配装,通过励磁线圈施加电流,在水平磁极与立式磁极之间产生稳态磁场,结晶器内流动的钢液通过稳态磁场时受到与钢液流动方向相反的电磁力,通过电磁力控制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