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100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15930.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e/Mn双金属掺杂的双模式成像的MOFs、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材料是以稀土纳米晶为核,通过外延生长的方法在包覆一层稀土纳米晶的壳,然后将稀土纳米晶表面进行修饰PVP,在其表面生长双金属掺杂的ZIF‑8,该结构的纳米晶具有明显增强的上下转换发光性能,可实现体内上转换荧光成像及近红外二区成像。经过激光照射后可以激发半导体,产生活性氧和氧气,掺杂在最外壳层的Fe2+、Mn2+在游离的状态下可与瘤内的过氧化氢发生类芬顿效应实现化学动力学治疗,同时瘤内的谷胱甘肽也会被消耗。因此,这种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实现体内双模式光学成像,还对具有肿瘤细胞具有光动力、化学动力学协同治疗效果,在进行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32602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610968642.X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纤维素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制备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剂的方法,所采取的技术及方法为:以纤维素为原料,以固体碳酸钙颗粒为致孔剂,采用热熔胶转化法,结合反相悬浮技术,制备多孔再生纤维素微球,然后进行环氧化、氨基化接枝改性,以微孔为反应器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备磁性纤维素微球,使用共价结合法将脂肪酶分子固定到磁性纤维素微球的表面和微孔中。该方法原料丰富易得,制备出的磁性纤维素载体尺寸较小、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相比传统方法固酶量高、分散性好、固载牢固、且催化剂便于回收利用,能广泛应用于医药、环境、能源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32139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986409.4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复合生物固载型生物柴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技术,高速匀质辅助超声剥离技术,粒径可控制球技术,复合微球胺基改性技术和固载量可控复合微球固载技术制备一种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复合生物基固载型催化剂。可通过调控技术参数获得不同粒径、胺基接枝类型和杂多酸固载量的催化剂,用于适应不同的原料油种类、反应物用量和反应环境,以达到最大的生物柴油产率。此外,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微球催化剂皆选用可再生原材料,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机械性能,重复利用次数高,反应后方便回收,是生物柴油生产中理想的非均相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433967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209670.9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运用水热法合成L-组氨酸包裹的金纳米粒子。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金纳米粒子溶液非常稳定,可在室温下保存6个月以上。所得到的金纳米粒子的直径在5nm-50nm之间,可以应用到纳米科技和生物学领域。调节得到的金纳米粒子溶液pH最终到3时,溶液的颜色会由酒红色变化为紫红色又到紫色最终变化为蓝色,表明溶液里的纳米粒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聚合。这种颜色变化现象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80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20035.0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61K9/1271 , A61K9/1277 , A61K31/4745 , A61K47/24 , A61K47/28 , A61K47/54 , A61K47/52 , A61K47/1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喜树碱类衍生物靶向长效型脂质体的制备技术。首先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长效脂质体,在脂质体表面修饰叶酸以实现其主动靶向功能,并使用金属铜离子和三乙醇胺体系来增加其载药率,再利用喜树碱衍生物和吲哚菁绿的π‑π共轭作用,增强喜树碱类衍生物的载药率和光热性能。本发明所制备的长效型脂质体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可有效保护喜树碱内酯环避免被水解失活,增加药物的半衰期和稳定性,有效解决喜树碱水溶性差、毒性大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制备得到的靶向长效型脂质体对叶酸受体过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进一步提高药物抗肿瘤效果,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可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4466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8933.4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提供了一种产大麻萜酚酸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菌株包含CsAAE1‑PEX15,CsTKS‑CsOAC‑PEX15和CsPT4‑PEX15融合基因,利用过氧化物酶体膜锚定基序Pex15,将OA生物合成在过氧化物酶体膜附近进行,在细胞质中进行GPP的生物合成,扩大过氧化物酶体的膜面积,使OA与细胞之内充盈的GPP充分接触反应,在CsPT4‑PEX15融合基因的作用下,高效合成CBGA。与现有技术中在细胞质中表达CBGA生物合成途径生产大麻萜酚酸产量相比较,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产大麻萜酚酸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生产大麻萜酚酸的产量提高将近10倍。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95048.3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提供了一种产大麻二酚酸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菌株包含CsAAE1‑PEX15,CsTKS‑CsOAC‑PEX15,CsPT4‑PEX15和CsCBDASm‑PEX15融合基因;利用过氧化物酶体膜锚定基序Pex15,将橄榄醇酸OA生物合成在过氧化物酶体膜附近进行,在细胞质中进行GPP的生物合成,扩大过氧化物酶体的膜面积,使OA与细胞之内充盈的GPP充分接触反应,在CsPT4‑PEX15融合基因的作用下,高效合成CBGA,同时,使CsCBDASm在过氧化物酶体膜上表达,与膜附近的大麻萜酚酸CBGA迅速反应,高效合成大麻二酚酸CBDA。
-
公开(公告)号:CN117820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13655.6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五味子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将五味子干燥、粉碎,使用离子液体乙醇溶液对五味子粉末进行提取,经离心、浓缩﹑纯化、再浓缩、冷冻干燥后,得到原花青素干粉。本发明通过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液﹐同时结合微波辅助对五味子的原花青素进行提取﹐提取条件温和,提取率更高﹑所得产物纯度高,更加稳定,解决了传统溶液提取法中原花青素提取率低、有机试剂使用量大、提取时间长提取过程容易被破坏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6762.6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pH响应性及透明质酸靶向性并负载抗肿瘤药物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聚多巴胺‑透明质酸纳米材料及应用。首先将抗肿瘤药物负载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空腔和内孔道里,再将多巴胺分子聚合成聚多巴胺膜粘附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上,最后再将肿瘤细胞靶向分子透明质酸包裹在聚多巴胺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上而制备。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载体材料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能延长药物在体内循环时间,可解决抗肿瘤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对抗肿瘤药物的释放有pH响应性;且对透明质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进一步提高药物抗肿瘤效果,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97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6818.8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61K9/52 , A61K47/69 , A61K31/4745 , A61K4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载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纳米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喜树碱衍生物和吲哚菁绿的π‑π共轭作用,增强喜树碱衍生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然后通过单宁酸刻蚀沸石咪唑框架‑8(ZIF‑8)纳米颗粒结构得到中空的沸石咪唑框架‑8(H‑ZIF‑8)纳米颗粒,将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和吲哚菁绿结合H‑ZIF‑8纳米颗粒制备得到pH和近红外响应的喜树碱衍生物纳米载药体系。中空的沸石咪唑框架‑8(H‑ZIF‑8)纳米颗粒同时包封喜树碱衍生物与吲哚菁绿,有效提高了喜树碱衍生物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同时该载药体系在肿瘤微环境中能够实现pH和近红外双重响应性释放药物,可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