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60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85916.6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蓝藻水华处理装置,包括船箱、浮动收集组件和沉积翻扬装置,浮动收集组件包括表面吸收装置和中层装置,表面吸收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一侧通过固定件安装有第一转动辊,第一转动辊表面安装有致密捞网,致密捞网里侧的外壳体内部设置有沥水槽,沥水槽的两侧设置有弯管,沥水槽内部轴向设置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沥水槽边缘设置有刮网边,刮网边上设置有与硅胶软杆相对应的半开豁口;其处理方法是将蓝藻絮凝剂和生物抑制剂混合后适度培养,在控温培养后使得蓝藻絮凝剂和生物抑制剂进入水体中,再通过震动的方式搅动阀门底部的水体,从而实现水体表、中、底层蓝藻水华的全面处理,极大地降低再次爆发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67360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93144.3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伟 , 刘晓波 , 马巍 , 彭文启 , 万连宾 , 吴雷祥 , 张仲伟 , 邵军荣 , 骆辉煌 , 冯顺新 , 杨青瑞 , 蒋艳 , 李昂 , 余晓 , 董飞 , 吕烨 , 冯健 , 班静雅 , 朱自强 , 邵甜 , 李亭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E02B3/00 , C02F3/322 , C02F3/327 , C02F2103/007 , C02F2203/006 , E02B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在河道两岸交错设置丁坝;在丁坝的上游设置生态潜坝;利用生态潜坝、丁坝和河岸形成死水区,在死水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抗污能力较强的沉水植物;利用丁坝和河岸在下游形成缓流区,在缓流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湿生植物;在丁坝的下游设置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格栅中设置有浮叶植物。本发明所述的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丁坝和生态潜坝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控制,利用硬质河道形成蜿蜒曲折的激流深渠,可有效提升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景观的多样性,改造后的河道还可以同时承担城市河道泄洪或保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32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075272.8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N3/0442 , G06N3/006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10/04 , G06F113/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排水系统联合调控方法及系统,涉及雨污水调控技术领域,通过在城市排水管网各个节点设置检测设备,并以存储森林的方式对排水管网水质和水量数据进行存储,进而采用LST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水质和水量进行预测;基于污水处理厂模型、人工湿地模型以及城市河湖模型的约束条件,进一步构建城市排水系统调控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在满足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以及城市河湖水质水量要求的情况下,减少污染,保护城市水环境,实现城市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3500.9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B3/02 , C02F3/32 , C02F3/34 , C02F7/00 , A01K61/73 , A01G9/02 , A01G31/02 , E02B3/04 , E02B1/0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微河流生态景观恢复系统,包括:跌水坎,包括悬空于河道下游的前探端;石笼墙,用于支撑跌水坎;抛石群,用于构建深潭‑浅滩序列,包括围合形成养分暂存区的抛石块,相邻抛石块之间设置有供小型鱼虾通过的避难间隙;植被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小微河流生态景观恢复方法。该小微河流生态景观恢复系统及其恢复方法通过前探端使得河道的水体下落,形成与空气接触的水幕,增加河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厌氧菌的产生和繁殖,防止水体发黑变臭,保证水体的清洁性,且增加了观赏性,通过抛石群方便小型鱼虾的繁殖和避难,配合植被塔进一步有利于水体生态景观系统的长期稳定持续良好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750037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710664532.9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社区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蓄水池、喷洒装置和服务器;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分别与第一主控板连接的水质监测芯片、液位控制器、自动加药装置和排污装置;所述第一主控板集成有第一通讯单元;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分别与第二主控板连接的太阳光传感器、温湿度感应器和喷头;所述第二主控板集成有第二通讯单元;污水在所述污水处理池处理后,通过地面设置的喷洒装置进行社区路面喷洒或者社区植物喷洒。本发明通过室内的污水处理池对污水进行处理,使社区污水二次利用,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量,保护了社区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7441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710664508.5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B01D36/04
Abstract: 一种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水利灌溉过滤系统,包括螺旋过滤嘴;所述螺旋过滤嘴包括滤水槽和螺旋管道,所述滤水槽设置在所述螺旋管道底部,即所述螺旋管道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滤水槽包括沉淀槽、滤料和溢水口,所述滤料设置在所述沉淀槽的顶部,所述溢水口为所述滤水槽顶部一侧的开口,同时所述溢水口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沉淀槽与所述滤料空间连通,所述滤料与所述溢水口空间连通,所述溢水口与所述螺旋管道空间连通。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水利灌溉过滤系统,其性能稳定、可靠、使用水源更宽、过滤效果更好,在不中断进水的情况下完成清洗过程,能广泛应用于节水灌溉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730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28475.6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N2O排放量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包括用于集中收集污水的污水集中区;污水集中区依次与污水缓冲池和污水处理子系统连通;污水集中区与污水缓冲池之间设有控制水量的水门;污水处理子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反硝化区、硝化区、兼氧区和沉淀区;反硝化区与污水缓冲池连通;反硝化区、硝化区、兼氧区和沉淀区的顶部设有吸附N2O气体的气体吸附区;硝化区和兼氧区内设有曝气装置;反硝化区、硝化区、兼氧区和沉淀区内均安装有传感器组件。本发明可根据实时采集的参数,如N2O气体的排出量,实时反馈调节污水处理的工艺,如溶解氧浓度、PH值以及污水进入方式、温度等,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实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04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242312.4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水生植物净化池、浮游微生物净化池、物理过滤净化池,所述水生植物净化池、浮游微生物净化池、物理过滤净化池水平高度依次降低且依次连通;所述水生植物净化池内分布有多个植物生长箱,所述水生植物净化池出口位置设置有植物净化尾部组件,这样的的设计可以实现一种水流通畅、环保节能的适用于山地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40919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121085.3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0 , C02F3/32 , C02F3/34 , C02F3/02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污水处理箱,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包括上层处理区和下层处理区;上层处理区和下层处理区之间设置有防水层;上层处理区包括相互连通的水性植物净化区域和浮游微生物净化区域;水性植物净化区域内设置有多个水性植物种植箱;浮游微生物净化区域内设置有多孔附着层;下层处理区包括物理过滤净化区,上层处理区主要依靠水性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实现吸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物质,而下层处理区通过物理过滤的方式,实现过滤污水中的不溶物杂质;种植袋将水性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土层包裹,避免营养土层随水流造成堵塞,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60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52143.6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污降碳增效的湿地植物物种筛选方法,包括S1、基于人工湿地尾水排入的受纳水体水环境容量,对受纳水体进行分类;S2、根据受纳水体分类等级,分别对人工湿地植物物种的固碳能力、减污能力和景观功能赋权;S3、基于赋权结果,计算植物功能目标值,并根据植物功能目标值筛选人工湿地植物物种。本发明基于人工湿地尾水排入的受纳水体水环境容量,对受纳水体进行分类,并对人工湿地固碳能力、减污能力、景观功能分别赋权,同时,通过对单一物种多种功能、或多种植物多种目标综合功能进行计算后,提出推荐物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