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136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068523.5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多个潜流湿地单元,每个潜流湿地单元有单独的进水系统、出水系统;并在进水系统、出水系统上分别设置可控制的进水阀和出水阀;具有上下游关系的潜流湿地单元之间,上一级潜流湿地单元的出水系统和下一级潜流湿地单元的进水系统之间设置连接管,并在连接管设置可控制的连通阀;进水系统的水头高于连接管的水头,连接管的水头高于出水系统的水头。本发明通过控制阀的调整,进行湿地净化单元串联与并联的相互转化,克服了湿地净化单元净化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的缺点,根据湿地进水水量灵活选择湿地处理单元的运行方式。

    生态潜岛装置及生态控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0786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294135.5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潜岛装置及生态控藻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本兼治、持久有效、成本经济、环境友好的生态潜岛装置及生态控藻系统,以提升水体水质并改善感观效果,构建形成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潜岛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大孔隙率填料在水下堆填形成的岛状结构,岛状结构内布置有用于岛内外水体交换的管网和水泵。本发明适用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可应用于各种小微水体、景观水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体的浮游藻类控制。

    一种挂壁式生态净水篮及河道直立挡墙

    公开(公告)号:CN10936892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37058.X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河道景观和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挂壁式生态净水篮及河道直立挡墙。本发明通过种植盆内的土培景观植物、粗粒径陶粒、生物炭包和棕纤维垫和微生物生物膜的共同作用,实现吸收、吸附降雨径流中氨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同时也能够为微生物强势菌群提供栖息庇护的载体,达到吸收、降解污染物的目的,不侵占河道水面、不阻洪,占地面积小、运营维护成本低,污染物去除效果好;而且种植在生态净水篮中的土培景观植物本身能够提升河道景观,本发明所提供的挂壁式生态净水篮特别适合钩挂在具有直立式挡墙的河道内进行水质净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水资源丰沛地区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338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43787.X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资源丰沛地区的水环境治理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待治理圩区内的水环境数据和预设水污染阈值,将待治理圩区划分为至少一个水污染区域;判断水污染区域是否为高密度建成区;如果水污染区域为高密度建成区,通过预先设置的末端截流方法收集水污染区域内的污水;如果水污染区域不为高密度建成区,获取水污染区域内的闸站分布情况,控制闸站关闭,以使水污染区域内的河涌水水位处于预设低水位;根据预设治理方法,对处于低水位的水污染区域进行治理。该方式中,通过将待治理圩区划分成多个不同的水污染区域并分别进行治理的方式,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丰沛地区的水资源特征,从而提升水资源治理效率,进而降低水资源治理能耗。

    一种结合自然生态河道构建的尾水湿地

    公开(公告)号:CN116444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92700.1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自然生态河道构建的尾水湿地,包括:浅滩湿地、生态砾石床、配水渠和进水提升系统;所述浅滩湿地构建在河道滨岸处,所述浅滩湿地与河道相连通;所述生态砾石床构建在在河道岸坡处且位于浅滩湿地顶端处;所述配水渠构建在河道岸坡的坡顶处且位于生态砾石床顶端处;所述进水提升系统用于将污水厂尾水提升至尾水湿地顶端的配水渠中以使得尾水受到重力作用依次流经生态砾石床、浅滩湿地。本发明通过在河道滨岸处构建污水厂尾水湿地,实现利用河道的滨岸空间对污水厂尾水进行净化提升,改善尾水生态性能,同时恢复河道自然蜿蜒性、提高河道滨岸带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河道滨岸生态景观和生境异质性。

    一种复合地下垂直防污屏障系统及控制污染物迁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1540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10407.1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地下垂直防污屏障系统及控制污染物迁移的方法,属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该系统主要包括设置于污染源外围的渗透性反应器、垂直防渗墙、地下水监测系统和水头控制系统。本发明的复合防污屏障由渗透性反应器和三面包围的垂直防渗墙组成,利用垂直防渗墙阻隔作用,将地下水汇流至中间的渗透性反应器,从渗透性较大的渗透性反应器通过,与渗透性反应器中的吸附性介质接触反应,将污染物去除后向下游含水层释放,从而达到净化水质,防止污染物迁移扩散的作用。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阻隔墙对隔水层深度的限制,大幅提高渗透性反应墙的处理效率,适用于各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场地污染控制工程。

    一种河道滩地渗滤床湿地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5729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45069.2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滩地渗滤床湿地系统及运行方法,所述河道滩地渗滤床湿地系统设置在河道滩地上,包括取水系统、布水系统、渗滤床系统、出水系统、滩地植被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取水系统将河道内水体提升输送到渗滤床湿地的布水系统,保证湿地系统处理水量稳定;布水系统位于整个湿地系统地形较高一侧,保证湿地均匀布水;渗滤床系统衔接布水系统,水体流经渗滤床系统得到净化提升。本发明能够利用河道滩地空间对河道水体进行净化提升,同时不破坏河道滩地原有植被系统,克服了河道旁路湿地用地选址受限的难题,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湿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