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煤层系现今地应力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77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06367.9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煤层系现今地应力预测方法,适用于煤层(系)气地质领域。首先收集不同深度不同岩性钻井岩芯、常规测井、成像测井、注入/压降测试数据和储层压力资料,利用实验和测井获取不同岩性岩石力学参数和现今地应力,量化表征天然裂缝参数,依次构建动态岩石力学剖面S0、静态岩石力学剖面S1和含裂缝条件下的岩石力学剖面S2;然后利用组合弹簧模型反推水平最大和最小应变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其与埋藏深度、静态弹性模量之间数学关系;最终构建出现今地应力计算模型,实现含煤层系现今地应力的量化预测。该方法考虑因素全面,思路技术严谨,可操作性强,预测结果可信度高。

    一种天然裂缝连通性定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63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12732.4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裂缝连通性定量评价方法,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地质、煤系气地质领域。首先通过收集成像测井资料,拾取天然裂缝,计算裂缝密度fd、裂缝产状分散度fc和裂缝分布分数维值fw,然后基于熵权法构建天然裂缝连通性指标λ与fd、fc和fw之间的数学模型;建立目标层三维地质模型,生成距断层距离属性体D、岩石力学参数属性体E和地层厚度属性体T,分别构建fd、fc和fw与三个属性体D、E和T之间关系,进而实现天然裂缝连通性的空间定量评价。该方法考虑因素全面、严谨,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一种地质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50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12730.5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适用于油气地质领域。在钻井不同深度布置测点并采集测点岩样制作实验样品,开展三轴岩石力学实验,获取到不同钻井、不同深度岩石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信息;利用测井资料开展钻井中岩石力学性质的敏感性分析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法分别建立内摩擦角、内聚力与所选测井曲线之间数学模型,进而构建内摩擦角、内聚力单井剖面;对待评价区域三维地质建模和沉积相建模,通过插值法分别建立内摩擦角、内聚力属性模型;建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获取三轴现今地应力大小;依据现今地应力、内摩擦角和内聚力计算获取地质稳定系数λ分布特征,实现地质稳定性定量评价。该方法思路严谨,可操作性强,结果可信度高。

    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94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478167.5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适用于油气地质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待评价区内目标油气储层的全尺寸岩心,对比成像测井与岩心特征确定岩心方位;轴向平分岩心为n块扇形体,并制取其轴切面的铸体薄片;获取每个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Poi和平均孔隙半径roi,构建基于非均质性评价参数K1i=Poi/Po1和K2i=roi/ro1的非均质性指标函数,计算多深度点非均质性指标函数平均值;在按上述方法获取多口钻井非均质性指标函数的基础上,利用插值方法绘制其平面等值线图,以此评价油气储层非均质性。相对于现有技术,该方法步骤简单、实用且更为经济,可快速分析储层非均质性。

    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0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54344.3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适用于生态环境领域。采集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数据及地质、气象、遥感数据,定性分析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数据影响因子,将各影响因子作为候选解释变量,探析各候选解释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对候选解释变量的可能变量组合进行测试评估,筛选最佳的解释变量组合为自变量,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作为因变量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的不同影响程度。其能够准确探明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浓度分异时空特征的关键影响因子及驱动作用,能够分析出地下封存CO2在影响因子的作用下对封存区域地表的影响。

    一种褶皱发育区现今地应力方位转向的定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01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75516.X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一种褶皱发育区现今地应力方位转向的定量分析方法,适用于地质学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首先在发育褶皱的研究区设置垂直钻孔,收集钻孔资料,计算确定钻孔所在处的褶皱中和面深度,获取钻孔地应力测试信息以及成像测井钻井诱导缝与井壁崩落的解译,获取褶皱中和面深度处现今地应力在x轴向和y轴向的分量大小,记为区域现今地应力;根据地震数据体分析获取钻孔不同深度处的地层曲率,计算得到钻孔内距褶皱中和面距离为h处的应力分量大小,记为局部现今地应力;对区域现今地应力和局部现今地应力进行应力矢量合成,矢量合成的方向即为钻孔内距褶皱中和面距离为h处的现今地应力方位,由此实现定量分析现今地应力方向转向。其步骤简单,使用效果好。

    一种岩石力学空间各向异性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482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75493.2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一种岩石力学空间各向异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储层地质力学、地质工程领域使用。包括底座,底座为正方形的钢板,底座上设有轨道,轨道中设有升降机,升降机与试样载台连接,升降机外侧的轨道上设有支架,支架还包括与轨道匹配呈十字形交叉设置的两根横架,支架上设有三支高能枪,高能枪内均设有不锈钢钢针,三支高能枪头部的不锈钢钢针正好与试样载台三块正方形不锈钢钢板构成立方体角结构的其余三个面对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旨在克服传统方法不能简便地研究岩石力学各向异性的问题,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一种煤系复合储层压裂物理模拟试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614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65365.X

    申请日:2019-04-03

    Abstract: 一种煤系复合储层压裂物理模拟试件制备方法,尤其适用于煤系气开发地质与岩石力学领域使用。首先采集大块新鲜煤样和不同岩性的小块岩样,对大块新鲜煤样的断面进行激光扫描并计算表面形貌的分数维值,对小块岩样开展X-衍射分析和岩石力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利用砂子、水泥和粘土调配模拟出不同的配方,确定煤系复合储层岩石组合类型、不同岩性岩层厚度,模具制备含煤多岩性岩石组合立方体试件,在立方体试件的同一侧面,于煤样和不同岩性自制岩样的中心部位分别钻取井眼,并在其内固结钢质注液管以模拟井眼,利用密封材料对含煤多岩性岩石组合立方体进行外部浇筑,制备成标准尺寸的煤系复合储层物理模拟压裂试件。其步骤简单,使用方便,制备的试件更贴近实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