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能源开发片区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341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45724.3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能源开发片区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属于生态环境领域。采集能源开发片区的地质数据、遥感数据产品、气象观测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土壤数据产品,构建能源开发片区的生态地质数据库,选取能源开发片区的特色指标,构建能源开发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承载力3个子系统,从12个准则层中选取25个评价指标,通过自然断点法将每个指标进行量化分级,采用蚁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熵权法分布确定权重,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思想将两者的权重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权重,构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能源开发片区进行生态承载力的评价。该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准确评估能源开发片区的生态承载情况。

    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0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54344.3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适用于生态环境领域。采集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数据及地质、气象、遥感数据,定性分析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数据影响因子,将各影响因子作为候选解释变量,探析各候选解释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对候选解释变量的可能变量组合进行测试评估,筛选最佳的解释变量组合为自变量,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作为因变量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的不同影响程度。其能够准确探明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浓度分异时空特征的关键影响因子及驱动作用,能够分析出地下封存CO2在影响因子的作用下对封存区域地表的影响。

    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087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354344.3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方法,适用于生态环境领域。采集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数据及地质、气象、遥感数据,定性分析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数据影响因子,将各影响因子作为候选解释变量,探析各候选解释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并对候选解释变量的可能变量组合进行测试评估,筛选最佳的解释变量组合为自变量,地质碳封存区域的大气CO2浓度作为因变量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子的不同影响程度。其能够准确探明地质碳封存区域大气CO2浓度分异时空特征的关键影响因子及驱动作用,能够分析出地下封存CO2在影响因子的作用下对封存区域地表的影响。

    一种能源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35548.7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适用于生态环境领域。其方法包括:针对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特色,从能源资源开发、压力、状态和响应4个方面提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构建DPSR模型,以此建立能源资源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集数据并处理,建立区域特色指标体系数据集;设计粒子群算法优化投影寻踪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聚集和离散特征;基于地理探测器探析各评价指标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作用机制,综上实现目标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能够科学准确评价并分析能源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