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27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75480.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镇江瑞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重载润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聚合物基体,聚芳醚酮为主要增强填料,结合少量增强为改性组分,经过机械共混、烧结成型、压制定型与削边加工工艺制得。本发明利用聚芳醚酮自身的刚性骨架结构,在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保持其延展率与韧性不受影响;结合少量无机增强填料,进一步提升其承载能力;结合二次压制定型工艺,进一步提升成型材料的致密性,提升复合材料承载能力,满足高载荷摩擦工况的服役需求,主要用于制造船舶甲板与桥梁支座等重载工况下服役的润滑材料,属于支承结构材料或润滑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1434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75562.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镇江瑞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热高耐磨聚甲醛轴承润滑材料,是以聚甲醛为聚合物基体,以耐热聚合物、润滑填料、抗氧化剂为改性组分,经过连续的熔融挤出与冷却牵伸定型一步成型而得。本发明以聚甲醛为树脂基体,通过引入耐热聚合物填料与抗氧剂,提升聚甲醛的耐热性;通过高导热润滑填料协同作用,有效促进了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热的有效耗散,最终大幅提升了聚甲醛轴承润滑材料的最高服役温度,有效解决现有聚甲醛润滑材料不耐热及高温失强问题,应用于机械装备领域的止推垫圈能有效提升其力学强度、摩擦磨损性能与有效服役温度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0504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91422.4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8L27/18 , C08K3/34 , C08K3/22 , C08K5/098 , C08K3/36 , C08F214/26 , C08F21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回弹耐蠕变改性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以六氟丙烯改性的聚四氟乙烯树脂为聚合物基体,内润滑剂与增强填料为改性组分,经过熔融挤出一步成型而得。本发明采用六氟丙烯接枝改性的聚四氟乙烯为基体,从根本上提升了密封材料回弹性与耐蠕变性;引入内润滑剂提升密封材料的可加工性与尺寸稳定性,少量小尺寸增强填料的引入与含量调控进一步提升其力学性能与耐蠕变性;通过熔融挤出一步完成密封材料板材的成型,平缝机头缝隙宽度控制调控成型板材厚度,熔融温度、螺杆转速及牵伸比的综合控制提升密封材料的综合性能和耐蠕变性,使得密封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能有效提升其装配后尺寸精度、耐蠕变性与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00365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236399.7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29C67/04 , B29C69/00 , C08L61/16 , C08K7/06 , C08K3/24 , C08K3/36 , C08K3/04 , C08L27/18 , C08L7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耐磨、减振降噪聚醚醚酮基摩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以聚醚醚酮为基体、碳纤维为导电相、压电陶瓷粉体为核心功能组分并引入性能调控组分,在精密热模压成型设备中,按特定温度程序和压力通过热压烧结成型,随后经过高压极化制备而成。本发明以具有高强度、高耐磨特性的聚醚醚酮为树脂基体,通过含量与性状调控将导电相与压电陶瓷粉体相互连接,在聚醚醚酮内部形成导电/压电网络,当机械振动至摩擦材料时,在复合材料中经过高温极化后压电陶瓷粉体电偶极矩定向排列,通过压电效应将机械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后由导电相形成的内部微区导电效应将机械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耗散掉,达到减振降噪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41707.1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腐蚀磨损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偶腐蚀试验装置,其包括摩擦磨损试验系统、电偶腐蚀试验系统、原位电化学测试系统。异种金属工作电极分别安装在电极座内,使用密封压板配合螺钉实现工作电极的固定与密封,采用该装置可以测试异种偶接金属腐蚀磨损工况条件下的腐蚀磨损速率,可以获得静态与磨损条件下异种偶接金属的腐蚀电流、腐蚀电位、开路电位、交流阻抗、极化曲线。进而根据原位电化学信息对异种偶接金属的腐蚀‑磨损交互作用进行定量解析。通过本项发明,可以评价异种偶接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能与腐蚀磨损性能,为海洋、核电、石化、交通等高端装备关键部件的选材、结构设计、腐蚀与磨损防护提供数据与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04743.1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燃油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轻质高强聚醚醚酮为聚合物基体,以兼有导热、增强与耐磨等多重功能的碳纤维为主要填料,结合少量辅助组分,经过模压烧结成型制备而得。本发明以聚醚醚酮为基体,采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经研磨获得相同长径比后作为主要增强填料;其中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强度与模量高,可提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耐磨性,而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比前者远高的导热系数,可有效促进复合材料在高温燃油中环境热与摩擦热的耗散。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燃油的聚醚醚酮润滑材料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的轴承、迷宫密封、口环、喉部衬套等,也可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中与燃油直接接触的摩擦部件以及其它高温、低粘介质润滑下的各类摩擦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04741.2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高温燃油的聚醚醚酮/金属一体复合滑动轴承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滑动轴承包括金属轴承壳体与聚醚醚酮填充物,采用热模压工艺一体成型。具体是在一定压力下,利用聚醚醚酮填充物在熔融过程中良好的流动性,从而填充金属轴承壳体的预留空间,以燕尾槽与金属紧密结合。本发明所述轴承在高温燃油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聚合物/金属异质界面结合紧密,长周期服役后无气泡、空穴、裂纹及剥离等现象,同时摩擦系数与磨损率较低,特别适用于高温燃油工况下服役的轴承部件,也可推广应用为其它高温介质下服役的轴承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6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048726.3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基桥梁支座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基体,低模量氟化乙烯丙烯树脂为改性材料,增强纤维和润滑填料为协同组分,经低温机械共混、双向压制、烧结成型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使用低模量氟化乙烯丙烯改性聚四氟乙烯,使得聚四氟乙烯摩擦材料具有较低的模量,同时借助增强纤维与润滑填料的协同复合,调控摩擦材料力学性能,降低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磨耗率;通过低温共混提升聚四氟乙烯与多元填料分散程度,避免聚四氟乙烯在机械搅拌时发热粘结。该摩擦材料应用于桥梁支座,具有较低的模量、优异的柔韧性与摩擦磨损性能,可有效延长桥梁支座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67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48726.3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基桥梁支座摩擦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基体,低模量氟化乙烯丙烯树脂为改性材料,增强纤维和润滑填料为协同组分,经低温机械共混、双向压制、烧结成型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使用低模量氟化乙烯丙烯改性聚四氟乙烯,使得聚四氟乙烯摩擦材料具有较低的模量,同时借助增强纤维与润滑填料的协同复合,调控摩擦材料力学性能,降低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磨耗率;通过低温共混提升聚四氟乙烯与多元填料分散程度,避免聚四氟乙烯在机械搅拌时发热粘结。该摩擦材料应用于桥梁支座,具有较低的模量、优异的柔韧性与摩擦磨损性能,可有效延长桥梁支座的使用寿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