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24617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21727.4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山东潍莱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现场监测耐候钢锈层腐蚀的电化学探头和测试方法,属于材料腐蚀的现场监测技术领域。该电化学探头外边缘是由惰性金属电极构成,探头中央是一个待测量的金属电极,处于两者之间的是4个处于特殊位置的参比电极,这些电极之间用填充固化绝缘胶进行电信号隔离,并为所有电极设置引出线。工作时,电极表面采用水平放置,具有较大的平整工作面。本发明的电化学监测探头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特点,对于材料的适用性强,特别是考虑了大气腐蚀下的薄液层因素,合理设计了探头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电信号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6828845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10107947.6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自治潜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圆盘型旋转推进式自治潜器,包括外壳及多个推进泵,外壳的上部及下部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推进泵,上下两层的推进泵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位于上层的各推进泵均由自治潜器的上部进水,位于下层的各推进泵均由自治潜器的下部进水,上下两层的各推进泵均沿自治潜器圆周的切线方向出水,且上下一一对应的两推进泵的出水方向相同;外壳内安装有控制模块,上下两层的各推进泵分别与该控制模块电连接,由控制模块独立控制,实现自治潜器在旋转的同时向前推进。本发明采用上下两层沿外壳圆周分布的实时多点推进模式,可实现在高转动惯性下的自治潜器移动,及实现自治潜器在移动中的快速转弯机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82884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07947.6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16 , B63H11/04 , B63H201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自治潜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圆盘型旋转推进式自治潜器,包括外壳及多个推进泵,外壳的上部及下部分别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推进泵,上下两层的推进泵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位于上层的各推进泵均由自治潜器的上部进水,位于下层的各推进泵均由自治潜器的下部进水,上下两层的各推进泵均沿自治潜器圆周的切线方向出水,且上下一一对应的两推进泵的出水方向相同;外壳内安装有控制模块,上下两层的各推进泵分别与该控制模块电连接,由控制模块独立控制,实现自治潜器在旋转的同时向前推进。本发明采用上下两层沿外壳圆周分布的实时多点推进模式,可实现在高转动惯性下的自治潜器移动,及实现自治潜器在移动中的快速转弯机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7417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08657.3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nventor: 孙虎元
IPC: B63H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11/06 , B63H201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探测及水下工程领域中的动力推进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间歇推水型的脉冲式单向推进泵,包括泵壳及分别容置于该泵壳内的永磁铁、电磁铁A及电磁铁B,所述泵壳内通过隔板分为上下两层,所述永磁铁位于隔板与泵壳底面之间,且分别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和泵壳底面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电磁铁A及电磁铁B分别位于永磁铁滑动方向的两侧,并在使用时分别与受控电源电连接,由该受控电源供电;所述泵壳上分别开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并在该进水口及出水口处分别设置进水单向阀及出水单向阀,所述隔板与泵壳顶面之间设有泵内回水单向阀。本发明出水控制灵活,特别适合用在深潜器以及各种水下作业工具的动力推进。
-
公开(公告)号:CN10644230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50627.5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G01N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7/02 , G01N17/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水腐蚀室内模拟实验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流速的室内海水腐蚀电化学实验装置。包括控温水池、海水池、实验区、供水主控制阀、循环泵、抽水管、供水管及回水管,其中海水池设置于控温水池内,所述循环泵的吸水口通过抽水管与海水池连通,所述循环泵的排水口通过供水管与实验区连通,所述实验区通过回水管与海水池连通,形成循环水回路,所述供水主控制阀设置于供水管上。本发明可模拟不同流速、不同温度的实验条件下,海水或配置的模拟海水等对金属的腐蚀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5680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36266.8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境下服役高强钢的腐蚀防护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低驱动电位铝合金牺牲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牺牲阳极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锌(Zn)0.5-1%,铟(In)0.018-0.05%,硅(Si)0.1-0.4%,铈(Ce)0.1-1%,余量为铝(牌号Al99.85);其中,杂质控制在,铁(Fe)≤0.12%,铜(Cu)≤0.01%。本发明铝合金牺牲阳极在天然海水中其工作电位在-0.77V--0.85V(vs.Ag/AgCl)之间,电流效率≥85%,消耗率≤3.5kg+A-1+a-1,溶解形貌均匀,腐蚀产物易脱落,可作为高强钢等氢脆敏感材料的阴极保护牺牲阳极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45355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38396.8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B01J19/00
Abstract: 一种阻垢试验釜,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倒置T型的三通主体、端盖法兰、温度控制装置及压力控制装置,在三通主体的三个开口处均设置有端盖法兰,在顶端第三端盖法兰处设有压力控制装置,在其一侧面第二端盖法兰处设有温度控制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外壳材料选用PPR具有:节能,耐腐蚀、不结垢、卫生、无毒,更适合于饮用水输送;耐热、耐压、使用寿命长;轻质高强、流体阻力小。采用三通作为试验主体,在三个开口处形成不同的工作面,使温度、压力及检修工作面各自独立,方便控制、检修。
-
-
公开(公告)号:CN2465187Y
公开(公告)日:2001-12-12
申请号:CN01216465.8
申请日:2001-0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G01N27/30
Abstract: 一种新型铜/硫酸铜电极,有导线、电极、饱硫酸铜溶液、护套、压紧盖、电极座密封塞和半透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极为螺旋形的铜盘管,在所述的护套内密封塞下方电极座上的中心处有一紧固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加大了铜电极棒与饱和硫酸铜溶液接触的面积,能防止测量时电极的极化,保证了测量的准确度,避免了接触腐蚀以及节点电阻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并且延长了电极的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