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8151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489900.6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领域,为一种级间涵道航空发动机,包括机匣、燃烧室、高压轴系、低压轴系和换热器;低压轴系包括进气风扇转子、增压级转子、涡轮风扇组合件和低压涡轮轴,高压轴系包括高压压气机转子、高压涡轮和高压涡轮轴;工作时,外界大气从进气口机匣处进入,经过进气风扇转子后,气流被分流环分成内涵气流和外涵气流,内涵气流进入到内涵通道内,外涵气流进入到外涵通道内;外涵气流流经中介机匣的外涵流道后,经过一级增压区内部的换热器,之后经过低压涡轮风扇转子的继续增压,最后从发动机后端排出。由于换热器仅经过进气风扇转子的一级增压,其环境温度较低、换热效果较好,保证外涵气流总压恢复系数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32357.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测量技术领域,为一种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排气温度场测量的执行机构,通过设置支撑机匣、在中心锥上开设连接孔、在支撑机匣上设置支撑筒,以形成外部动力传输的通道,设置动力装置和垂直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中心锥内,在中心锥内设置静子机构、转子结构,将静子机构与支撑筒相连,转子机构与静子机构转动配合从而得到静子机构的支撑,在中心锥与发动机涡轮之间开设间隙,将测试装置从间隙处伸出至中心锥的外侧,通过动力装置带动测试装置沿着发动机中心线旋转,从而能够对流场的各个位置温度进行检测,形成完善的温度场,并且占据流道的横截面积小,不会发生流场的阻塞和工况的改变,保证了温度测量的效率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3853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94608.6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涡扇发动机领域,为一种间冷式高总压比中涵道涡扇发动机,通过在核心机与轴流式风扇之间设置单级离心式中压压气机,高温内涵道气流从轴流式风扇流出后进入到单级离心式中压压气机内,再由单级离心式中压压气机流出后进入到核心机内,多级低压涡轮通过低压涡轮轴能够带动单级离心式中压压气机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轴流式风扇、单级离心式中压压气机和核心机配合能够得到较高的总压比,同时航空发动机内部总体的转子级数较少,布局合理;同时将通过单级离心式中压压气机后的高温内涵通道引入到低温外涵通道处进行热交换,降温后的高温内涵排气能够有效满足核心机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642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31748.6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防涡轮间机匣处滑油结焦及泄漏爆燃的结构,包括:高压涡轮和低压涡轮,两者之间流通有主流道燃气;在高压涡轮和低压涡轮之间设置有涡轮间外机匣和涡轮间内机匣,在两者之间有设置有整流叶片,整流叶片内流通有主流道封严气;穿过主流道内整流叶片而与涡轮间外机匣和涡轮间内机匣相连接的隔离式组合管接头,隔离式组合管接头具有用于流通滑油的内侧供油管和用于流通轴承腔封严气的外侧封严引气管,外侧封严引气管位于内侧供油管外层,从而使外侧封严引气管内流通的轴承腔封严气将整流叶片内的主流道封严气与内侧供油管内的滑油形成隔热状态;以及与内侧供油管连接的轴承腔供油管接头和与外侧封严引气管连接的出口分流接头。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42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054633.X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结构变形协调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给定初始设计方案,包括给定发动机转子静子的结构基本形式、材料以及转子静子的空气流路系统,并获取设计给定的包含转子静子结构的各腔室的气体温度、压力及流通面积;步骤S2、给定包含不同起动方式、不同推拉速度、不同转速停留、不同停车方式在内的多个工况;步骤S3、获取各工况下的转子与静子的变形差;步骤S4、对转子静子结构进行改进,以使得所述变形差能够通过篦齿蜂窝结构协调、通过耐磨涂层结构协调、或通过主动控制结构协调进行消除。本申请设计的转子静子结构具有更强热变形协调能力,更合理地预留转子静子变形协调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5720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833140.7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低压转子本机平衡结构,包括:由风扇转子、低压涡轮轴和低压涡轮转子构成的低压转子和由高压压气机转子和高压涡轮转子构成的高压转子,所述低压转子与所述高压转子之间不布置轴间轴承;在所述风扇转子的前端设有进气机匣,在高压涡轮转子与低压涡轮转子之间设有涡轮间机匣,所述涡轮间机匣同时支撑所述高压涡轮转子和低压涡轮转子的后支点,使所述低压涡轮转子的后端形成无轴承腔结构;其中,风扇转子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帽罩,平衡钉装配在风扇转子的前缘靠近主流道的位置,低压涡轮转子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尾锥,后平衡块装配在低压涡轮转子后锥壁上,通过前平衡钉和平衡块对低压转子进行平衡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73853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00881.5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为一种交叠涵道航空发动机,在轴流式风扇与核心机之间设置增压转子件,将增压转子件的转子径向高度设置成与轴流式风扇转子的径向高度相同并且转速相同,从而以较小的级数提升航空发动机较大的增压比和总压比;将轴流式风扇的出口外环连接高温内涵通道,将轴流式风扇的出口内环连接低温外涵通道,通过设置分流环机匣对高温内涵通道和低温外涵通道内的排气进行分流,高温内涵通道在经过增压转子件后会与低温外涵通道有一定的交错,通过将两个通道内的排气在交错位置进行热交换,能够有效降低高温内涵道排气的温度,满足核心机入口的温度需求,使得航空发动机能够在合适温度区间内稳定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48982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91199.X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航空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重量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进行风扇、压气机、高压涡轮、低压涡轮、主燃烧室、加力燃烧室、喷管以及外涵机匣的重量预估;累加上述零部件重量得到发动机主机重量,最后再叠加所述发动机主机重量8%-10%的附件重量,得到整机重量。本申请提供了风扇、压气机、高压涡轮、低压涡轮、主燃烧室、加力燃烧室、喷管、外涵机匣部件重量预估模型,据此可以估算出整机重量,根据预估结果指导部件重量指标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6658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57199.4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领域,为一种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兆瓦级功率输出系统,包括进气支管、动力涡轮和发电机;进气支管与发动机外涵通道相连,动力涡轮与进气支管的出口密封相连,动力涡轮通过功率传动杆与发电机相连,发电机上设有与机载高能武器相连的电缆;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工作后排出的燃气通过发动机出口管道向后排出并进入到排气管道内,从发送机外涵通道进气到进气支管内的外涵冷却气驱动动力涡轮工作驱动发电机工作,将电能传输至多组机载高能武器,使得多组机载高能武器保障飞机具备对外攻击和自我防御的能力,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工作不会受到动力涡轮发电的影响,工作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43381.4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F01D5/0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领域,为一种有高导热镀层或涂层的抗热弯曲鼓筒转子设计方法,先获取该转子轴段的结构参数及导热系数,并在停机后采集对应转子轴段的热弯曲参数;再选择导热材料及导热材料在转子轴段上的使用位置,计算敷涂参数,对该转子轴段敷涂该导热材料;设置导热能力提升系数阈值,判断该两种情况下的导热能力提升系数是否满足导热能力提升系数阈值,若是,则完成设计;降低了对阻尼装置的需求,若无其他振动问题,可取消阻尼装置以降低结构复杂度和重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