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7668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273861.7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异质金属电阻点焊方法,包括采用阶梯式双脉冲电流控制方式控制焊接电流,阶梯式双脉冲电流包括预热阶段电流I1、第一阶段焊接电流I2、断电冷却、第二阶段焊接电流I3、回火电流I4;回火电流I4=3 kA~7 kA,保持时间为20ms~300ms。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异质金属电阻点焊方法通过采用阶梯式双脉冲电流控制方式控制焊接电流,增加回火电流,减少了焊接过程铝合金的喷溅,保证形成大的熔核直径的前提下减少内部缺陷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01684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1911309428.3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0R21/233 , B60R21/2338 , B60R21/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包括中心内腔、边缘外腔及气体发生器;边缘外腔为环形结构,边缘外腔套设在中心内腔的外壁,中心内腔与边缘外腔的共用面为圆柱形,中心内腔与边缘外腔同轴心,中心内腔与边缘外腔连接,中心内腔与边缘外腔连通,边缘外腔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外腔泄气孔,气体发生器设置在中心内腔内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解决了由于传统的安全气囊的气袋中间厚而边缘薄的现象,导致在碰撞过程中,乘员头部通常接触气袋中心较厚位置而胸部接触气袋边缘位置,最终导致传统的安全气囊不能够对人体胸部进行有效保护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4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1061657.0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板热压缩试验控制方法,将薄板样品卷成管状,对连接处进行焊接;将管状试样置于试验机中锁紧,将试样的两端封闭,两个封闭端上留有预留孔;试样在试验机中先升温,后通过一端的预留孔内腔通入流动的气体,实现试样的降温;试样达到需要的试验温度后,将出气端的预留孔封闭,控制试样内的压力恒定为P1;设置试验参数,对试样两端施压,进行压缩试验,压缩过程中,调整试样内的气体压力,维持压力恒定。本发明所述的薄板热压缩试验控制方法适用于高温板料的压缩试验,可为热压缩变形技术领域工程设计,CAE仿真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74023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8398.1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温成型工艺的镶块结构及制备方法,包括镶块基体、模面镶块,镶块基体安装在模面镶块上;镶块基体上设有突起;突起倾斜设置在镶块基体上;镶块基体上设有用于冷却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水道凹槽、连通槽,若干个冷却水道凹槽均匀平行分布在镶块基体上,连通槽包括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镶块基体的冷却水道凹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成型工艺的镶块结构,构建了随形型腔式冷却水道,将水道以铣削的方式布置在镶块基体表面,相比于钻孔方式成形难度大大降低,且该方式布置水道只有进水口、出水口两个通孔,无需再使用多余孔塞,减少了泄露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40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120476.9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铆复合连接碰撞工况仿真模拟方法,S1:纯粘胶力学性能测试与仿真参数标定,铆接力学性能测试及仿真参数标定,胶铆复合连接力学性能测试及仿真参数修正;S2:同种材料不同板材厚度组合铆接性能修正;S3:粘胶缺陷仿真模拟方法,整车结构胶铆复合连接碰撞工况仿真分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胶铆复合连接碰撞工况仿真模拟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胶铆复合连接碰撞工况仿真模拟方法,在整车结构应用中,并发明了粘胶缺陷模拟方法,可大大提高碰撞工况中胶铆仿真模型的精度,实现碰撞过程中胶铆复合连接结构变形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07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850792.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佳文 , 孟宪明 , 吴志新 , 崔东 , 张赛 , 朱向雷 , 吴昊 , 郑崇嵩 , 田杰斌 , 任鹏飞 , 李金柱 , 石兴博 , 罗原 , 郑鑫福 , 高明武 , 李长娟 , 赵志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安装座、底座、设置于安装座和底座之间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座对应设有拉紧结构,所述拉紧结构拉紧安装座和底座,使压力传感器输出设定的压力值,所述安装座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待测试零件的固定结构。本发明有益效果:测试拉力值由预设值减去压力读数计算而来,当拉力超过压力传感器的最大量程时,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零,不会对压力传感器造成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241465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337794.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硬度在环测试设备和方法,包括移动式主支架、硬度测试模组及移动式副支架;移动式主支架包括立柱、设于立柱底部的轮组、一端与立柱连接的横梁;硬度测试模组与横梁连接并可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硬度测试模组包括滑台组件、与滑台组件的升降端连接的力传感器、与力传感器连接的压盘;移动式副支架包括副立柱、设于副立柱底部的副轮组、设于副立柱上的横梁限位件,横梁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通过横梁限位件与副立柱可拆卸连接。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座椅硬度在环测试设备可在实车条件下进行硬度测试、不破坏整椅椅面、操作简单、可客观准确的测试座椅硬度、且测试结果与主观评价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4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20476.9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铆复合连接碰撞工况仿真模拟方法,S1:纯粘胶力学性能测试与仿真参数标定,铆接力学性能测试及仿真参数标定,胶铆复合连接力学性能测试及仿真参数修正;S2:同种材料不同板材厚度组合铆接性能修正;S3:粘胶缺陷仿真模拟方法,整车结构胶铆复合连接碰撞工况仿真分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胶铆复合连接碰撞工况仿真模拟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胶铆复合连接碰撞工况仿真模拟方法,在整车结构应用中,并发明了粘胶缺陷模拟方法,可大大提高碰撞工况中胶铆仿真模型的精度,实现碰撞过程中胶铆复合连接结构变形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016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09428.3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0R21/233 , B60R21/2338 , B60R21/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包括中心内腔、边缘外腔及气体发生器;边缘外腔为环形结构,边缘外腔套设在中心内腔的外壁,中心内腔与边缘外腔的共用面为圆柱形,中心内腔与边缘外腔同轴心,中心内腔与边缘外腔连接,中心内腔与边缘外腔连通,边缘外腔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外腔泄气孔,气体发生器设置在中心内腔内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两腔驾驶员安全气囊,解决了由于传统的安全气囊的气袋中间厚而边缘薄的现象,导致在碰撞过程中,乘员头部通常接触气袋中心较厚位置而胸部接触气袋边缘位置,最终导致传统的安全气囊不能够对人体胸部进行有效保护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6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50617.5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崇嵩 , 孟宪明 , 吴志新 , 张赛 , 朱向雷 , 吴昊 , 任鹏飞 , 郑鑫福 , 石兴博 , 刘佳文 , 田杰斌 , 宋通 , 杨明远 , 李涛 , 李武成 , 郝剑虹 , 崔东 , 李璐瑶 , 王思博 , 许亚辉 , 徐骜 , 周洋 , 闫晓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拉伸试验装置,属于拉力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加速笼组件以及锥形夹头组件,所述加速笼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所述锥形夹头组件上下移动的移动空间;所述加速笼组件的底部设置为由上至下向内部倾斜的圆锥台通孔;所述锥形夹头组件,设置为与所述锥形通孔相对应的圆锥台形状;所述锥形夹头组件的内部具有凹槽间隙,用于夹紧样件;所述锥形夹头组件通过与所述加速笼组件的锥形台通孔结构配合放置于所述加速笼组件的内部。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速拉伸试验装置,能够消除夹具与样件间的间隙等因素产生的试验误差,并在试验过程中持续有效的锁紧样件。且在加速过程中,可以提供加速距离,保证试验速度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