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1784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41846.3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衬砌盾构隧道管片与内衬叠合结构,所述的叠合结构是由盾构隧道的管片衬砌(1)和钢筋混凝土现浇内衬(2)叠合在一起的结构,相邻管片衬砌(1)之间采用管片连接螺栓(4)连接,在每一个管片衬砌中设有沿管片环形方向布置的管片受力钢筋(6)和沿径向布置的管片拉筋(8),在每一个内衬(2)中设有沿内衬环形方向布置的内衬受力钢筋(7)和沿径向布置的内衬拉筋(9),其特征在于,在管片衬砌的内弧面上预留抗剪凸起物或下凹的凹坑。本发明通过设置叠合型式的双层衬砌,降低了软土或软硬不均地层盾构隧道的不均匀沉降,提高防水效果和抵抗特殊荷载的冲击,保证了列车运营安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66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86585.8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角型两期地下连续墙冷缝防水方法及结构,所述方法包括在折角型两期地下连续墙折角处通过全套管全回旋钻机施作与两期地下连续墙均相切的钻孔桩;采用高压气体喷头清除钻孔桩与两幅地下连续墙间、钻孔桩之间的土体和泥皮;向所述钻孔桩中回灌自凝材料,形成止水加固体。钻孔桩自身刚度大、垂直度偏差小,能有效防止先期地下连续墙预埋接头失效或垂直度差引起的冷缝渗漏水甚至涌水,提高冷缝处防水质量,降低工程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23733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49153.8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压力支护的基坑修建方法,包括:S1在基坑周边施工围护结构,并确定基坑场地处的地下水位;S2根据地下水位的埋深,对基坑内水位进行调整,使得基坑内水位高于基坑外水位,以此形成基坑内外水位差;S3利用水位差使基坑围护结构内侧的水土压力高于外侧水土压力,以此作为支护,实现围护结构的受力平衡;S4按计算确定的内外水位差进行基坑开挖,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逐步降水或往基坑内灌水保持内外水位差,直至开挖至坑底,完成基坑修建。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合理利用水压力实现基坑内外水压差来保证基坑结构受力平衡,实现基坑完全无支撑施工,解决目前利用锚索等支护方案带来的占用坑内空间、支护效果不好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128569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1654635.8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抵抗纵向沉降的预制箱涵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将各节预制箱涵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各预制箱涵的底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待浇筑混凝土的孔洞,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钢筋骨架和混凝土,所述钢筋骨架包括纵向受拉钢筋以及分别对应位于各预制箱涵的底板孔洞内的各组竖向钢筋,各组竖向钢筋间分别通过纵向受拉钢筋连接。其在各环箱涵结构底部增加连接,增强预制箱涵结构的整体性,使其满足纵向抗沉降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0657836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0420497.0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孔双向两车道左右共享紧急停车带的隧道结构,包括沿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行车路面,所述行车路面通过中央隔离带分隔为第一车道与第二车道,于所述中央隔离带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车道与所述第二车道的车辆驶入的应急停车位,所述应急停车位沿所述中央隔离带的长度方向分布,且所述中央隔离带的宽度不小于3m。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孔双向两车道左右共享紧急停车带的隧道结构充分利用隧道内部空间,在中央隔离带设置应急停车位,可有效控制盾构直径,减少工作井占地面积,降低了工程风险,节约了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10564546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996369.0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双层盾构隧道断面结构,包括设于盾构隧道内圆(13)内的道路系统和逃生救援系统;所述道路系统设于隧道建筑限界(1)构成的隧道建筑限界空间(6)内,包括上下两层道路,上层道路实现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的快速连接,包括对称设于隧道中心线两侧的双向车道(2),设于其中一边车道(2)外侧的路缘带(3),以及设于另一边车道(2)外侧的紧急停车带(5),下层道路满足高速公路的过境通行需求,包括双向车道(2)及设于该车道(2)外侧的路缘带(3);所述逃生救援系统包括逃生救援通道(10)和疏散楼梯(9)。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现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的连接,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和土地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552755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241217.1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道路隧道,包括呈矩形状的隧道本体,隧道本体内沿竖向设置有第一隔墙,第一隔墙将隧道本体分为位于左侧的行车空间和位于右侧的辅助空间,行车空间内沿水平设置有行车隔板,行车隔板将行车空间分为上层行车空间和下层行车空间,辅助空间内沿水平向设置有辅助隔板,辅助隔板将辅助空间分为位于上部的烟道和位于下部的电缆隧道。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单层道路隧道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小建设用地宽度,适用于当受建设条件限制,施工用地宽度有特殊要求而拟采用明挖法建设的道路隧道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202215255U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20176517.8
申请日:2011-05-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衬砌盾构隧道管片与内衬叠合结构,所述的叠合结构是由盾构隧道的管片衬砌(1)和钢筋混凝土现浇内衬(2)叠合在一起的结构,相邻管片衬砌(1)之间采用管片连接螺栓(4)连接,在每一个管片衬砌中设有沿管片环形方向布置的管片受力钢筋(6)和沿径向布置的管片拉筋(8),在每一个内衬(2)中设有沿内衬环形方向布置的内衬受力钢筋(7)和沿径向布置的内衬拉筋(9),其特征在于,在管片衬砌的内弧面上预留抗剪凸起物或下凹的凹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叠合型式的双层衬砌,降低了软土或软硬不均地层盾构隧道的不均匀沉降,提高防水效果和抵抗特殊荷载的冲击,保证了列车运营安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0460748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1019313.6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疏散通道,包括可与行车空间连通的廊体,所述廊体内设有可沿逃生路线移动的引导机器人,所述引导机器人上设有逃生方向指示器和可与救援中心进行通信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隧道,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内设有上部的行车空间和上述的疏散通道,所述疏散通道位于隧道本体内的下部且与行车空间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中,疏散通道内的逃生人员能通过引导机器人与地表的救援中心直接联系,消除了逃生人员的紧张感,使得逃生过程能简单有序的进行,有效保证了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0597398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659081.4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角型两期地下连续墙冷缝防水结构,包括折角型两期地下连续墙和在所述两期地下连续墙折角处施作的与两期地下连续墙均相切的钻孔桩,所述折角型两期地下连续墙包括相互呈90度折角的先期地下连续墙和后期地下连续墙,所述钻孔桩的外周同时与先期地下连续墙和后期地线连续墙相切,在钻孔桩施作完成后,清除钻孔桩与两期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土体和泥皮,再向所述钻孔桩中回灌自凝材料,通过所述自凝材料填充所述钻孔桩以及钻孔桩与两期地下连续墙之间的空隙,从而形成止水加固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