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851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776742.9
申请日:2017-02-07
IPC: F16F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弹簧,其具有:第1支承圈部,其设置于轴线方向一侧,形成有朝向轴线方向一侧的第1支承面;第2支承圈部,其设置于轴线方向另一侧,形成有朝向轴线方向另一侧的第2支承面;以及第1支承圈部和第2支承圈部之间的中央圈部;第1支承圈部包括:第1支承圈部边缘区域,其从轴线方向一侧的第1端部延伸到形成第1基准点的部分,第1基准点在轴线方向一侧在自然长度状态下的线间间隙被设为零;以及第1支承圈部转变区域,其从第1支承圈部边缘区域延伸到中央圈部;第1支承圈部边缘区域,与第1支承圈部转变区域相比向螺旋弹簧的轴线方向一侧弯曲;第1支承面形成为,跨过第1支承圈部边缘区域以及第1支承圈部转变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01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780023647.8
申请日:2017-02-07
IPC: F16F1/06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螺旋弹簧中,由线间间隙形成的线间圈包括:随着从线间间隙为零的第1基准点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前进而线间间隙变大的第1端部区域;线间间隙被设为基准值L(L>0)的基准区域;第2端部区域,随着向轴线方向另一侧前进而线间间隙变窄,在第2基准点,线间间隙成为零;所述第1端部区域具有第1端部外侧部位和第1端部内侧部位。在设每1圈线间圈的线间间隙的位移量为L的基准线间间隙节距角为Pa的情况下,第1端部外侧部位的线间间隙节距角被设为Pa,第1端部内侧部位的线间间隙节距角被设为Pb(Pb>Pa)。
-
公开(公告)号:CN1121359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80031984.0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的螺旋弹簧具有:具有朝向轴线方向一侧的第1支承面的第1支承圈部;具有朝向轴线方向另一侧的第2支承面的第2支承圈部;以及连结第1和第2支承圈部的中央圈部。关于第1支承圈部,以使得中央圈部的在轴线方向一端部与该第1支承圈部的外端部之间的线间间隙为零的方式从所述第1支承圈部的外端部至内端部为止之间的向轴线方向另一侧的位移量为形成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线材的厚度,并且,所述第1支承圈部的外端部与从该外端部朝向所述第1支承圈部的内端部前进半周的地点之间的向轴线方向另一侧的位移量比所述弹簧线材的厚度的一半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91527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11502870.3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村诚士
Abstract: 提供应用于内燃机的电动式的燃料泵的控制装置。所述内燃机具备燃料喷射阀,该燃料喷射阀构成为执行在一次燃烧循环中分成多次地向汽缸内喷射燃料的多级喷射。所述燃料泵具备缸、所述缸内的可动件、以及构成为使所述可动件移动的电动致动器。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在从来自所述燃料喷射阀的多级喷射结束起到下次的多级喷射开始为止的期间中使所述燃料泵进行燃料的排出,在进行来自所述燃料喷射阀的多级喷射时使所述燃料泵不进行燃料的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14246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111543.4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23C16/26 , C23C16/513 , C23C16/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 C23C16/511 , C23C16/52 , H05H1/46 , H05H2001/4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膜方法及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PCVD装置具备以位于反应炉内的部位支承工件并使从高频输出装置输出的微波向工件传播的导波构件。将使通过导波构件向工件传播的微波的强度从“0”开始逐渐加大的过程中该工件的偏置电流跳跃时的从高频输出装置输出的微波的强度设为第一强度,将使微波的强度从第一强度加大的过程中偏置电流再次跳跃时的微波的强度设为第二强度。在成膜时,从高频输出装置输出比第一强度大且比第二强度小的强度的微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