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5470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21823.8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奥本隆一
Abstract: 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包括: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下延伸部,其接合到左右一对车身框架部件的各个车身框架部件,该下延伸部包括:前侧下延伸部,该前侧下延伸部朝向车辆下侧延伸;和后侧下延伸部,该后侧下延伸部设置在前侧下延伸部的车辆后侧处,并且朝向车辆下侧延伸;以及前后方向延伸部,该前后方向延伸部被设置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桥接在前侧下延伸部与后侧下延伸部之间,该前后方向延伸部设置有下臂支撑部,下臂装接到该下臂支撑部,从而该下臂能够在基本车辆上下方向上枢转,并且该前后方向延伸部在下臂支撑部的车辆后侧处接合到后侧下延伸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91304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112630.2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津田工业株式会社 , 万能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9/10 , F16H59/02 , F16H2059/0269 , F16H2061/242 , G05G5/02 , Y10T74/20165
Abstract: 在用于车辆的换档装置(10)中,主体(16)的导向槽(26)的内壁彼此平行,所述内壁彼此相对,导向突起(24)插在其间。导向突起(24)形成为具有从给定位置(A)朝向其近侧端减小的宽度尺寸,以便平行于导向突起(24)的中心轴线(C)且从给定位置(A)朝向导向突起(24)的近侧端延伸的线(作为在导向突起(24)的远侧端部的侧面上的线的延伸),与导向突起(24)的从给定位置(A)延伸的近侧端部的侧面上的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变得等于给定角度(α)。因此,防止导向突起(24)的近侧端部的侧面与导向槽(26)的与所述侧面相对的内壁强烈接触,进而防止在导向突起(24)的应力集中。
-
公开(公告)号:CN216102373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617897.0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的边梁。该车身的边梁具备沿车长方向延伸的第一边梁构件和第二边梁构件,第二边梁构件的端部插在第一边梁构件的端部的内部,第一边梁构件与第二边梁构件通过焊接而接合,在第一边梁构件的端部,设置有沿车长方向延伸出、并重叠在第二边梁构件的外表面上的多个延伸部,第一边梁构件与第二边梁构件在沿着各延伸部的端缘及延伸部彼此之间的区域的端缘连续地延伸的焊接线上被焊接在一起。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既不会使车身重量大幅增加又能提高边梁中的焊接部位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5345037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20009682.7
申请日:2016-01-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奥本隆一
IPC: B62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骨架构件。该车辆骨架构件(2、3)具备第一框架构件(5)、与该第一框架构件(5)接合的第二框架构件(6)、及接合在该第二框架构件(6)的内面上的加固构件(73、74),第一框架构件的凸缘部(52、53)的外表面与第二框架构件的凸缘部(62、63)的内面相叠合地接合在一起,加固构件(73、74)具有与第一框架构件的凸缘部(52、53)的前端缘相抵接的定位部(78),该定位部(78)与第二框架构件的凸缘部(62、63)的内面之间存在间隔。基于上述结构,能够确保由第一框架构件(5)和第二框架构件(6)接合而成的车辆骨架构件(2)的幅宽的尺寸精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