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34934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780041354.9
申请日:2007-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 , B01D63/02 , B01D65/003 , B01D2313/04 , B01D2313/10 , F28D21/0015 , F28F9/00 , H01M8/04141 , H01M8/04149
Abstract: 在加湿膜组件(22)中,将多个中空纤维膜集束而成的加湿膜(56)收容在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周的加湿膜壳体(34)中,加湿膜壳体(34)收容在具有圆筒形状的内周的组件壳体(24)中。在组件壳体(24)上设有取入在加湿膜(56)的中空部流动的空气的入口孔(28)和排出空气的出口孔(26)及取入在加湿膜的间隙流动的废气的入口孔(30)和排出废气的出口孔(32)。这些空气及废气流过利用加湿膜壳体(34)和组件壳体(24)而做出的流路,但是在加湿膜壳体(34)和组件壳体(24)之间设有环状的密封部件(36、38、40、42),不会在加湿膜(56)以外的部位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62025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0520787.7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65 , H01M8/2475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车辆,在承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抑制燃料电池壳体的变形。燃料电池系统(13)具备:燃料电池壳体(140),收纳燃料电池;和辅机(15),被固定于燃料电池壳体(140)的侧面。辅机(15)具有:第一支承部(151),固定于燃料电池壳体(140);第二支承部(152),在与第一支承部(151)分离的位置被固定于燃料电池壳体(140);以及主体部(153),被第一支承部(151)及第二支承部(152)支承为与燃料电池壳体(140)分离,在对于主体部(153)向接近燃料电池壳体(140)的方向施加了外力的情况下,第一支承部(151)比第二支承部(152)先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01680671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880019081.2
申请日:2008-05-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泽启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26 , F24F2003/1435 , H01M8/04141 , H01M8/04149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能够抑制低温时水蒸气透过膜的损伤的加湿器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本发明的加湿器在内部具有水蒸气透过膜。加湿器将氧化气体以及湿度比该氧化气体高的氧化废气导入至内部,并利用氧化废气经由水蒸气透过膜而对氧化气体进行加湿。水蒸气透过膜位于比氧化气体用的入口低且比氧化气体用的出口高的位置。此外,水蒸气透过膜位于比氧化废气用的入口低且比氧化废气用的出口高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45493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780019273.9
申请日:2007-05-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泽启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26 , H01M8/04253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连接燃料电池(10)和加热器(14)的配管(18)以自配管(18)的加湿器(14)一侧的端部朝向配管(18)的燃料电池(10)一侧的端部上倾的方式配置。使配管(18)首先铅垂向下弯曲,之后再铅垂向上弯曲,从而在配管(18)上设置贮存水的存水弯(24)。通过该结构,可避免配管内产生的因露水冻结而引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534934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1354.9
申请日:2007-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 , B01D63/02 , B01D65/003 , B01D2313/04 , B01D2313/10 , F28D21/0015 , F28F9/00 , H01M8/04141 , H01M8/04149
Abstract: 在加湿膜组件(22)中,将多个中空纤维膜集束而成的加湿膜(56)收容在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周的加湿膜壳体(34)中,加湿膜壳体(34)收容在具有圆筒形状的内周的组件壳体(24)中。在组件壳体(24)上设有取入在加湿膜(56)的中空部流动的空气的入口孔(28)和排出空气的出口孔(26)及取入在加湿膜的间隙流动的废气的入口孔(30)和排出废气的出口孔(32)。这些空气及废气流过利用加湿膜壳体(34)和组件壳体(24)而做出的流路,但是在加湿膜壳体(34)和组件壳体(24)之间设有环状的密封部件(36、38、40、42),不会在加湿膜(56)以外的部位混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