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60910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80051210.7
申请日:2006-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53/02 , F02M59/102 , F02M59/442 , F04B53/04 , F04B53/16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备能够在“高速”、“高压”和“耐燃料油”的条件下使用的密封系统的高压燃料泵。为了达到此目的的本发明,是设有在泵内往复运动的轴和上述轴穿过壳体的环状空间中使作为密封对象的燃料与润滑油分离、密封的密封系统(21)的高压燃料泵,密封系统(21)由对燃料进行密封的燃料密封(31)和对润滑油进行密封的润滑油密封(41)组合构成,燃料密封(31)由树脂制的密封环(32)和支撑上述密封环(32)的橡胶状弹性体制造的O形圈(33)构成。润滑油密封(41)由使覆盖在金属环(43)上的橡胶状弹性体制造的密封唇(44)向着润滑油的方向配置的单唇型油封(42)整体构成。燃料密封(31)和润滑油密封(41),其间隔设定得大于轴的往复动作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0425823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10005465.1
申请日:2006-0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M59/10
Abstract: 一种高压泵(10、100),具有燃料通道(22、25、28)和泵腔(24)。燃料通过燃料通道(22、25、28)流入泵腔(24)。高压泵(10、100)包括阀件(56、110)和柱塞(34)。阀件(56、110)可大致沿着位于阀件(56、110)轴向的运动轴线运动,用于控制通过燃料通道(22、25、28)流入泵腔(24)的燃料量。柱塞(34)可大致沿着基本上朝向柱塞(34)的轴向的运动轴线运动。柱塞(34)可将泵腔(24)中的燃料加压以排出泵腔(24)中的燃料。阀件(56、110)的运动轴线偏离柱塞(34)的运动轴线并且大致相互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854502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75146.8
申请日:2006-04-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M51/00
Abstract: 泵(10)包括外壳(11,12),外壳(11,12)具有用于对流体加压的压缩室(15)和用于将流体导引进入压缩室(15)中的流体通道(20,21,22,31,41)。阀(51,120)位于流体通道(20,21,22,31,41)中部,用于连通并且阻塞流体通道(20,21,22,31,41)。螺线管致动器(60)相对于阀(51,120)位于压缩室(15)的大体相对侧,用于操作阀(51,120)。调节构件(11,30,40,130,131,140)位于阀(51,120)和螺线管致动器(60)之间,用于调节压缩室(15)中施加给螺线管致动器(60)的流体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24733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80062563.X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M59/36
Abstract: 线圈(60)具有通过将绕线(620)卷绕到绕线形成部(61)上而形成为筒状的绕线部(62),通过向绕线部(62)的通电,能够使可动芯(55)及针(53)向闭阀方向移动。线圈(60)具有经过绕线部(62)的外周面的1个外侧筒状面(600)、经过绕线部(62)的内周面且直径相互不同的内侧筒状面(601)及内侧筒状面(602)。内侧筒状面(601)及内侧筒状面(602)越靠加压室(200)侧则直径越大。可动芯(55)的固定芯(57)侧的端面(551)位于内侧筒状面(601)的轴向的中心(Ci1)与外侧筒状面(600)的轴向的中心(Co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275526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810087498.4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泵,包括外壳(11)、阀座部分(32)和阀件(41)。所述外壳(11)具有压缩室(113)和流体通路(34,151,111)。阀座部分(32)设置在所述流体通路(34,151,111)中途。阀件(41)位于压缩室(113)和流体通路(34,151,111)之间。所述阀件(41)是端部封闭的圆柱形件,其依顺序具有底部(44)、圆柱形部分(45)和开口端(49)。所述圆柱形部分(45)位于比所述底部(44)更远离所述阀座部分(32)的位置。所述阀件(41)在底部(44)处坐到所述阀座部分(32)。当与所述开口端(49)接触以调节所述阀件(41)的运动时,塞子(42)基本上封闭开口端(49)。
-
公开(公告)号:CN1940287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39556.4
申请日:2006-09-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井上宏史
IPC: F02M5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9/102 , F02M59/48 , F02M2200/80 , F02M2200/8053 , F02M2200/8069
Abstract: 一种流体泵(10)包括一柱塞(20),其可以移动,以对从进口(50)吸入到压缩室(100)中的流体进行增压。柱塞(20)可在汽缸(42)内大致轴向移动。压缩室(100)中被增压的流体通过出口(70)排出。进口(50)和出口(70)之间限定出一流体通道。电磁阀(80)连通以及阻断该流体通道以控制从出口(70)排出的流体。电磁阀支撑件(48)支撑电磁阀(80)。进口(50)、出口(70)和电磁阀支撑件(48)中的至少一个由铁材料通过整体铸造与汽缸(42)整体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789694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022916.8
申请日:2005-12-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M59/10
Abstract: 用于计量液体流量的流量控制阀,具有阀构件(40,86,94,106,108)、止挡件(30,84,104)和电磁驱动构件(50)。阀构件(40,86,94,106,108)往复移动地布置在液体室(200)中的第一位置和第二置之间。止挡件(30,84,104)布置在液体室(200)中的第二位置处。当电磁驱动构件(50)通电时,电磁驱动构件(50)会在阀构件(40,86,94,106,108)和止挡件(30,84,104)之间生成磁引力以将阀构件(40,86,94,106,108)保持在第二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13422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80060419.4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井上宏史
IPC: F02M59/44
Abstract: 密封圈(27)与柱塞(14)的外周面相接。施力圈(28)由耐燃料性比密封圈(27)低的材料构成,在密封室(25)内相对于密封圈(27)设置在径向外侧,将密封圈(27)向柱塞(14)施力。将“密封圈(27)中的对于柱塞(14)的表面压力为最大的部分”的轴向位置定义为最大表面压力位置(Zpmax)。密封圈(27)相对于最大表面压力位置(Zpmax)在轴向的两方具有以其外径比“与最大表面压力位置(Zpmax)对应的部分”小的方式而形成的直径变更部(31)。
-
公开(公告)号:CN102777300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144441.X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M59/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53/1087 , F02M59/02 , F02M59/368 , F02M59/46 , F02M59/466 , F02M63/0035 , F02M63/0075 , F02M63/0077 , F02M63/0078 , F04B7/0076 , F04B19/22 , F04B53/103 , F04B53/1032 , F04B53/14 , F04B53/16 , F16K1/32 , F16K1/42 , F16K1/50 , F16K1/54 , F16K31/0655 , F16K3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阀装置和高压泵。阀座(78)具有内部通道(781)和外部通道(782)。吸入阀构件(74)具有第一通道(743)和将在阀开启时从压力室流出的燃料导向第一通道(743)的第一凸起部分(744)。因此,由动态压力沿阀闭合方向施加到吸入阀构件(74)上的作用力就会减小。由流入压力均衡槽(746,784,785)的燃料的压力生成的作用力抵消吸入阀构件(74)的动态压力的作用力。因此,动态压力的自动闭合就被抑制,并且电磁驱动单元的最大输出就可以减小。燃料流经吸入阀构件(74)径向外部的通道和第一通道(743)。即使在吸入阀构件(74)的提升量很小时,也可以保证流体通道面积。电磁驱动单元的最大输出也可以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608653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10146814.5
申请日:2009-06-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59/44 , F16B21/18 , Y10T403/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其具有弹性构件(21,210,31,41,51)和接触构件(22,26,220,32,42,52)。弹性构件(21,210,31,41,51)弯曲以近似地沿着曲线的大弧延伸并且弹性地变形以改变其曲率半径。接触构件(22,26,220,32,42,52)沿着弹性构件(21,210,31,41,51)的内圆周侧或外圆周侧圆形地布置,这样每个接触构件(22,26,220,32,42,52)就沿弹性构件(21,210,31,41,51)的径向与弹性构件(21,210,31,41,51)相对。每个接触构件(22,26,220,32,42,52)均具有侧壁(23,27 1,230,37,47),侧壁(23,271,230,37,47)沿径向与弹性构件(21,210,41,51)相对并且沿着曲线的弧弯曲。侧壁(23,271,230,37,47)的曲率半径短于弹性构件(21,210,31,41,51)在其自然状态中的曲率半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