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8257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040438.8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输电线路覆冰的无人机双目视觉图像处理系统,对无人机双目视觉图像对进行坐标转换,将所述无人机双目视觉图像对的像素坐标转换为地理空间坐标;并对无人机双目视觉图像对的输电线路覆冰进行识别,根据所述输电线路覆冰的测量点和所述地理空间坐标,计算得到所述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由于无人机双目视觉图像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计算得到的输电线路覆冰的厚度准确,可实现输电线路覆冰灾害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75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40013.7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地质灾害检测的无人机遥感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先将获取的无人机遥感图像进行灰度拉伸和归一化处理,提取特征点,并根据特征点或者获取无人机遥感图像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分类,用户可根据需要,设定查询条件对特定的无人机遥感图像进行查询,并对特定的无人机遥感图像进行检索,减少工作人员查找图像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对无人机遥感图像进行灰度拉伸和归一化处理后,提高无人机遥感图像的精度,提高对地质灾害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9550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47897.9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双目视觉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无人机双目视觉航拍图像;对航拍图像进行SIFT特征点匹配;判断SIFT特征点是否充分;如果SIFT特征点充分,则通过三角测量计算三维空间坐标;如果SIFT特征点不充分,则人工添加SIFT特征点,通过三角测量计算三维空间坐标;根据三维空间坐标,获得航拍图像位置坐标;对航拍图像进行图像Ratio边缘检测,获得线状边缘;对线状边缘进行Hough直线提取;对直线进行导线筛选,获得导线边缘;根据导线边缘进行覆冰识别,标出覆冰区域;根据覆冰区域进行覆冰厚度测量特征点选取;计算覆冰厚度值。本发明通过对航拍图像的分析处理得到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测量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72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319649.4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地一体输电输电线路智能化机巡作业系统,包括机巡作业管理系统模块、电力巡检一体车模块以及机载智能缺陷识别软件模块;机巡作业管理系统模块用于对全网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电力巡检一体车模块包括电力巡检一体车以及智能巡检终端,机载智能缺陷识别软件模块用于确认缺陷,并根据缺陷类型进行不少于三个方向的再次巡检,并对缺陷照片的缺陷类型、坐标进行标记、并将缺陷信息传输至电力巡检一体车并通过电力巡检一体车传输至机巡作业管理系统模块。本发明以巡检车辆为平台,实现对巡检数据与指挥中心数据交互、实现与直升机/无人机之间的数据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0668266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031508.3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3233 , G06K9/6223 , G06K9/62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无人机标记影像的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包括:利用无人机采集参考输电线路影像并标记;对参考输电线路影像进行k‑medoids聚类分析,获取训练集;利用无人机采集目标输电线路影像并标记;根据训练集进行分类检测;根据分类检测的检测结果获取地质灾害的发生地点。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可有效快速的覆盖输电线路周边区域,且达到较高地物分辨率并可同时完成影像标记,提供给地质灾害检测更优秀的数据源,从而可以提高地质灾害检测的准确性。同时,无人机影像采集过程中可实时完成图像的标签工作,以辅助灾害检测后的分析工作。通过以上步骤本发明能够完成快速的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7387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31615.9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2 , G01R15/18 , G01D21/02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433 , G06N3/006
Abstract: 一种互感器故障检测方法、互感器故障检测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电力设备领域;能够提高互感器故障的检测精度。该互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存在故障的互感器的历史运行数据,从所述历史运行数据中提取待选特征;生成参数种群,所述参数种群中包括多个个体,每个个体包括自然梯度提升模型的超参数;采用优化算法对所述参数种群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种群;基于所述待选特征、所述参数种群中的超参数以及优化后的种群中的超参数对所述自然梯度提升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多个训练后的自然梯度提升模型;从所述多个训练后的自然梯度提升模型中确定目标模型,基于所述目标模型确定待测互感器的故障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7339.3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于虹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巡航拍摄图像的融合方法及相关设备,充分利用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局部和全局特征,使提取的特征更具代表性和区分性,并基于局部特征全局特征进行匹配获得仿射变换矩阵,能够在早期快速筛选出高质量的匹配对,减少了不必要的计算量,利用仿射变换矩阵对红外图像进行重采样,获得优化的红外图像,将优化的红外图像和目标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有效减少了错误匹配,提高了特征匹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48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7344.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于虹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多模态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针对不同传感器获取的无人机的多模态图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多模态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不同模态图像提取的特征;通过特征匹配算法将所述不同模态图像提取的特征进行匹配;将匹配后的特征进行融合,生成融合后的特征向量;分别对所述不同模态图像进行目标识别和分类处理,将所述不同模态图像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决策,获得目标物体类别和属性信息;基于融合后的图像数据,使用基于区域生长的图像分割算法对目标物体进行分割,获得分割出的目标物体,可以提高无人机图像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丰富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15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17342.5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于虹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输电线路故障部件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采集目标输电线路的多光谱图像序列、地理信息和气象信息;对多光谱图像序列进行图像分析,得到目标输电线路存在的动态区域图像;根据地理信息和气象信息对动态区域图像进行降噪分析,得到目标输电线路中的部件异常区域图像;采集部件异常区域图像中的异常特征,并将异常特征输入模式识别算法中得到识别结果。通过采集输电线路的多光谱图像序列来捕捉不同波段的信息,使得在光照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获取图像数据;其次,结合气象信息和地理信息对动态区域图像去噪,可以减小地理和气象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54297.0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网设备现场改造后的加速度测试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对设备进行减隔震措施加装前后,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对所述设备进行原位动力测试,监测所述设备基频变化,以及减隔震措施加装后所述设备自身特性的改变;将IBIS‑FS系统布置于所述设备的侧向,进行面内振动测量,获得面内振动测量数据;将所述IBIS‑FS系统布置于所述设备的横向,进行面外振动测量,获得面外振动测量数据,可以更迅速且准确地对电气设备抗震加固的改装情况进行全面的加速度测试和改造后位移,从而能够即时获取改装效果的反馈,避免因设备移动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与额外成本,缩短测试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