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95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251122.8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8‑(酰氧基)烷醛化合物(1)及其制备方法,其中n表示0或1,R1表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苯基或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苯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上述8‑(酰氧基)烷醛化合物(1)与亲核试剂烷基化合物(2)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其中M1表示Li、MgZ1、CuZ1或CuLiZ1,n表示0或1,且Z1表示卤素原子、甲基或乙基,以形成2,9‑十一碳烷二醇(3),以及使所述2,9‑十一碳烷二醇(3)进行乙酰化反应以形成2,9‑二乙酰氧基十一烷(4)。#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30243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1556179.0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下式(4)的具有末端三键的烷氧基甲基炔基醚化合物的方法:H‑C≡C(CH2)aOCH2OCH2R(4),其中R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9个碳原子的正烷基、或苯基;a表示1至10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在下式(2)的二烷基苯胺化合物的存在下使下式(1)的具有末端三键的炔醇化合物与下式(3)的卤甲基烷基醚化合物进行烷氧基甲基化以形成所述化合物(4),式(1)为:H‑C≡C(CH2)aOH,其中a如上所定义,式(3)为:RCH2OCH2X,其中X表示卤素原子,R如上所定义,式(2)为:[CH3(CH2)b][CH3(CH2)c]NC6H5,其中b和c各自独立地表示0至9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85726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0779273.3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45/29 , C07C47/21 , C07D301/14 , C07D303/32 , A01N43/20 , A01P1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下式(4)的(E2,Z6)‑2,6‑壬二烯醛的工业化并经济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E2,Z6)‑2,6‑壬二烯醛(4)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三氧化硫络合物和下式(3)的胺化合物存在下,用下式(2)的亚砜化合物使下式(1)的(Z3,Z6)‑3,6‑壬二烯‑1‑醇氧化,以形成上述(E2,Z6)‑2,6‑壬二烯醛(4):其中R1代表具有1至12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其中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具有1至12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者R3和R4可彼此键合以形成具有3至12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R3‑R4。
-
公开(公告)号:CN11081852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0736334.8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1/32 , C07C41/50 , C07D301/14 , C07D303/32 , C07D309/1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以低成本高效制备5‑烯‑1‑炔化合物的方法,以及通过利用上述制备所述5‑烯‑1‑炔化合物的方法来制备(2E,6Z)‑2,6‑壬二烯醛的方法。提供了制备下式(4)的5‑烯‑1‑炔化合物的方法:Y‑Z‑CR1=CR2‑(CH2)2‑C≡CH(4),其中式(4)中的Y表示氢原子或羟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使(i)由下式(1)的卤代烯烃化合物制备的烯基卤化镁化合物:Y‑Z‑CR1=CR2‑(CH2)2‑X1(1)和(ii)下式(2)的炔烃化合物:X2‑C≡C‑Si(R3)(R4)(R5)(2)进行偶联反应以形成下式(3)的硅烷化合物:Y‑Z‑CR1=CR2‑(CH2)2‑C≡C‑Si(R3)(R4)(R5)(3);和将所述硅烷化合物(3)进行脱硅烷基化反应以形成所述5‑烯‑1‑炔化合物(4)。
-
公开(公告)号:CN11038686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10313902.3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41/48 , C07C43/313 , C07C17/354 , C07C19/01 , C07C19/075 , C07C29/17 , C07C31/36 , C07F7/08 , B01J23/80
Abstract: 具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不饱和键的卤化物被基本上不脱卤地催化还原,产生其中一个或多个不饱和键中的至少一个被还原的还原型卤化物。具体而言,提供一种制备还原型卤化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使镍化合物、锌化合物和硼氢化物在溶剂中反应,得到还原催化剂;并在还原催化剂存在下,使具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不饱和键的卤化物进行催化还原,以还原一个或多个碳‑碳不饱和键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得到还原型卤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62716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811169360.9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67/343 , C07C69/587 , C07C67/32 , C07C69/73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9,9‑二烷氧基‑7‑壬烯酸酯和(7E)‑7,9‑癸二烯酸酯的方法,它们作为中间体是有价值的。制备(7E)‑7,9‑癸二烯酸酯(5)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水解9,9‑二烷氧基‑7‑壬烯酸酯(2)R3O(R2O)CHCH=CH(CH2)5CO2R1,以形成(7E)‑9‑氧代‑7‑壬烯酸酯(3);以及使(7E)‑9‑氧代‑7‑壬烯酸酯(3)与三芳基鏻甲内鎓盐(4)Ar3P=CH2,进行维蒂希反应,以形成(7E)‑7,9‑癸二烯酸酯(5)。9,9‑二烷氧基‑7‑壬烯酸酯可以通过例如还原9,9‑二烷氧基‑7‑壬炔酸酯(1)来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44189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0903582.X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45/51 , C07C47/20 , C07C41/48 , C07C43/303
Abstract: 一种制备下式(2)的4‑戊烯‑2‑炔醛的方法:CH2=CHC≡CCHO (2)该方法包括水解以下通式(1)的5,5‑二烷氧基=‑C1H‑C戊≡烯C‑C3‑H炔(O化R合1)物(O以R得2) 到(14)‑其戊中烯,‑R2‑1和炔R醛2彼(2此)的独步立骤地:表CH示2具有1至15个、优选1至8个、更优选1至4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者R1和R2可以彼此键合以形成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R1‑R2。
-
公开(公告)号:CN10720068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10157895.3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用于以较低的成本,通过较少的步骤并且以较高的产率生产4‑甲基辛酸乙酯的方法。更具体地,提供一种用于生产4‑甲基辛酸乙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丙二酸酯合成使1‑氯‑2‑甲基己烷反应获得2‑甲基己基丙二酸二乙酯,并且使所述2‑甲基己基丙二酸二乙酯进行Krapcho反应以获得4‑甲基辛酸乙酯。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038409.7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67/10 , C07C69/145 , C07C17/263 , C07C2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10 , C07C17/2632 , C07C17/354 , C07C67/11 , C07F3/02 , C07C21/19 , C07C69/145 , C07C2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收率的制备(4Z,7Z)-4,7-癸二烯-1-基乙酸酯的方法,其减少了步骤数,且不使用保护基。提供一种制备(4Z,7Z)-4,7-癸二烯-1-基乙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还原通式(1)的10-卤代-3,6-癸二炔以形成通式(2)的(3Z,6Z)-10-卤代-3,6-癸二烯;以及将所述(3Z,6Z)-10-卤代-3,6-癸二烯转化为具有乙酰氧基取代(3Z,6Z)-10-卤代-3,6-癸二烯的卤原子的式(4)的(4Z,7Z)-4,7-癸二烯-1-基乙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04592017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410601659.2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67/14 , C07C69/24 , C07C67/333 , C07C69/587
Abstract: 提供了制备2‑异亚丙基‑5‑甲基‑4‑己烯基丁酸酯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更具特地,提供了制备2‑异亚丙基‑5‑甲基‑4‑己烯基丁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2‑异丙烯基‑5‑甲基‑4‑己烯酸酯(1)异构化成2‑异亚丙基‑5‑甲基‑4‑己烯酸酯(2),将由此形成的2‑异亚丙基‑5‑甲基‑4‑己烯酸酯(2)还原成2‑异亚丙基‑5‑甲基‑4‑己烯醇(3),以及将由此形成的2‑异亚丙基‑5‑甲基‑4‑己烯醇(3)丁酰化成2‑异亚丙基‑5‑甲基‑4‑己烯基丁酸酯(4),其中R表示C1‑10烃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