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文献内容分析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444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581455.3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文献内容分析方法和装置。本方法为:对获取的文言文本进行预处理,得到无监督预训练数据对所选大规模语言模型Bert进行预训练;将上述预训练后的模型Bert与条件随机场模型结合得到序列标注模型;用标注的中医文献内容分析数据对得到的序列标注模型进行训练;将待分析中医文献的每个段落切分成子句输入所述序列标注模型,得到每个子句的编码序列,根据子句的编码序列生成对应子句所属标签的概率分布序列;将子句的概率分布序列输入条件随机场模型,得到子句的序列标注为不同标签序列的概率;选择最大概率的标签序列作为预测结果,合并相邻预测为同标签的子句,连接文献各个段落,得到所述中医文献的内容分析结果。

    一种片上三极管及其制造方法、集成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35554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326347.0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魏贤龙 杨威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片上三极管及其制造方法、集成电路,其中片上三极管可以包括衬底上的电子源,电子源上方的栅极层,以及栅极层上方的阳极层,其中,栅极层中具有可以与电子源正对的栅极通道,栅极通道纵向贯穿栅极层,这样电子源产生的电子可以通过栅极通道发射到阳极层,控制栅极层的电压可以对通过栅极通道的电子的数量进行控制。由于片上三极管具有片上化的特征,可以采用微加工的方法制备,缩小了三极管的尺寸,降低了功耗,提高了集成度,降低了成本。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交通流优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187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746659.5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交通流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道路交通优化领域,该装置包括:基于目标路径图对应的交通网络图,选取各节点的embedding向量间距离最小的多个相邻节点,获得各节点以及对应的相邻节点的embedding向量;将各节点的状态向量及embedding向量进行拼接,并通过Attention网络进行信息融合,获得各节点的信息融合后向量;基于节点的信息融合后向量及状态向量,进行状态设计、动作设计及奖励设计,获得对应的智能体模型;基于设计获得的智能体模型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本申请基于道路地理信息及交通流量信息进行建模,对获得的交通网络图进行模型构建,实现动态且智能的交通信号灯控制。

    一种片上微型电子源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574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340399.2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魏贤龙 杨威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片上微型电子源及其制造方法。该片上微型电子源中设置有导热层,并且同一电极对中的至少一个电极通过绝缘层的通孔与导热层连接,如此,该片上微型电子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该电极和导热层散发出去,从而显著提高了片上电子源的散热能力,因而,该片上微型电子源能够将多个单电子源集成在同一衬底上,形成集成度较高的电子源集成阵列,从而使该片上电子源具有较大的整体发射电流,进而使其满足较多的应用需求。例如,本申请提供的片上微型电子源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涉及电子源的各种电子器件,例如X射线管、微波管、平板显示器等。

    一种片上微型电离真空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1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132811.6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魏贤龙 杨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上微型电离真空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片上微型电子源、第一绝缘层、第一收集极、第二绝缘层和第二收集极;片上微型电子源朝向第一绝缘层的一侧具有电子发射结构;第一绝缘层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第一绝缘层;第一收集极具有第一网孔,第一网孔贯穿第一收集极;第二绝缘层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第二绝缘层;第二收集极具有第二网孔,第二网孔贯穿第二收集极;第一通孔、第一网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二网孔相互贯通。本发明采用片上微型电子源代替了常规的灯丝,由于该片上微型电离真空传感器通过微纳加工工艺和键合工艺制备而成,尺寸小,因此,可以扩大电离真空传感器测量真空度的上限,即可以应用在中低真空领域。

    一种片上微型电子源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56458U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821854867.3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魏贤龙 杨威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片上微型电子源。该片上微型电子源中设置有导热层,并且同一电极对中的至少一个电极通过绝缘层的通孔与导热层连接,如此,该片上微型电子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该电极和导热层散发出去,从而显著提高了片上电子源的散热能力,因而,该片上微型电子源能够将多个单电子源集成在同一衬底上,形成集成度较高的电子源集成阵列,从而使该片上电子源具有较大的整体发射电流,进而使其满足较多的应用需求。例如,本申请提供的片上微型电子源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涉及电子源的各种电子器件,例如X射线管、微波管、平板显示器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