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0449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95836.5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13 , G05B2219/24061
Abstract: 一种控制系统通用外系统等效器实验装置,包括,PXI测控组合,完成对被测控制系统发出的各种输出指令信号的采集,并按照测试要求输出各种反馈输入指令信号给被测控制系统;信号调理组合,实现被测控制系统与PXI测控组合之间的信号隔离和调理,将被测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信号转换为PXI采集板卡能够接收的信号类型;内部电缆,完成PXI测控组合与信号调理组合之间的信号通路连接。本发明在实验室测试时可以全面覆盖控制系统的各种外部接口,提高控制系统综合试验的测试覆盖性,使控制系统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52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810450756.4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整机贮存寿命评估与预测方法,在分析某典型整机失效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rrhenius模型的整机级加速因子计算方法,该方法仅需3种参数即可进行电子整机加速因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开展加速试验并获得数据后,再利用基于优化GM(1,1)灰色模型的预测算法,研究自然贮存和加速试验数据的退化规律,并分析两组数据退化趋势的一致性,进而利用一致性分析结果实现加速因子计算模型参数的闭环修正,最后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实现电子整机贮存寿命预测。本发明简单易懂且预测精度较高,适于工程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5974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37340.5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主路径规划的可移动测试台及自主寻路方法,自主移动系统承载测试设备,接收人为输入的地点信息,进行路径规划,进行路径优化获取最优路径,依照最优路径达计算出运动信息;自适应电缆支撑架用于支撑测试设备与外部连接的电缆,使得电缆连接处的弯折角度满足角度阈值要求。本发明可以代替测试人员将设备自主移动到指定的测试工位,减少人力成本,减少了搬移过程中可能对设备造成的损伤。同时在高电离辐射环境下,代替测试人员完成测试,为测试人员职业安全提供保障。本发明可快速构建试验室环境地图,减少前期准备工作,也不需要对试验现场进行改造,就可以应用于陌生的测试环境中,大幅提高了测试台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8973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95931.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交付立体测试平台,包括主体框架、供配电系统,静电释放系统,视觉识别及执行系统,惯性器件隔离系统;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上层设置托板,托板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单机;中层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主体结构;下层用于布置测试飞行控制系统的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测试设备以及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为立体测试平台供电。本发明的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将飞行控制系统单机、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部分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分层布置,布局清晰,便于电缆的连接、查找及更换,避免人员的误操作;有效减少电缆网测试过程中损伤的风险;有效减少了不同种类电缆交叉重叠,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974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11437340.5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主路径规划的可移动测试台及自主寻路方法,自主移动系统承载测试设备,接收人为输入的地点信息,进行路径规划,进行路径优化获取最优路径,依照最优路径达计算出运动信息;自适应电缆支撑架用于支撑测试设备与外部连接的电缆,使得电缆连接处的弯折角度满足角度阈值要求。本发明可以代替测试人员将设备自主移动到指定的测试工位,减少人力成本,减少了搬移过程中可能对设备造成的损伤。同时在高电离辐射环境下,代替测试人员完成测试,为测试人员职业安全提供保障。本发明可快速构建试验室环境地图,减少前期准备工作,也不需要对试验现场进行改造,就可以应用于陌生的测试环境中,大幅提高了测试台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89730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695931.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系统集成交付立体测试平台,包括主体框架、供配电系统,静电释放系统,视觉识别及执行系统,惯性器件隔离系统;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上层设置托板,托板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单机;中层用于布置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主体结构;下层用于布置测试飞行控制系统的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测试设备以及供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为立体测试平台供电。本发明的主体框架为三层结构,将飞行控制系统单机、飞行控制系统电缆网、部分测试发射控制系统单机分层布置,布局清晰,便于电缆的连接、查找及更换,避免人员的误操作;有效减少电缆网测试过程中损伤的风险;有效减少了不同种类电缆交叉重叠,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7377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695567.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监控平台及监控方法,合理规划地面单机与电缆网布局,采集状态显示器与中心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图像,测发控设备面板状态图像,识别当前执行的流程步骤;从模板中调取对应模板,并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一致表明当前测试状态正常,如果不一致,则报警。本发明通过电缆整理箱对原本电缆放置位置的重新排布,设置走线槽。提供了独立的走线空间,有助于测发控系统各单机、监控与操作面板的集中。本发明通过识别首字与色块长度,进行综合判断,保证了流程识别的准确性,通过流程获取对应的模板,通过于模板的匹配保证了设备状态的准确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520449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10595836.5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一种控制系统通用外系统等效器实验装置,包括,PXI测控组合,完成对被测控制系统发出的各种输出指令信号的采集,并按照测试要求输出各种反馈输入指令信号给被测控制系统;信号调理组合,实现被测控制系统与PXI测控组合之间的信号隔离和调理,将被测控制系统的输出指令信号转换为PXI采集板卡能够接收的信号类型;内部电缆,完成PXI测控组合与信号调理组合之间的信号通路连接。本发明在实验室测试时可以全面覆盖控制系统的各种外部接口,提高控制系统综合试验的测试覆盖性,使控制系统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88737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95567.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监控平台及监控方法,合理规划地面单机与电缆网布局,采集状态显示器与中心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图像,测发控设备面板状态图像,识别当前执行的流程步骤;从模板中调取对应模板,并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一致表明当前测试状态正常,如果不一致,则报警。本发明通过电缆整理箱对原本电缆放置位置的重新排布,设置走线槽。提供了独立的走线空间,有助于测发控系统各单机、监控与操作面板的集中。本发明通过识别首字与色块长度,进行综合判断,保证了流程识别的准确性,通过流程获取对应的模板,通过于模板的匹配保证了设备状态的准确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52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50756.4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整机贮存寿命评估与预测方法,在分析某典型整机失效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rrhenius模型的整机级加速因子计算方法,该方法仅需3种参数即可进行电子整机加速因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开展加速试验并获得数据后,再利用基于优化GM(1,1)灰色模型的预测算法,研究自然贮存和加速试验数据的退化规律,并分析两组数据退化趋势的一致性,进而利用一致性分析结果实现加速因子计算模型参数的闭环修正,最后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实现电子整机贮存寿命预测。本发明简单易懂且预测精度较高,适于工程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