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信号增强片及热噪声环境下的振动响应测量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19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710561227.7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振动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反射信号增强片及热噪声环境下的振动响应测量试验方法,包括耐高温胶层和反射层,反射层由石英玻璃微珠紧密排列组成,耐高温胶层的一侧与试验件表面连接,另一侧与反射层的下表面粘接。本发明利用回归反射原理实现激光测振仪激光回射信号的增强效果,进而提高其测量精度,耐高温胶层可以直接粘贴在受热结构表面,本发明可以应用于1000℃热环境试验中,其反射效果与现有的常温反光膜相当,因此本发明克服了在高温环境下激光测振仪反射信号差导致测量精度低的难题,能够有效的完成热环境下的动响应测量,获得受热结构在高温下的动力学特性,为受热结构在气动热作用下的载荷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对热老化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0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1037125.8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热老化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包括:S1确定材料在未老化的疲劳强度系数σ'f、疲劳强度指数b、循环强度系数K和循环应变硬化指数n,确定材料在不同老化时间下的疲劳强度系数σ'f、疲劳强度指数b、循环强度系数K和循环应变硬化指数n,并建立与老化时间的函数关系;S2根据K、n、σ'f、b确定疲劳延性系数ε'f和疲劳延性指数c与老化时间的关系;S3将σ'f、b、ε'f、c代入Basquin‑Manson‑Coffin方程中,得到适用于不同老化时间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程。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材料在热老化的低周疲劳寿命不能准确预测的问题。

    一种基于原位分析技术研究材料损伤微观机理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8792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11025671.4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一种基于原位分析技术研究材料损伤微观机理的实验方法,包括2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和3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所述2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包括:准备试样,选用平面试样,确定原位观测区域,预测表面裂纹萌生的区域或预置人工缺口;原位在线测试;损伤微观机理分析;所述3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包括:准备试样,选取与2D试样材料相同的3D试样;确定原位观测区域,结合内部缺陷等微观组成的分布,预测裂纹萌生部位,作为接下来的原位观测区域;原位在线测试;损伤微观机理分析。3D原位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在三维空间上对损伤演化的观测与测量,2D原位分析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并且可以实现实时成像观测,两种实验手段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一种光纤光栅高温应变测试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6434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527017.8

    申请日:201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结构热试验辐射热环境下的光纤布拉格光栅高温应变测试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应变传感光纤(3),在应变传感光纤(3)具有布拉格光栅(5),还包括:2个“8”字形石英管(2)、温度参考光纤(4);温度参考光纤(4)与应变传感光纤(3)相同;应变传感光纤(3)和温度参考光纤(4)分别穿过2个“8”字形石英管(2),成平行状;应变传感光纤(3)分别与两个“8”字形石英管(2)利用固定材料(6)固定在一起,温度参考光纤(4)只与一个“8”字形石英管(2)固定在一起,另一端悬空。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解决光纤光栅高温退化问题,可应用于近千度的热试验环境中,实现复合材料结构件的高温应变测量。

    一种反射信号增强片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07989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0839659.5

    申请日:2017-07-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振动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反射信号增强片,包括耐高温胶层和反射层,反射层由石英玻璃微珠紧密排列组成,耐高温胶层的一侧与试验件表面连接,另一侧与反射层的下表面粘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回归反射原理实现激光测振仪激光回射信号的增强效果,进而提高其测量精度,耐高温胶层可以直接粘贴在受热结构表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1000℃热环境试验中,其反射效果与现有的常温反光膜相当,因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在高温环境下激光测振仪反射信号差导致测量精度低的难题,能够有效的完成热环境下的动响应测量,获得受热结构在高温下的动力学特性,为受热结构在气动热作用下的载荷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声发射传感器的固定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583864U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20249700.3

    申请日:2017-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发射传感器的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声发射传感器的固定冷却装置,包括夹具组件以及冷却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型夹框,所述“]”型夹框的顶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密封冷水舱体以及引水管,所述密封冷水舱体设置在所述“]”型夹框的顶面和底面之间,所述“]”型夹框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密封冷水舱体的厚度、结构件厚度以及声发射传感器高度之和。本实用新型声发射传感器的固定冷却装置方便了声发射传感器的安装,并可使夹具组件及安装部位结构件的温度保持在声发射传感器的正常工作范围内,使高温环境下复合材料损伤的声发射监测得到应用。

    热防护试验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2556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048954.9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防护试验装置,包括:基座;测试件安装组件,设置于基座上;测试件安装组件与基座之间的夹角可调,测试件安装组件用于安装待测试件;撞击物触发组件,设置于测试件安装组件上方;撞击物触发组件释放的撞击物用于撞击待测试件;加热器,设置于撞击物触发组件的底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防护试验装置能实现撞击物撞击一定温度下的待测试件,以对待测试件的损伤机理进行测试和研究,从而改善飞行器热防护结构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