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8792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511025671.4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原位分析技术研究材料损伤微观机理的实验方法,包括2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和3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所述2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包括:准备试样,选用平面试样,确定原位观测区域,预测表面裂纹萌生的区域或预置人工缺口;原位在线测试;损伤微观机理分析;所述3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包括:准备试样,选取与2D试样材料相同的3D试样;确定原位观测区域,结合内部缺陷等微观组成的分布,预测裂纹萌生部位,作为接下来的原位观测区域;原位在线测试;损伤微观机理分析。3D原位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在三维空间上对损伤演化的观测与测量,2D原位分析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并且可以实现实时成像观测,两种实验手段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
公开(公告)号:CN1193942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12092.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跃平 , 程昊 , 侯传涛 , 王龙 , 童军 , 贾洲侠 , 任方 , 张铁旺 , 吴建国 , 刘宝瑞 , 李尧 , 冯国林 , 李志强 , 徐静 , 姚艺豪 , 封雪 , 高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显微DIC的QFN封装结构应变测量方法,包括步骤:制作QFN封装电路板;制斑处理;对QFN引脚进行加热并进行温度监测;测量特定温度下的散斑图像;计算QFN封装引脚变形前后的应变值。该方法能够直接获取焊点在特定温度下的热载荷下真实变形情况,不仅能够为仿真计算和工程算法的修正提供依据,也为定位焊点缺陷位置,优化工艺流程以及揭示失效机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12230.1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3/046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X射线CT的焊点形貌缺陷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符合测试条件的待测电路板;使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对所述待测电路板的焊点层进行X射线CT扫描;获取的焊点CT图像切片进行批处理;获取全部焊点形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该方法涉及对电路板的X射线CT扫描,使用软件对焊点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和形貌分析。与其他方式相比,该方法可以对焊点形貌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形貌统计分析,为后续针对焊点的应力载荷分析与失效模式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987922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1025671.4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46 , G01N21/84
Abstract: 一种基于原位分析技术研究材料损伤微观机理的实验方法,包括2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和3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所述2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包括:准备试样,选用平面试样,确定原位观测区域,预测表面裂纹萌生的区域或预置人工缺口;原位在线测试;损伤微观机理分析;所述3D原位分析技术的实验方法包括:准备试样,选取与2D试样材料相同的3D试样;确定原位观测区域,结合内部缺陷等微观组成的分布,预测裂纹萌生部位,作为接下来的原位观测区域;原位在线测试;损伤微观机理分析。3D原位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在三维空间上对损伤演化的观测与测量,2D原位分析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并且可以实现实时成像观测,两种实验手段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179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862774.4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谐振式三点弯高温疲劳试验机,下夹具、主动杆、动力传感器、静力传感器、激振杆、激振器相互连接构成动力加载运动组件,为保持动力加载运动组件轴向单自由度运动,利用下运动定位簧片、上运动定位簧片将动力加载运动组件横向约束于主机架上,只容许其上下运动。在动力加载运动组件与主机架之间加装可调刚度弹簧,以便实现较高的谐振频率。上夹具固定在静载调节装置上,加热炉位于加热炉支架上。主机架固定在底座上,加热炉支架和底座放置在地面上。本发明通过疲劳试验机与高温夹具的一体化设计,得到能够满足高温环境的谐振式疲劳试验装置,既满足高温环境又满足高效率实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46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156028.4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3/044 , G01N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04 , G01N3/08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222 , G01N2203/0236
Abstract: 一种小试样X射线层析成像原位测试装置,以同步辐射X射线层析成像系统和工业CT为基础,通过设计高温盐浴环境室、加热冷凝系统和试样加载装夹系统,实现了应力、温度、高盐度耦合环境作用下小试样三维原位动态表征测量,同时由于同步辐射X射线层析成像大科学装置具有微米至纳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62774.4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2 , G01M7/00 , G01N3/32 , G01N2203/0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谐振式三点弯高温疲劳试验机,下夹具、主动杆、动力传感器、静力传感器、激振杆、激振器相互连接构成动力加载运动组件,为保持动力加载运动组件轴向单自由度运动,利用下运动定位簧片、上运动定位簧片将动力加载运动组件横向约束于主机架上,只容许其上下运动。在动力加载运动组件与主机架之间加装可调刚度弹簧,以便实现较高的谐振频率。上夹具固定在静载调节装置上,加热炉位于加热炉支架上。主机架固定在底座上,加热炉支架和底座放置在地面上。本发明通过疲劳试验机与高温夹具的一体化设计,得到能够满足高温环境的谐振式疲劳试验装置,既满足高温环境又满足高效率实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97373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10920769.X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振动疲劳试验的在线加载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温度箱、阻抗头、激振杆、激振器和测控系统;所述温度箱与所述测控系统连接,所述温度箱的预设高度处四周设有玻璃窗口;所述阻抗头固定于温度箱内部的试验件表面,同时与所述激振杆的第一端和所述测控系统连接;所述激振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温度箱侧壁上方的孔与所述阻抗头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激振器连接;所述激振器设于所述温度箱带孔的一侧,与所述测控系统连接。本发明解决X射线断层扫描装置在线观测过程中无法实现高/低温振动环境施加的技术难题,从而揭示材料在高/低温环境下振动疲劳损伤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206583864U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20249700.3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发射传感器的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声发射传感器的固定冷却装置,包括夹具组件以及冷却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型夹框,所述“]”型夹框的顶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密封冷水舱体以及引水管,所述密封冷水舱体设置在所述“]”型夹框的顶面和底面之间,所述“]”型夹框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密封冷水舱体的厚度、结构件厚度以及声发射传感器高度之和。本实用新型声发射传感器的固定冷却装置方便了声发射传感器的安装,并可使夹具组件及安装部位结构件的温度保持在声发射传感器的正常工作范围内,使高温环境下复合材料损伤的声发射监测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703746U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721552371.6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3/044 , G01N3/08
Abstract: 一种小试样X射线层析成像原位测试装置,以同步辐射X射线层析成像系统和工业CT为基础,通过设计高温盐浴环境室、加热冷凝系统和试样加载装夹系统,实现了应力、温度、高盐度耦合环境作用下小试样三维原位动态表征测量,同时由于同步辐射X射线层析成像大科学装置具有微米至纳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