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4412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375686.5
申请日:2019-05-07
IPC: C08L89/00 , C08L5/08 , D06M13/123 , D06M15/03 , A61L15/22 , A61L15/42 , A61L15/46 , D06M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铵化甲壳素与丝素蛋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功能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含有季铵化甲壳素层及丝素蛋白层,所述季铵化甲壳素层与丝素蛋白层间依靠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层层交替自组装黏附于生物基材表面得到复合材料,且常用生物基材作为基底均适用此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性和长效抗菌性,能显著抑制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增殖,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都在95%以上。通过控制自组装的层数,可调控复合材料季铵化甲壳素的吸附量及其抗菌能力。本制备方法简单可靠、低环境污染、产品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制备伤口敷料或创面修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04535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37278.2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骨‑软骨综合修复的原位成型可注射水凝胶。它是以γ‑聚谷氨酸(γ‑PG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主要原料,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甲基丙烯酰化γ‑聚谷氨酸(mPGA),然后将mPGA和四臂聚乙二醇巯基(4 arm PEG SH)混合均匀后原位成型即可得到用于骨‑软骨综合修复的水凝胶。本发明的原位成型可注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体内成型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骨和软骨不规则病损修复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7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62604.0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网络交联纤维素/丝素蛋白高强度水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纤维素溶液、丝素蛋白溶液、环氧氯丙烷混合均匀,搅拌条件下使之交联得到交联溶液;(2)将交联溶液离心脱气泡后倒入模具中,反应固化后得到低密度化学交联纤维素/丝素蛋白水凝胶;(3)将得到的纤维素/丝素蛋白水凝胶放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气氛物理交联;(4)用流水冲洗,即可得到双网络交联纤维素/丝素蛋白高强度水凝胶。本发明通过调节纤维素与丝素蛋白的比例,可获得具有不同力学强度和亲疏水性的水凝胶。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双网络交联高强度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40421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40739.0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冷冻铸造技术的小口径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天然高分子材料溶于水中,制成天然高分子溶液,灌入模具之中,将模具插入到液氮中进行冷冻成型;将冷冻成型的人工血管取出模具,进行冻干后,浸泡于戊二醛溶液中进行交联处理,最后在人工血管外表面均匀涂刷合成高分子溶液,得到人工血管。本发明所述人工血管内层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降解周期短,快速促进自体血管再生的特性,外层为合成高分子材料,既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又可防止血液渗漏;人工血管内表面具有径向结构,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使人工血管内皮化,极大提高了人工血管的抗凝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38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33368.5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分支微通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多级分支微通道结构至少具有贯通的一级通道、以及与所述一级通道连通的多个二级通道,所述多个二级通道沿着所述第一级通道的径向延伸,且布设在所述一级通道的外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级通道和二级通道相连通的多级分支微通道结构,利于氧气、营养物质和细胞的浸润,能够通过物理形貌因素诱导内皮细胞沿通道方向定向生长,形成微血管网络,提高所制得的多级分支微通道结构对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77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0662604.0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网络交联纤维素/丝素蛋白高强度水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纤维素溶液、丝素蛋白溶液、环氧氯丙烷混合均匀,搅拌条件下使之交联得到交联溶液;(2)将交联溶液离心脱气泡后倒入模具中,反应固化后得到低密度化学交联纤维素/丝素蛋白水凝胶;(3)将得到的纤维素/丝素蛋白水凝胶放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气氛物理交联;(4)用流水冲洗,即可得到双网络交联纤维素/丝素蛋白高强度水凝胶。本发明通过调节纤维素与丝素蛋白的比例,可获得具有不同力学强度和亲疏水性的水凝胶。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双网络交联高强度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37149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202582.3
申请日:2010-06-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抗凝血抗菌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抗凝血抗菌材料是对含有氨基的天然生物材料通过化学共价接枝方法进行肝素化,得到肝素化抗凝血材料与以壳聚糖为底材的抗菌材料混合制备的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抗凝血抗菌双功能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还具有很好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该新型材料首次兼顾抗凝血与抗菌双重功能,在临床血管修复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28130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305850.1
申请日:2009-08-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纳米仿生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仿生骨材料基于双分子模板协同共组装生成,该双分子模板包括蛋白质与蛋白质模板、蛋白质与多糖模板、多糖与多糖分子模板、合成分子与合成分子模板以及合成分子模板与天然分子模板。其制备方法为:将一种模板与含钙离子的溶液混合,另一种模板与含磷酸根离子的溶液混合,待二者均搅拌均匀后,将含有磷酸根离子的溶液逐滴加入到含有钙离子的溶液中,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7.4后转移至37℃恒温水浴后得到沉淀物即纳米仿生骨材料。本发明的仿生骨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还具有高度接近的天然骨的仿生多层组装结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仿生骨材料,在临床骨修复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747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197969.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润滑水凝胶微球、制备方法及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涉及超润滑水凝胶界面技术领域,其中,超润滑水凝胶微球具有核壳结构,包括内核和外壳;所述内核为海藻酸钠水凝胶微球,外壳为水合层。海藻酸钠水凝胶微球作为内核,提供了稳定的结构基础,而水合层作为外壳,能够保持水分,从而在运动过程中减少摩擦。本发明提供的超润滑水凝胶微球具有超润滑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够为关节软骨间摩擦提供缓冲,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轻软骨磨损,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7874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11250.7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F2/06 , A61B5/0215 , A61B5/00 , A61L27/22 , A61L27/20 , A61L27/24 , A61L27/18 , A61L27/58 , A61L2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压电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人工血管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可降解压电人工血管包括第一引导层,呈管状设置,其限定出供血液流通的管路通道,用于引导血流通过、细胞黏附和组织修复;压电功能层,套设在所述第一引导层的外侧,所述压电功能层用于将血压的径向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及,第二引导层,设置在所述压电功能层的外侧,所述第二引导层用于固定压电功能层,并引导细胞粘附和组织修复;上述设计避免了分子铁电材料与体液环境直接接触,便于分子铁电材料发挥了体内信号提取的功能。所述压电功能层包括分子铁电材料修饰的纤维膜,所述纤维沿血管的径向方向排布,增强了人工血管的机械性能,提高了人工血管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