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物增压技术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56991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15294.1

    申请日:2016-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Y02E60/17 Y02P70/525 F03B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储能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重物增压技术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所述抽水蓄能系统包含一个单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一个低压水池、作用于活塞杆的重物和水力发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的储能发电方法:包括储能运行和发电运行两个阶段,蓄能系统的重物通过重力作用于活塞杆上,重物下降使液压缸内产生高压水头,与低压水池形成压强差驱动抽蓄发电机组发电,水从活塞腔经抽蓄发电机组进入低压水池,从而将重物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再经抽蓄发电机组转换为电能。本发明可以以此为基础,通过多个装置并联运行或级联运行实现连续储能和发电、成本低、效率高、寿命长、对生态无影响,降低电网碳排放。

    一种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前置绝热增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8795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097794.6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前置绝热增发装置,其包括:第一气源、加热机构、膨胀机和第二气源;第一气源的一端通过气体管道连接加热机构的另一端,加热机构的一端通过气体管道连接膨胀机的一端,膨胀机的另一端通过气体管道连接第二气源的一端,膨胀机连接所述电网;第一气源内的气体迁移至加热机构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高温高压气体在膨胀机内进行绝热膨胀发电并将电能输送到电网,绝热膨胀后的气体进入第二气源,第二气源内的气体迁移至等温膨胀发电机构内进行等温膨胀发电并将电能输送到电网。在气体等温膨胀之前,将气体加热至800‑1000摄氏度的高温,利用气体绝热膨胀发电提高发电量和发电效率。

    一种基于直线发电机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770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128592.3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线发电机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其包括:高压储气室、液体活塞、液压活塞、直线发电机和液压控制机构;高压储气室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液体活塞的顶部,液体活塞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液压活塞,液压控制机构连接液压活塞控制活塞杆往复运动,活塞杆连接直线发电机实现发电。同时公开了控制上述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冲程控制器结合阀门开关控制活塞冲程,从而调整整个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输入电网的功率;当负载恒定时,单位时间输出的平均功率不随气体压强的变化而变化;采用直线发电机,通过电压环和电流环控制,保证系统供电时的电压恒定,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一种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前置绝热增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8795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097794.6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等温压缩空气储能前置绝热增发装置,其包括:第一气源、加热机构、膨胀机和第二气源;第一气源的一端通过气体管道连接加热机构的另一端,加热机构的一端通过气体管道连接膨胀机的一端,膨胀机的另一端通过气体管道连接第二气源的一端,膨胀机连接所述电网;第一气源内的气体迁移至加热机构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高温高压气体在膨胀机内进行绝热膨胀发电并将电能输送到电网,绝热膨胀后的气体进入第二气源,第二气源内的气体迁移至等温膨胀发电机构内进行等温膨胀发电并将电能输送到电网。在气体等温膨胀之前,将气体加热至800-1000摄氏度的高温,利用气体绝热膨胀发电提高发电量和发电效率。

    一种实现气体等温压缩膨胀的活塞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4311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066678.8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气体等温压缩膨胀技术领域的一种实现气体等温压缩膨胀的活塞装置,包括:活塞缸、活塞、液体腔室、气体腔室、平板、动力设备、活塞杆、气体注入管道和气体排出管道,其中平板将活塞缸分隔成液体腔室和气体腔室两部分,液体腔室中储有液体,活塞杆连动活塞上下运动实现气体压缩或膨胀,运行过程中,液体流下,气体向上运动,利用气液混合,实现液体对气体的控温;本装置在稳定气体温度变化的同时,解决了气体缩放时剧烈温度变化对设备的损坏和危害,同时也降低了对储能设备硬件要求;且本装置具有可以就地安装、气体和液体间的热交换充分、能量利用效率高的特点。

    内置蓄水容器的地下稳压储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2389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40621.7

    申请日:2016-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B1/12 F17B1/14 F17B1/16 F17C220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地下储气领域的一种内置蓄水容器的地下稳压储气装置及其稳压控制技术。蓄水容器置于地下储气容器内部,下部封闭,上部与储气容器相通,液体管道一端穿越储气容器器壁,连接到蓄水容器底部,另一端连接到液体驱动设备一端,液体驱动设备另一端与外部蓄水设备相连,气体管道一端连接储气容器,另一端连接外部气动设备,外部气动设备向储气容器内注入或导出压缩空气。液体驱动设备通过控制和调节液体流入和流出量实现储气装置的稳压控制方案,稳压控制方案的控制目标有以下两种:①储气容器内部气体压强,②液体驱动设备两端液体压强差。本发明在地下储气装置内设置蓄水容器,避免水直接接触储气容器内壁,为可溶性盐穴储气和易被水腐蚀的金属容器储气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同时采用稳压控制方案有利于储气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水封双层恒压储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9993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42999.0

    申请日:2016-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储能技术领域的一种水封双层恒压储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储气罐、气体管道、液体管道和液体驱动装置,储气罐由内罐及外罐构成,内罐为顶部对外罐封闭、底部对外罐开放的罩缸结构;气体管道的一端连接内罐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外部设备;外罐通过液体管道与液体驱动装置相连。通过液体驱动装置控制液体流入流出量实现定水头、恒压储气和恒压出气三种恒压控制模式。本发明隔绝了外罐与气体的接触,内罐无承压,内外罐之间充满水,利用水封作用将空气限制在内罐中,对于外罐采用钢铁类金属材质的设备,有利于设备的制造和安全稳定运行。

    液化气体储能发电装置及其储能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079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337946.5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一种液化气体储能发电装置及其储能发电方法。该液化气体储能发电装置包括气体压缩膨胀单元、液化储能单元、热电交换单元以及液体源。气体压缩膨胀单元包括气体端口;液化储能单元与气体压缩膨胀单元相连;热电交换单元与液化储能单元相连;液体源与热电交换单元相连。由此,该液化气体储能发电装置提供一种新型的利用液化空气进行储能发电的装置具有无污染、对环境友好、储能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水封双层恒压储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9993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10942999.0

    申请日:2016-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储能技术领域的一种水封双层恒压储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储气罐、气体管道、液体管道和液体驱动装置,储气罐由内罐及外罐构成,内罐为顶部对外罐封闭、底部对外罐开放的罩缸结构;气体管道的一端连接内罐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外部设备;外罐通过液体管道与液体驱动装置相连。通过液体驱动装置控制液体流入流出量实现定水头、恒压储气和恒压出气三种恒压控制模式。本发明隔绝了外罐与气体的接触,内罐无承压,内外罐之间充满水,利用水封作用将空气限制在内罐中,对于外罐采用钢铁类金属材质的设备,有利于设备的制造和安全稳定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