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725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396450.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12P7/6409 , C12N9/08 , C12N15/81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特异性过氧合酶GmaUPO的高效表达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对GmaUPO发酵过程的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发酵条件时,7L发酵罐中毕赤酵母产GmaUPO酶活力最高为17.81U/L,相比摇瓶发酵酶活力提高124倍,实现了GmaUPO在毕赤酵母工程菌中的高效表达。其次,探究GmaUPO催化饱和直链脂肪酸羟基化反应研究,结果显示,GmaUPO对C10‑C16链长的饱和直链脂肪酸有催化效果,且优于同等反应条件下MroUPO的催化效果。本发明的研究为GmaUPO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在羟基脂肪酸高效合成工业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406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126950.8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A23L2/38 , A23L33/1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红枣富里酸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S1、将浓缩红枣汁和氯化铁水热法合成纳米氧化铁催化剂;S2、将红枣干粉和纳米氧化铁催化剂混合,热解得到热解产物;S3、热解产物经碱溶酸沉后得到小分子富里酸原液,纳米氧化铁催化剂回收循环重复使用;S4、红枣干粉热催化加工制成红枣焦糖;S5、将红枣富里酸原液、红枣焦糖、天然红枣提取液和水混匀,得天然红枣富里酸饮料。本发明成本低、工艺简单、工艺参数易控制、易于工业化生产,所选原料均为天然健康的食材,生产出香气醇正,酸甜爽口的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纯天然饮品,既保留了红枣的营养与风味,同时又含有红枣制取的富里酸,具有较高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334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00685.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甘油酯单酯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所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或SEQ ID NO.5所示。本发明通过在野生型偏甘油酯单酯酶EstGtA2中引入合适的单点突变,获得了偏甘油单酯酶突变体EstGtA2‑S147G和EstGtA2‑S147A;同一条件下,野生型偏甘油酯单酯酶的酯化率为48.86%,而偏甘油单酯酶突变体EstGtA2‑S147G的酯化率为65.93%,偏甘油单酯酶突变体EstGtA2‑S147A的酯化率为63.80%,酯化率显著提高的同时且水解比酶活并没有降低,更适合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04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785800.9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链霉菌磷脂酶D突变体和应用,所述的磷脂酶D突变体是在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基础上单点突变380位点氨基酸所得。本发明磷脂酶D突变体酶活力显著提高,实验测定突变体1(S380A)的酶活力是野生型的2.4倍,突变体2(S380F)的酶活力是野生型的1.1倍,突变体3(S380V)的酶活力是野生型的2.6倍,突变体4(S380M)的酶活力是野生型的1.2倍,突变体5(S380L)的酶活力是野生型的1.6倍。同时,本发明突变体的催化效率也显著提高,酶活力和催化性能的改善进一步提升了该酶的工业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031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422205.8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0/02 , G01N5/00 , C12P7/6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殖壶菌产EPA合成途径的鉴定方法,其是将裂殖壶菌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摇床培养24h后添加碘乙酰胺,继续培养,分析添加碘乙酰胺的发酵液与未添加碘乙酰胺的发酵液中饱和脂肪酸、EPA和DHA+DPA的含量变化。本发明通过添加特异性地抑制PKS合成途径的外源抑制剂碘乙酰胺,实现了准确鉴定裂殖壶菌产EPA的具体合成途径,为裂殖壶菌EPA合成的基因改造策略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544127.0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震焘 , 宋卓然 , 王麒翔 , 张明理 , 王勇 , 李剑峰 , 张子信 , 高凤喜 , 尹婧娇 , 张晓天 , 金宇飞 , 张泽宇 , 齐阳 , 黄晓义 , 刘宇 , 潘霄 , 赵琳 , 杨博 , 刘佳伟 , 鲁浩 , 徐思雨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行业负荷预测的无约束电网综合高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基于LSTM网络不同行业的负荷预测模型;负荷预测模型预测不同行业的负荷;预测不同行业的负荷数据及其他系统参数,建立无约束电网系统模型与目标函数;加权平均法求解建立模型;输出新能源接入位置及容量,无约束电网加权后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本发明提供用LSTM神经网络进行负荷预测,准确预测各行业未来负荷;无约束电网接入新能源容量无约束:该方法建模,涵盖了无约束电网用电压稳定裕度、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系统功率损耗、电压偏差率、新能源总容量对指标进行衡量,建立的无约束电网涉及行业差异化的新能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优化满足“无约束电网”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76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557888.3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质酶‑酯酶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所述角质酶‑酯酶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本发明的角质酶‑酯酶融合蛋白在降解PET时,相较于HRC单酶、以及HRC/PCEST双游离酶,可以显著提高降解效率和终产物对苯二甲酸的得率。且本发明的角质酶‑酯酶融合蛋白具有极高的温度、pH、金属离子、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耐受性,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29558.7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5G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钴‑铁催化剂转化中药渣为中草药有机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钴‑铁催化剂;(2)将中药渣与钴‑铁催化剂混合热解;(3)活化热解产物,得到中草药有机肥。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所制备的钴‑铁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够高效且快速地将中药渣转化为中草药有机肥。同时,所制备的中草药有机肥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富含丰富的植物生长营养元素,对中草药有增产增效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5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12477.4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石油开采用腐植酸钠和陶粒支撑剂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所述的利用煤矸石制备石油开采用腐植酸钠和陶粒支撑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油污泥和盐酸混合焙烧,制备Fe‑Nx‑C催化剂;将煤矸石、Fe‑Nx‑C催化剂和氢氧化钠混匀,保温;加入双氧水,水热反应,得腐植酸钠浸出液和固体残渣;将腐植酸钠浸出液蒸干,得腐植酸钠;将固体残渣、电解铝大修渣和粘结剂混合,球磨造粒,得到生球;高温焙烧,得陶粒支撑剂。本发明对多种固废进行了资源化利用,产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两种产品,不仅减轻废物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减少了珍稀资源的使用,有利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0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07879.1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粤膳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取甘油二酯微胶囊中油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微胶囊分散于水中;(2)加入蛋白水解酶,振摇并酶解;(3)酶解产物超声波处理;(4)萃取:加入水溶性有机溶剂破乳,混匀,再依次加入无水乙醚和石油醚萃取,或加入正己烷萃取,分别振摇后,静置分层;(5)取上层清液,去除溶剂,得到油脂。本发明的从微胶囊中提取油脂的方法提油率高,提油率最高达98%,操作工艺简单,使用有机溶剂对油脂进行一次萃取,整个提取油脂过程条件温和,无需添加酸碱化学试剂,耗费时间较短,成本低廉,全过程对温度进行控制,减少所提油脂的理化性质变化,有利于所提取油脂的后续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