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4842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610720526.6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转化纤维素水解液生产D‑1,2,4‑丁三醇的方法。该方法为构建克隆表达2‑酮酸脱羧酶和D‑木糖脱氢酶,木糖酸脱水酶和醇脱氢酶的基因,并将构建好的基因转入敲除木糖异构酶的宿主菌的细胞内得基因工程菌,培养基因工程菌并接种至纤维素水解液中发酵生产D‑1,2,4‑丁三醇。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产量高,适合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19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610500252.X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表达了L‑赖氨酸2‑单加氧酶DavB和δ‑戊酰胺水解酶 DavA的大肠杆菌细胞作为催化剂,生物催化生产5‑氨基戊酸的方法,是对表达了DavBA的E.coliBL21(DE3)进行低温诱导表达,集菌,然后将其作为催化剂,在缓冲体系中,使体系中细胞OD600nm为5‑90,赖氨酸浓度为0‑400g/L,并在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下,全细胞催化生产5‑氨基戊酸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发酵法生产周期长,代谢产物复杂,底物转化率低,产物分离提取困难,及能耗高的问题,也解决了酶法催化中级联催化过程不易实现的不足,提高了催化效率,同时省去了繁琐的酶纯化过程,生产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151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10546978.7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转化联产D‑赖氨酸和5‑氨基戊酸的方法将L‑赖氨酸溶解,加入赖氨酸消旋酶全细胞,反应结束后去除赖氨酸消旋酶全细胞,得到D‑赖氨酸和L‑赖氨酸的混合水溶液,再加入表达L‑赖氨酸单加氧酶和5‑氨基酰胺水解酶的基因工程菌全细胞拆分DL‑赖氨酸,得到D‑赖氨酸和5‑氨基戊酸。本发明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D‑赖氨酸的高学纯度高达98%以上;而且L‑赖氨酸也转化为更有价值的5‑氨基戊酸,原料得到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0553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89521.8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脂酶B及其在制备甘油磷酸胆碱中的应用。该磷脂酶B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培养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重组细胞,从而获得磷脂酶B。将所得磷脂酶B应用于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中,解决了磷脂酶B的来源问题,同时较好的解决了磷脂酶B出现的包涵体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单用磷脂酶A1催化中遇到的酰基转移的不足。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可以高效生产甘油磷脂酰胆碱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产品的得率和底物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6744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24114.X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细胞生物催化生产戊二酸的方法。该方法先诱导表达并收集重组菌株E.coliBL-22AB-YDT的细胞和E.coli28LGOX的细胞,再将重组菌E.coli28LGOX的细胞和重组菌E.coliBL-22AB-YDT的细胞按1:1-5混合后加入底物L-赖氨酸和L-谷氨酸,使L-谷氨酸与L-赖氨酸的摩尔比为1:0.5-4,加入表面活性剂,全细胞催化生产戊二酸。本发明方法无需添加2-酮戊二酸,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发酵法生产周期长,代谢产物复杂,底物转化率低,产物分离提取困难,及能耗高的问题,也解决了酶法催化中级联催化过程不易实现的不足,提高催化效率,同时省了酶纯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599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1786.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肠杆菌戊二胺的耐受基因ubiE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参与大肠杆菌耐受戊二胺的基因ubiE。本发明通过在高产赖氨酸的大肠杆菌KA30中表达基因ubiE,得到的基因工程菌在戊二胺浓度胁迫下的生长实验和转录组学验证过表达ubiE基因可以有效提高大肠杆菌对戊二胺的耐受性。将过表达该基因的菌株应用到戊二胺的生产中,最终实现发酵生产戊二胺产量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19280.4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丁二胺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从头合成牛源的精氨酸激酶基因ARG1和内源的大肠杆菌鸟氨酸脱羧酶基因SpeC,构建质粒pTrc99a‑ARG1‑SpeC并转化至大肠杆菌ARGFM,获得单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PUTFM。该菌在特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发酵时,通过在特定时段加入诱导剂IPTG,内源及异源基因均表达稳定。该反应体系简单、条件温和、周期适宜、副产物少,且清洁无污染,是一条简单、快速、高效的生产途径,从发酵结果看,重组大肠杆菌PUTFM能够稳定生产含14.8g/L丁二胺的发酵液,具有较高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4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05079.X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21 , C12N9/88 , C12N9/04 , C12N9/10 , C12N15/60 , C12N15/53 , C12N15/54 , C12N15/33 , C12N15/70 , C07K14/005 , C12P7/18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制备1,5‑戊二醇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使用合成1,5‑戊二醇的关键酶赖氨酸脱羧酶CadA、4‑氨基丁酸转氨酶GabT及醛酮还原酶YahK,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RSFDuet‑CadA‑GabT和pTrc99a‑YahK,获得重组菌株BL21(DE3)‑pRSFDuet‑CadA‑GabT‑pTrc99a‑YahK。以重组菌株蛋白表达纯化后重选的细胞液、赖氨酸、葡萄糖、α‑酮戊二酸以及Mg2+,进行全细胞催化反应产1,5‑戊二醇。进一步的,通过构建pRSFDuet‑CadA‑SP‑GabT和pTrc99a‑CP‑YahK重组质粒对GabT和YahK进行蛋白组装,显著提高了1,5‑戊二醇产量。本发明首次通过全细胞催化对1,5戊二胺的连续转氨生产戊二醛,再由戊二醛经醛酮还原酶生产1,5‑戊二醇,并利用噬菌体P22的SP和CP蛋白对关键酶进行组装,反应体系简单、条件温和、周期短、副产物少,而且清洁无污染,是一条简单、快速的生产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96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1911171620.0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法制备亚精胺的方法,该方法以BL21DE3为出发菌株,在出发菌株基础上过分别过表达了来源于大肠杆菌K12中编码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的speD基因和编码亚精胺合成酶的speE基因,通过上述操作得到两株工程菌,通过细胞破碎得到的粗酶液进行反应后得到亚精胺的产量为1g/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生物合成法有着绿色,高产,条件温和等优点,尤其是副产物少,对环境友好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5879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670499.1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hPNMT54及其克隆表达与应用。克隆出具有如SEQ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hPNMT54基因,并转入E.coliBL21(DE3)中表达,获得了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hPNMT54酶。对hPNMT54酶学性质研究表明,在温度50℃、pH7.5时活力最佳;Ni2+对酶活抑制作用较大。此外,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hPNMT54在催化合成肾上腺素时,其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