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99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1786.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肠杆菌戊二胺的耐受基因ubiE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参与大肠杆菌耐受戊二胺的基因ubiE。本发明通过在高产赖氨酸的大肠杆菌KA30中表达基因ubiE,得到的基因工程菌在戊二胺浓度胁迫下的生长实验和转录组学验证过表达ubiE基因可以有效提高大肠杆菌对戊二胺的耐受性。将过表达该基因的菌株应用到戊二胺的生产中,最终实现发酵生产戊二胺产量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450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403171.4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D1/18 , C07C209/86 , C07C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5‑戊二胺连续蒸发脱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连续雾化闪蒸设备,所述连续雾化闪蒸设备包括闪蒸腔、闪蒸腔加热系统、搅拌刮刀和雾化喷嘴,所述闪蒸腔加热系统为所述闪蒸腔提供热能,所述雾化喷嘴的喷嘴出口设置于所述闪蒸腔内,所述雾化喷嘴的入口连通物料进口,所述搅拌刮刀包括旋转轴和桨叶,所述旋转轴气密地穿过所述闪蒸腔的顶部,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桨叶,所述桨叶的外端设置有压靠在所述闪蒸腔的内壁上的刮刀,所述闪蒸腔的底部设置有固渣出口,所述闪蒸腔的顶部设置有蒸发汽相出口。该装置操作简单,产品品质好及收率高,设备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并且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339688.7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大肠杆菌联产丁二酸与戊二胺的方法。(1)以产赖氨酸的大肠杆菌NT1003△Met△Thr为底盘细胞构建生产丁二酸的大肠杆菌;(2)将步骤(1)所得重组工程菌中带入赖氨酸脱羧酶基因,构建生产1,5‑戊二胺的重组大肠杆菌;(3)将步骤(2)中所得的改造工程菌,于好氧/厌氧两阶段联产丁二酸和戊二胺。本发明可以显著解决目前生物基聚酰胺单体二元酸、二元胺合成过程酸碱用量大、固废产生量多等难题,为生物合成技术转化可再生资源合成材料单体提供了新的理论知识和关键技术,为有机胺、有机酸等制造过程的原料、过程与产品绿色化提供了参考,为推动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004204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374493.8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续固定化的内置搅拌微膜曝气内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包括气升式细胞固定化反应器主体、设置于反应器主体内部的搅拌微膜曝气装置、环绕搅拌微膜曝气装置设置的内导流桶换热器、内导流桶换热器和反应器主体间填充的细胞固定化材料。该生物反应器采用内置潜水电机并用密封罩密封,电机的冷却介质为无菌空气,这样可以隔开物料与电机接触,防止卫生死角,更好地杜绝污染,同时采用内置形式可以大大地缩短搅拌轴的长度,减少由于因搅拌轴过长而引起的振动,并且可以有限度的提高搅拌转速和降低搅拌功率,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2868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994832.2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丁二酸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该大肠杆菌中过表达电子转换通道蛋白和细胞色素c成熟系统I蛋白,所述电子转换通道的蛋白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细胞色素c成熟系统I蛋白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在大肠杆菌中构建适配性高的跨膜电子通道,使其可以引入外源电子,调节细胞内NAD+/NADH,为微生物细胞内氧化还原调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异源表达Mtr途径的基因的构建重组大肠杆菌,使得重组大肠杆菌获得传递电子的能力,丁二酸产量提高了33.5%。
-
-
公开(公告)号:CN11145055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03171.4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D1/18 , C07C209/86 , C07C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5-戊二胺连续蒸发脱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连续雾化闪蒸设备,所述连续雾化闪蒸设备包括闪蒸腔、闪蒸腔加热系统、搅拌刮刀和雾化喷嘴,所述闪蒸腔加热系统为所述闪蒸腔提供热能,所述雾化喷嘴的喷嘴出口设置于所述闪蒸腔内,所述雾化喷嘴的入口连通物料进口,所述搅拌刮刀包括旋转轴和桨叶,所述旋转轴气密地穿过所述闪蒸腔的顶部,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桨叶,所述桨叶的外端设置有压靠在所述闪蒸腔的内壁上的刮刀,所述闪蒸腔的底部设置有固渣出口,所述闪蒸腔的顶部设置有蒸发汽相出口。该装置操作简单,产品品质好及收率高,设备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并且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862538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87160.0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聚多巴胺复合材料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羟基化多臂碳纳米管加入溶剂超声分散;步骤2,将超声后的CNTs-COOH和盐酸多巴胺按质量比例1:0.6-:6混合得混合物;步骤3,将混合物接入搭建好的MFC阳极室中,使其HCl-DA的终浓度为0.1-1 mg/mL;步骤4,采用Ag/AgCl为参比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扫描在(-1.0)V-(+1.0)V进行电聚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微生物燃料电池通过碳纳米管聚多巴胺复合材料为原料,结合菌作为电池的阳极液,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提高了MFC的产电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225398.1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反应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管布气的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该生物反应器既可以通过外循环进行发酵,也可以通过通过内循环进行发酵,结构简单,解决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在气液传质过程中,气液传质效率低,剪切力大。特别在高耗氧培养,对剪切力敏感的体系中。本发明是将膜管更好的应用于生物反应器中,气泡可达1000μm以下,实现微小气泡产生,布气均匀,提高气液气液传质,提高体积溶氧系数,增加气含率,其体积溶氧系数比传统的环状布气气升式生物反应器提高30%,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3424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92580.4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1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L‑鸟氨酸废菌渣回用于L‑鸟氨酸发酵生产的方法。将离心收集的L‑鸟氨酸发酵废菌渣用硫酸水解后形成的水解液取代酵母膏、玉米浆作为有机氮源,回用于L‑鸟氨酸的发酵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本发明可降低发酵法制备L‑鸟氨酸的生产成本,并避免排放废菌渣引起的杂菌、噬菌体传播风险与环境污染,是一种清洁的生产工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