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美洲黑杨和小叶杨种间杂交子代的鉴别引物和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950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0084061.6

    申请日:2020-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用于美洲黑杨和小叶杨种间杂交子代的鉴别引物和鉴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美洲黑杨和小叶杨种间杂交子代的鉴别引物,包括含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的(a)引物对和/或含有SEQ ID NO.3和SEQ ID NO.4的(b)引物对。该鉴别引物扩增产物在美洲黑杨和小叶杨两个物种中长度存在特异性,可单独使用其中一对引物进行鉴定,两对引物同时使用可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此外,使用此引物进行鉴别可以直接排除花粉污染等造成的错误检测结果。

    用于美洲黑杨和小叶杨种间杂交子代的鉴别引物和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95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084061.6

    申请日:2020-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用于美洲黑杨和小叶杨种间杂交子代的鉴别引物和鉴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美洲黑杨和小叶杨种间杂交子代的鉴别引物,包括含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的(a)引物对和/或含有SEQ ID NO.3和SEQ ID NO.4的(b)引物对。该鉴别引物扩增产物在美洲黑杨和小叶杨两个物种中长度存在特异性,可单独使用其中一对引物进行鉴定,两对引物同时使用可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此外,使用此引物进行鉴别可以直接排除花粉污染等造成的错误检测结果。

    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其专用引物对组合

    公开(公告)号:CN1116907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747780.1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用牡丹优良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其专用引物对组合,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提取油用牡丹基因组DNA;SSR引物PCR扩增反应及扩增产物的毛细管电泳;读取谱带信息建立油用牡丹DNA数字身份证;数字代码转换成二维码图片建立油用牡丹电子身份证。本发明提供的构建油用牡丹DNA指纹图谱的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稳定、准确;所提供的87份油用牡丹优良品种的指纹图谱数据库,每一个油用牡丹品种的DNA指纹信息具有唯一性,不仅可以为鉴定油用牡丹良种的真实性提供技术依据,对油用牡丹种苗生产的监督检查,对新品种的认定,以及对育种工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美洲黑杨的促雌基因FERR和抑雌基因FERR-R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008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07086.1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洲黑杨的促雌基因FERR和抑雌基因FERR-R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家系连锁分析对美洲黑杨性别决定基因位点进行精细定位,然后利用自然群体材料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合转录组及基因组甲基化测序,首次公开杨树促雌基因FERR和抑雌基因FERR-R,FERR-R基因不编码蛋白,而是通过产生siRNAs对促雌基因FERR的启动序列进行甲基化并对其转录本进行剪切,从而抑制促雌基因FERR在杨树雄株中的表达。而杨树雌株不含FERR-R基因,FERR表达不受FERR-R抑制,所以雌株的雌花发育。本发明提供的杨树促雌基因和抑雌基因可应用于杨树性别早期鉴定及分子育种。

    望春玉兰内小白菊内酯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186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26182.2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望春玉兰内小白菊内酯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包括Mbi13_11039065和Mbi13_11193126中的至少一种;Mbi13_11039065为13号染色体第11039065位碱基,当该位点的基因分型为纯合G/G时,则该望春玉兰不含有小白菊内酯或者含量低于0.5%,当该位点的基因分型为纯合A/A或者杂合A/G时,则该望春玉兰小白菊内酯含量高于3.0%;Mbi13_11193126为13号染色体第11193126位碱基,当该位点的基因分型为纯合C/C时,则该望春玉兰不含有小白菊内酯或者含量低于0.5%,当该位点的基因分型为纯合T/T或者杂合C/T时,则该望春玉兰小白菊内酯含量高于3.0%。本发明所开发的分子标记Mbi13_11039065和Mbi13_11193126,可以在早期对望春玉兰根皮小白菊内酯含量进行鉴定。

    一种多倍体杨树的筛选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公开(公告)号:CN10253399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446619.1

    申请日:201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倍体杨树的筛选方法及其专用引物,该方法以待筛选样品的DNA为模板,在特异性微卫星引物的引导下进行PCR扩增获得产物,对产物进行电泳,并进行基因型分析,若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目大于或等于3个,则对应样品为多倍体杨树,否则不为多倍体杨树;其中,特异性微卫星引物为专用12对引物中全部引物。与现有的多倍体杨树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利用专用微卫星引物,进行多倍体杨树筛选,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为多倍体杨树筛选提供了高效可靠技术手段,为多倍体杨树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多倍体杨树的筛选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公开(公告)号:CN10253399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6619.1

    申请日:201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倍体杨树的筛选方法及其专用引物,该方法以待筛选样品的DNA为模板,在特异性微卫星引物的引导下进行PCR扩增获得产物,对产物进行电泳,并进行基因型分析,若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目大于或等于3个,则对应样品为多倍体杨树,否则不为多倍体杨树;其中,特异性微卫星引物为专用12对引物中全部引物。与现有的多倍体杨树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利用专用微卫星引物,进行多倍体杨树筛选,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为多倍体杨树筛选提供了高效可靠技术手段,为多倍体杨树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望春玉兰MbiPTS基因及其在鉴定、合成和/或提高望春玉兰中小白菊内酯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26390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791218.7

    申请日:2024-06-19

    Inventor: 戴晓港 尹佟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望春玉兰MbiPTS基因及其在鉴定、合成和/或提高望春玉兰中小白菊内酯的应用,所述望春玉兰MbiPTS基因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首次发现望春玉兰根皮中控制小白菊内酯合成关键基因MbiPTS,当MbiPTS基因ORF的第1057bp~1059bp位点之间有一个单碱基A缺失时,导致MbiPTS基因发生移码突变,在1065bp出现TAA终止密码子,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则该望春玉兰不含有小白菊内酯。该位点的检测可用于鉴定望春玉兰中是否含有小白菊内酯。将望春玉兰MbiPTS基因过表达载体注入不含有小白菊内酯的望春玉兰的下胚轴可恢复小白菊内酯的合成,为提高望春玉兰根皮小白菊内酯含量提供基础。

    美洲黑杨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583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12769.4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美洲黑杨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杨树的生物育种领域。本发明利用大规模杨树群体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鉴定多态位点,并通过设定最大缺失率、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哈德温伯格平衡等检验参数,筛选出具有高质量的SNP位点。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与生长材性等重要经济性状显著相关的功能位点,最终开发出适用于杨树重要经济性状的40K SNP育种芯片。本发明不仅设计了一种高效、低成本、高精度的基因分型芯片,而且显著提高了杨树重要性状的基因组选择育种准确度。因此,本发明能够提高林木早期选育效率,加速林木良种选育进程,为林木良种选育提供了高效的分子育种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育种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