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字体的合成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68574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99053.9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24 G06F17/2785

    Abstract: 装饰字体的合成方法,涉及字体合成方法。1)用户通过数位板交互,输入文字分割意图;2)对标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笔画集合B;3)从网络获取图片以及它的伴随文本;4)将收集的图片作为图片库DI;5)抽取图片的伴随文本和用户输入的文字作为语料库DT;6)手动筛选丢弃一些不合适的前景图,整合得到最终的图片库D;7)采用语义相似性度量算法筛选合适的图片,将筛选出的图片与笔画进行形状匹配,生成初始的装饰字体;8)对初始的装饰字体进行结构优化,得到优化后的装饰字体。可生成漂亮的、可读的装饰字体。

    垂直结构InGaN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141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4674.X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Y02E10/544 Y02P70/521

    Abstract: 垂直结构InGaN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太阳能电池。所述垂直结构InGaN太阳能电池设有:支撑衬底;键合介质层;金属反射镜层;p-GaN层;InGaN吸收层;n-GaN层;栅状电极。在外延片表面镀上金属电极,并当作反射镜使用;将镀上反射镜的外延片倒置键合于支撑基板上;采用激光剥离技术剥离蓝宝石衬底,将外延薄膜转移到支撑基板上;粗化n-GaN表面;制作器件台面;制作栅状n-GaN表面电极,得垂直结构InGaN太阳能电池。可以避免同侧电极带来的电流不均匀性和局部热效应,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在电池的背面制作反射镜,增强了对入射光的吸收,增大光生载流子数目,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检测核酸的等长双链特异性探针

    公开(公告)号:CN1294276C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03132937.3

    申请日:2003-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检测核酸的等长双链特异性探针。包括两条碱基数目相等且反向互补配对的寡核苷酸链,两条链等长,末端有2~6个碱基完全不匹配,两条链上分别标记荧光剂和淬灭剂。其优点是设计简单,几乎与普通PCR引物设计相同,实验成功率高;制备简单,单条链上是单一荧光物质的修饰,为防止PCR过程中探针的延伸,必须在3’端进行磷酸化封闭;特异性高,因为只有当靶序列与荧光剂标记链互补的碱基数大于荧光剂、淬灭剂分别标记的双链的互补碱基数时,荧光剂标记链与靶序列结合才较稳定,提高核酸杂交分析的反应特异性。如果靶序列发生突变或PCR产生了非特异扩增产物,探针将恢复双链状态,不发荧光。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对称周期沟槽漏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974253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093963.3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对称周期沟槽漏波天线,涉及漏波天线。设有介质基板,在介质基板上表面覆有金属结构,所述金属结构包括位于介质基板一端的梯形共面波导传输线馈电部分、位于介质基板中间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渐变金属槽阵部分、梯形共面波导传输线馈电部分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槽阵部分的过渡部分以及位于介质基板中尾端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周期金属槽部分。天线的工作频带非常宽,在相应的工作频点处具有较高的增益与良好的方向性。结构简单、制作简易、尺寸较小、性能良好,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对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在微波频段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装饰字体的合成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68574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10799053.9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装饰字体的合成方法,涉及字体合成方法。1)用户通过数位板交互,输入文字分割意图;2)对标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笔画集合B;3)从网络获取图片以及它的伴随文本;4)将收集的图片作为图片库DI;5)抽取图片的伴随文本和用户输入的文字作为语料库DT;6)手动筛选丢弃一些不合适的前景图,整合得到最终的图片库D;7)采用语义相似性度量算法筛选合适的图片,将筛选出的图片与笔画进行形状匹配,生成初始的装饰字体;8)对初始的装饰字体进行结构优化,得到优化后的装饰字体。可生成漂亮的、可读的装饰字体。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可调带阻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137082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01884.2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可调带阻滤波器,包括介质基底及负载于介质基底上层的金属单元,该金属单元包括两共面波导馈电结构、两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过渡结构、两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传输结构和一位于中间部位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滤波结构;该滤波结构包括中间导体,该中间导体两侧轴向对称设有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第一波矢匹配带,该第一波矢匹配带包含T型枝节,该T型枝节加载有谐振环,该谐振环包括套接T型枝节的U形结构和由U形结构开口两端相向朝内延伸而成的延伸部,该两延伸部末端都垂直朝U形结构内延伸成末端支节。它可在不改变整体尺寸大小情况下,改变谐振环末端枝节长度参数R_e来调控滤波器特性参数。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小型化可调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3763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12611.X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小型化可调带通滤波器,涉及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滤波器。提供能够减小器件尺寸、调节电磁波传输频带、增强电磁波束缚性的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小型化可调带通滤波器。设有介质基板,在介质基板的一侧设有金属结构,所述金属结构设有共面波导馈电结构、中间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带通滤波器传输结构和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过渡结构,所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过渡结构设在共面波导馈电结构与中间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带通滤波器传输结构之间,所述共面波导馈电结构位于介质基板两端。通过调节勾型单元结构横向枝节长度来控制其滤波频带,具有尺寸小、易于加工、传输率高等优点。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对称周期沟槽漏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974253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93963.3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对称周期沟槽漏波天线,涉及漏波天线。设有介质基板,在介质基板上表面覆有金属结构,所述金属结构包括位于介质基板一端的梯形共面波导传输线馈电部分、位于介质基板中间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渐变金属槽阵部分、梯形共面波导传输线馈电部分到人工表面等离激元金属槽阵部分的过渡部分以及位于介质基板中尾端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周期金属槽部分。天线的工作频带非常宽,在相应的工作频点处具有较高的增益与良好的方向性。结构简单、制作简易、尺寸较小、性能良好,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对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在微波频段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检测核酸的等长双链特异性探针

    公开(公告)号:CN1570137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3132937.3

    申请日:2003-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检测核酸的等长双链特异性探针。包括两条碱基数目相等且反向互补配对的寡核苷酸链,两条链等长,末端有2~6个碱基完全不匹配,两条链上分别标记荧光剂和淬灭剂。其优点是设计简单,几乎与普通PCR引物设计相同,实验成功率高;制备简单,单条链上是单一荧光物质的修饰,为防止PCR过程中探针的延伸,必须在3’端进行磷酸化封闭;特异性高,因为只有当靶序列与荧光剂标记链互补的碱基数大于荧光剂、淬灭剂分别标记的双链的互补碱基数时,荧光剂标记链与靶序列结合才较稳定,提高核酸杂交分析的反应特异性。如果靶序列发生突变或PCR产生了非特异扩增产物,探针将恢复双链状态,不发荧光。

    一种通过定向化学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高密度负载金属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59686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08326.5

    申请日:2004-03-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林昌健 王宇 陈营

    Abstract: 涉及一种通过定向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负载金属铂的新方法,按每1升的多元醇混合液中含有0.1~10克碳纳米管、1~100克表面活性剂、0.05~10克铂(以金属盐中的含铂量计),将碳纳米管与铂的氯化物及表面活性剂在多元醇中反应,实现铂纳米粒子在碳纳米管表面的定向化学沉积,解决了金属颗粒发生自身团聚这一难题;实现了较高的铂负载率,而且分布均匀;在较高的负载率(50%以上)下可以得到致密的铂纳米粒子层,其颗粒尺寸平均为5nm,且尺寸分布很窄;所制备的碳纳米管表面负载金属铂纳米粒子催化剂对于甲醇氧化反应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同类商品化催化剂E-TEK,可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催化剂及其它催化领域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