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负载的防晒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992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01516.6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负载的防晒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所述防晒剂由物理防晒剂、壳聚糖、金纳米粒子组成;壳聚糖包裹物理防晒剂,金纳米粒子负载于壳聚糖上;壳聚糖与金纳米粒子紧密结合。通过壳聚糖pH敏感性,将物理防晒剂与壳聚糖溶解于醋酸溶液中,通过沉淀法用NaOH调节混合后溶液的pH,得壳聚糖包裹的物理防晒剂‑壳聚糖样品,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金纳米粒子负载于物理防晒剂‑壳聚糖样品,即得防晒剂。可有效增加传统物理防晒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能力;中和光源照射下物理防晒剂表面产生的自由基,降低其光催化活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安全性。光谱吸收范围广泛、光催化能力大幅度降低,可显著提高纳米级物理防晒剂使用时安全性。

    一种2,4-二硝基苯胺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60054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768350.5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4‑二硝基苯胺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以Ru‑Al合金和RuO2为活性中心,并含有金属助剂M,化学通式可表述为Ru‑Al‑RuO2‑M/载体,其中,M为Zn、Sn、Ce、Fe、Cu、Co或Ni中的一种或几种,载体为HZSM‑35、Hβ、SBA‑15、γ‑Al2O3、α‑Al2O3、SiO2、TiO2、ZrO2或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所述催化剂组成中Ru的重量比为0.05%~1%,Al的重量比为0.2%~4%,M的重量比为0%~7.5%,余量为载体,且Ru与RuO2的摩尔比为1∶1~4∶1。所述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先将含M的前驱盐溶解后加入载体制得M/载体,然后依次负载上活性组分Ru和活性组分Al即可。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贵金属负载量小,成本低,加氢条件温和,转化率可达100%,选择性可达87%以上。

    一种ITO薄膜刻蚀废液中金属铟的富集与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6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328757.5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TO薄膜刻蚀废液中金属铟的富集与纯化方法,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ITO薄膜刻蚀废液进行过滤处理,然后加入强碱调节溶液pH值,再采用P204‑EDTA磺化煤油萃取体系进行萃取,得到载铟有机相,最后采用盐酸反萃,得到铟的盐酸溶液。通过调节萃取及反萃的酸度和相比,水相中铟的浓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最终实现了铟与其他金属离子的分离,为后续电解精炼提供了保障,铟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

    一种基于超高压改性的生物基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509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10522077.8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蛋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首先用尿素对大豆蛋白进行化学改性,然后将微改性后的大豆蛋白做超高压处理,之后再加入交联剂六次甲基四胺,制备无醛耐水性优良的大豆蛋白胶。实验证明,尿素能和大豆蛋白质中羧基等活性基团反应,破坏大豆蛋白分子间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疏水基团暴露,从而增加交联结构,并增强力学和耐水性能。再经超高压处理后的大豆蛋白天然结构解折叠,更多疏水区域暴露于蛋白质分子的外部;进一步改善胶黏剂的耐水性。制备的胶黏剂粘度适中,能够在被黏结物表面形成良好润湿,胶黏剂固化后在黏接面能形成良好的机械铆合结构,能够提高胶黏剂干态和湿态胶合强度。

    单分散微液滴直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5829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25906.8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单分散微液滴直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涉及液滴直径的测量。所述测量装置设有相机、储料罐、单分散雾化器、液滴收集器和刻度尺;相机设在雾化器正下方一侧,刻度尺设在雾化器正下方另一侧,刻度尺与相机相对,刻度尺靠近雾化器喷出的液滴,液滴的下落轨迹与刻度尺的纵向平行,雾化器的顶部进口接储料罐出口,液滴收集器设于雾化器喷嘴正下方。在雾化器正下方固定一个最小刻度是0.1mm的刻度尺作为标尺,用带有微距镜头的相机拍摄记录雾化器喷雾液滴的分散情况,调节相机焦距,直到拍摄到清晰的液滴照片时,再调节雾化器,当雾化器喷出的各个液滴间距一致、粒径均一时,再用相机实时拍摄,对拍摄的照片处理分析,可精确测得微液滴的直径。

    一种单分散微液滴直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4871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27201.X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分散微液滴直径测量方法,涉及液滴直径的测量。设置测量装置,测量装置设有相机、储料罐、单分散雾化器、液滴收集器和刻度尺;相机设在单分散雾化器的正下方一侧,刻度尺设在单分散雾化器的正下方另一侧,刻度尺与相机相对,刻度尺靠近单分散雾化器喷出的液滴,液滴的下落轨迹与刻度尺的纵向平行,单分散雾化器的顶部进口接储料罐的出口,液滴收集器设于单分散雾化器的喷嘴正下方,液滴收集器内注入与液滴不相容的有机溶剂;当相机拍摄单分散雾化器喷出的各个液滴间距一致、粒径均一的照片时,由液滴收集器收集液滴,液滴悬浮在有机溶剂中,再用显微镜对悬浮在有机溶剂中的液滴进行观察分析,测量液滴直径。测量结果准确可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