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1011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11590.0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493/08
Abstract: 一种α-松油醇合成1,8-桉叶素的方法,属于1,8-桉叶素的合成方法领域,将α-松油醇和固体酸催化剂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然后加入二氧化碳和添加剂,控制反应温度20~200℃,反应压力8~25MPa,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从高压反应釜中收集反应产物1,8-桉叶素;所述添加剂选自环己烷、甲苯、正庚烷、苯、四氯化碳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特定的有机物结合作为溶剂,可使二氧化碳-有机溶剂-α-松油醇体系的极性降低,更好地分散固体酸催化剂,提高传质速率,从而提高α-松油醇转化率和1,8-桉叶素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40141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0811223.4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F11/18
Abstract: 一种制备不同晶型碳酸钙的方法,涉及碳酸钙。向A与水两相混合物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B的水溶液,所述A为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有机物,所述B为可溶于水的A的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向B的水溶液中加入钙盐溶液,反应制备不同晶型碳酸钙产品,并分离出固体碳酸钙产品;把产品分离后的水溶液转化为油水两相,油相A分离后回用。A是一种二氧化碳捕获剂,也是调节不同晶型碳酸钙产品的调节剂,且A可以很容易实现循环利用。生产工艺容易实现工业化,且过程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673277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26268.6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31/18 , C07D49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8 , B01J31/34 , B01J31/08 , B01J2231/4288 , C07D493/08
Abstract: 一种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杂多酸催化剂。其组成为杂多酸、载体,所述载体为以1‑烷基‑3‑乙烯基(或苯乙烯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单体聚合成的聚离子液体,所述聚离子液体的单体的阳离子为具有如下结构通式的咪唑类阳离子离子液体单体聚合反应生成聚离子液体,并用溶剂溶解聚离子液体形成溶液;将杂多酸溶解于溶剂中并加入所得到的溶液中,得悬浊液,干燥后即得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所述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可在催化α‑松油醇合成1,8‑桉叶素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4675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20885.8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1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30/02
Abstract: 季膦盐类聚离子液体及其合成方法,涉及聚离子液体。季膦盐类聚离子液体为聚(对乙烯苄基-三烷基季膦六氟磷酸盐),聚(对乙烯苄基-三烷基季膦四氟硼酸盐),聚(对乙烯苄基-三烷基季膦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先以三烷基膦与4-氯甲基苯乙烯进行反应,得对乙烯苄基-三烷基膦氯盐,再分别与六氟磷酸盐、四氟硼酸盐、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进行离子交换得到[VBTRP][PF6]、[VBTRP][BF4]、[VBTRP][Tf2N],最后通过聚合得到P[VBTRP][PF6]、P[VBTRP][BF4]、P[VBTRP][Tf2N]。可应用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附,绝热材料的改进,相转移催化及电解质材料薄膜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83101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113493.X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 Y02C10/04 , Y02P20/152
Abstract: 一种固体氢氧化镁低温捕获二氧化碳的方法,涉及二氧化碳的捕获。将氢氧化镁和离子液体混合均匀,装入高压吸附器中;将高压二氧化碳通入高压吸附器中,氢氧化镁对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吸附捕获二氧化碳;对捕获了二氧化碳的吸附剂与离子液体进行分离,离子液体回用。在较低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117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089571.7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26B17/10
Abstract: 一种介孔粉体材料连续干燥装置及其方法,涉及介孔粉体材料。二氧化碳钢瓶出口阀门经冷凝器接高压泵输入口,高压泵输出口经减压阀接缓冲釜,缓冲釜二氧化碳输出口接第1截止阀进口,第1截止阀出口接喷嘴;储槽出口接柱塞计量泵,柱塞计量泵出口经预热器和止逆阀接喷嘴,喷嘴接入干燥釜,干燥釜顶部的气体出口接气体流量计,干燥釜下部的介孔粉体材料出口经第2截止阀接出料釜,出料釜出口经第3截止阀排出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送入喷嘴,向干燥釜中通入二氧化碳;将湿物料送入同一喷嘴,预膨胀后通过喷嘴雾化再进入干燥釜,干燥后于出料釜中收集介孔粉体材料。可对湿介孔材料进行快速干燥、连续出料,实现介孔粉体材料的连续化超临界干燥。
-
公开(公告)号:CN10505684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38222.6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万润佳润滑剂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反应装置及其在合成硼酸酯中的应用,涉及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设有预热器、反应器、产品罐、冷凝器、副产品罐、真空系统:预热器出口通过第一阀门接反应器入口,反应器第一出口通过第二阀门接产品罐,反应器第二出口接冷凝器入口,冷凝器出口接副产品罐;预热器通过第三阀门接真空系统,副产品罐通过第四阀门接真空系统。应用所述反应装置合成硼酸酯的方法:反应原料先在预热器中进行预热;预热器中原料以液体泵、压力差或位差等方式连续输送到反应器内部,料液通过反应液体分布器在反应器内部的加热板上面分散开形成一层液体薄膜,反应产物在反应器末端出口连续产出在产品罐中收集,副产物则从反应器顶部抽出,进入副产品罐。
-
公开(公告)号:CN118527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18341.1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0/26 , C02F1/28 , C22B7/00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PAF‑聚合物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引入聚合物单体:活化PAF,将其分散于聚合物单体溶液中,在烧瓶中透气搅拌反应,将所得粉末洗涤;2)单体聚合:聚合物单体在PAF孔道里直接原位氧化聚合;在材料的孔道内插入聚合物,实现聚合物的高负载量和高分散性,该复合材料可用于在复杂液体环境中选择性吸附贵金属离子,从而回收贵金属。并且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该复合材料吸附的金能够脱附到溶液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18269.2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C29/159 , C07C31/04 , C01B15/027
Abstract: 光催化还原CO2同时制备甲醇和双氧水的方法,可见光下铜基氧化物常压下以0.6mol·g‑1·h‑1的产率将CO2光催化转化为甲醇,双氧水产率1.54mol·g‑1·h‑1。压力9MPa时甲醇产率2.08mol·g‑1·h‑1,选择性100%;3MPa时,双氧水产率4.57mol·g‑1·h‑1。CO2压力1MPa下,往该催化体系中加入0.2MPa的丙烯,该体系可以利用高产率的双氧水获得产率为0.68mol·g‑1·h‑1的环氧丙烷。加压下甲醇和双氧水的产率目前均是该领域所见报道的最高值。这些发现为CO2光还原获取高附加值产品,以及光还原在线产双氧水以联产高附加值化学品提供了经济实用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477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79541.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福建福迩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35/61 , B01J23/22 , B01J35/23 , B01J23/00 , B01J23/28 , C07D311/72 , C07C63/313 , C07C69/7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钒基催化剂和其应用,该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多孔载体,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分散在多孔载体上,主催化剂包括钒和可选的钼,助催化剂包括富勒烯。采用该钒基催化剂催化混合生育酚进行甲基化反应生成D‑α‑生育酚,可以有效地提高D‑α‑生育酚的收率和含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