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28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10360.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板,由表层和芯层组成,表层为碳纤维编织物,芯层为碳纤维编织物和麻纤维热塑性复合毡叠层堆垛方式获得的多层结构。本发明将碳纤维制造成编织物并加以改性处理,将麻纤维制造成热塑性复合毡材,再利用模压工艺结合二者制造碳纤维/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本发明所采用混杂片层结构有利于热塑性树脂对纤维的浸渍,能够实现较好的强度和刚度,所采用的分步成型工艺能够更加高效地组织生产。因此,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碳纤维/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板的层间结合力差和抗冲击性能弱的问题,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一种可控边裂的轻合金轧制复合成形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1886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1469369.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边裂的轻合金轧制复合成形工艺方法,属于轻合金板材复合成形工艺技术领域,该成形工艺将轻合金板材放在同时具有的凹槽与楔形凸起的硬质合金衬板上,使合金板材与硬质衬板一起加热与轧制。凹槽可在轧制过程中有效控制边缘裂纹的产生;凸起与轧辊配合,在轧制过程中使合金板材发生局部剧烈的剪切变形,促进板材沿横向的展宽,并起到弱化织构的效果。整个衬板在复合成形过程中又和衬板轧制一样,可以增加单道次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降低轧制温度,更有效的细化晶粒尺寸。整个变形过程在可控边裂的前提下,可以看做衬板轧制、剪切与展宽变形的复合叠加。整个工艺流程简便且易于实现,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可控边裂的轻合金轧制复合成形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1886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69369.9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边裂的轻合金轧制复合成形工艺方法,属于轻合金板材复合成形工艺技术领域,该成形工艺将轻合金板材放在同时具有的凹槽与楔形凸起的硬质合金衬板上,使合金板材与硬质衬板一起加热与轧制。凹槽可在轧制过程中有效控制边缘裂纹的产生;凸起与轧辊配合,在轧制过程中使合金板材发生局部剧烈的剪切变形,促进板材沿横向的展宽,并起到弱化织构的效果。整个衬板在复合成形过程中又和衬板轧制一样,可以增加单道次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降低轧制温度,更有效的细化晶粒尺寸。整个变形过程在可控边裂的前提下,可以看做衬板轧制、剪切与展宽变形的复合叠加。整个工艺流程简便且易于实现,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轻合金铸轧布流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3815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16373.7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合金铸轧布流装置,属于轻合金铸造领域,针对现有铸轧过程中金属熔体布流系统中广泛采用的分流块,其形状对熔体流动影响很大,导致型腔中熔体分布不均,熔体多呈现紊流状态,铸轧过程中极易出现气孔等缺陷,严重影响铸件性能。本发明中的金属熔体槽的两侧设有对称的槽孔,当熔体液面达到金属熔体槽两侧的槽孔位置时,金属熔体将从金属熔体槽两侧倾斜的槽孔同时流出并分别均布浇在左轧辊和右轧辊的表面,实现对称铸轧。此外,金属熔体托板导柱固定连接板的上升速度由电机精确控制,从而能有效防止速度波动对铸轧件质量的影响。该装置结构简单,而且能有效实现液流的均布,并且能够尽可能减少紊流现象。

    一种提高铝合金热稳定性及超塑性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5746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155757.0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铝合金热稳定性及超塑性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将铝合金铸锭置于加热炉,在400℃–600℃温度下保温1‑5小时,进行均质化处理后,将待轧制均质试样放置在两块合金钢板之间,并一起置于液氮环境下保温5‑30分钟;S2.采用经液氮冷却的氩气对轧辊进行降温,对轧辊温度控制在‑50℃–0℃之间,随后将经过深冷处理的试样和钢板一起进行1‑3道次大压下量深冷控轧,每道次变形压下量为20‑90%,获得铝合金板材。本发明解决了单相铝合金高温热稳定性差、难以实现超塑性的难题,显著提高了单相铝合金的热稳定性,同样适用于多元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等。

    一种Mg-Al系多元镁合金及其亚快速凝固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880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033924.4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Mg‑Al系多元镁合金及其亚快速凝固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具有窄凝固区间的新型高性能亚快速凝固镁合金。本发明通过多元合金化以及亚快速凝固手段,细化晶粒以及粗大共晶相,同时缓解成分偏析,获得具有高固溶度的凝固组织,缩短了固溶处理时间;经后续轧制处理亚快速凝固过程中高固溶的溶质原子均匀析出,形成具有细晶和弥散第二相的变形组织,获得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Mg‑Al系多元镁合金轧板;此方法尤其适合高铝含量Mg‑Al系多元合金,简化了镁合金轧板的制备流程,为提高镁合金变形能力和促进镁合金板材的产业化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本发明Mg‑Al系多元镁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Al5.5~6.4,Zn0.5~2.0,Sn0.5~2.0,Bi0.2~1.0,Mn0.1~0.5,Mg余量。

    金属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大应变范围应力应变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222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1092580.6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金属圆棒试样单轴拉伸试验大应变范围应力应变的测量方法,该方法构建出金属圆棒试样单轴拉伸失稳颈缩逐级扩展的阶梯模型。只需要测量圆棒试样拉伸失稳后瞬时标距长度和颈缩处最小截面半径,基于颈缩阶梯模型计算每一时刻颈缩阶梯坐标,然后通过插值方法逼近颈缩轮廓曲线,再利用曲率公式计算此时刻颈缩处最小截面处的曲率半径,最后通过Bridgman法计算该时刻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本发明省去现有方法中颈缩外轮廓曲率半径的试验测量环节,并且提高了大应变范围应力应变曲线的测量精度,对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