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8178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10279756.3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G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内燃机余热复合利用系统,主要由蒸发器、超临界蓄热器、后处理器、预热器、通断阀、比例电磁阀、空间回热变膨胀比膨胀机、稳压罐、冷凝器、冷工质罐和控制单元组成,通过超临界蓄热稳定后处理温度,保证后处理效率,利用换热后温度较低的废气进行废气再循环以减少EGR中冷的能量损失,同时充分利用工质吸收发动机废气的热量,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且可对工质的汽化潜热进行回收,充分利用工质能量,降低工质泵的能量损失。本发明所述系统能够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发动机节能减排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40498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70976.1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空气-稀释气体混合气自燃及点燃着火测试装置,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稀释气体供给系统、混合气预热及混合系统、燃烧室及排气采样系统,利用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和稀释气体供给系统实现燃料-空气-稀释气体三组分混合气制备的有益效果;通过加热圈将混合气加热自燃研究燃料自燃着火特性和通过电极向混合气注入外部能量研究燃料点燃着火特性的有益效果;通过配置搅拌器取得混合气浓度场-温度场较为均匀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352337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82536.7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燃料浓度径向分层燃烧器装置,燃烧器壳体(7)、混合气引燃装置(6)、混合气喷孔(8)及环状喷射口(9)、(10)、(11)、(12),其中(9)为第二环喷口,(10)为第三环喷口,依次类推,通过对其结构的尺寸设计,最终达到各环截面积相等;每环喷口内设有燃料、空气、氮气进口,各环燃料入口、空气入口、氮气入口相互交叉排布以及设计足够长的混合腔,使混合气均匀混合;最后通过控制燃料、空气、氮气入口(1)、(2)、(3)、(4)、相同的体积流量(即相同的流速),不同的燃料体积浓度,达到燃料在燃烧器半径方向上浓度分层。(5)的阀门开度,实现各环混合气有相同空燃比,
-
公开(公告)号:CN10471240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13858.3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蓄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尾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亚临界ORC、超临界ORC和超临界蓄热三个模块,主要由冷凝器、工质储存罐、电磁阀、工质泵、膨胀机、预热器、后处理器、超临界蓄热器、过热蒸发器和控制单元等组成,利用超临界蓄热器将排气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再进入后处理器,使后处理器在发动机在大多数工况下都能保持高净化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对排气的热量回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本发明利用有机朗肯循环达到污染物低排放和能源高效利用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60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810461728.2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理化特性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配置层数混合气浓度分层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本体、混合气配制供给系统、温度场监测记录系统、点火系统;通过多路配气柜配制出多路不同浓度的混合气并利用燃烧器本体的分层作用,获得混合气在透气整流盘的上方形成沿着径向方向的浓度分层的有益效果,通过扩展层混合气浓度分层机构的模块化安装,获得可以通过调整该机构的安装数量来配置整个装置的分层数量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防爆装置,获得在分层座内的压力异常升高后能够及时断气泄压的有益效果,通过浓度分层燃烧,获得燃烧过程中可以直观的探究混合气的火焰跨浓度分层传播极限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060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710130054.3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主要由可变膨胀比热功转换子系统、空间回热子系统和控制单元组成;本系统引入可变膨胀比的旋转叶片式膨胀机,通过膨胀比调节器调节旋转叶片式膨胀机的膨胀比,使变工况状态下的高温高压有机工质均能够在旋转叶片式膨胀机中充分膨胀,输出最大功率;通过引入空间换热器来实现对乏气热能的回收,旋转叶片式膨胀机排出的乏气和经过冷凝器的冷工质在空间回热器内充分接触换热,乏气急闪冷凝而液化,从而实现对乏气热能最大程度回收;本发明所述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车用内燃机余能的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5559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10184.2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顺序介入式复合燃烧系统超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所述的顺序介入式复合燃烧系统超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包括共轨管、高压油管、汽缸盖、主燃烧室喷油嘴、排气管、进气管、中冷器、高压级涡轮旁通阀、高压级涡轮、高压级压气机旁通阀、高压级压气机、低压级涡轮、低压级压气机、缸体、低压供油泵、油箱、活塞、主燃烧室、液压阀、滤清器、副燃烧室、副燃烧室喷油嘴、高压油管、高压供油泵、轨道压力阀,其特征在于,主燃烧室(18)与副燃烧室(21)通过液压阀(19)连通;主燃烧室(18)、高压级涡轮(9)以及高压共轨系统协同工作;ECU下达指令打开液压阀(19),副燃烧室(21)及二级增压系统介入,主燃烧室(18)、副燃烧室(21)、高压级涡轮(9)、低压级涡轮(12)以及高压共轨系统协同工作;液压阀(19)上装有传感器,通过ECU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60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61728.2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理化特性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配置层数混合气浓度分层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本体、混合气配制供给系统、温度场监测记录系统、点火系统;通过多路配气柜配制出多路不同浓度的混合气并利用燃烧器本体的分层作用,获得混合气在透气整流盘的上方形成沿着径向方向的浓度分层的有益效果,通过扩展层混合气浓度分层机构的模块化安装,获得可以通过调整该机构的安装数量来配置整个装置的分层数量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防爆装置,获得在分层座内的压力异常升高后能够及时断气泄压的有益效果,通过浓度分层燃烧,获得燃烧过程中可以直观的探究混合气的火焰跨浓度分层传播极限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40498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1070976.1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空气‑稀释气体混合气自燃及点燃着火测试装置,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稀释气体供给系统、混合气预热及混合系统、燃烧室及排气采样系统,利用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和稀释气体供给系统实现燃料‑空气‑稀释气体三组分混合气制备的有益效果;通过加热圈将混合气加热自燃研究燃料自燃着火特性和通过电极向混合气注入外部能量研究燃料点燃着火特性的有益效果;通过配置搅拌器取得混合气浓度场‑温度场较为均匀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0609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30054.3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 F01K17/06 , F01C1/3441 , F01C20/00 , F01K25/10 , F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回热有机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主要由可变膨胀比热功转换子系统、空间回热子系统和控制单元组成;本系统引入可变膨胀比的旋转叶片式膨胀机,通过膨胀比调节器调节旋转叶片式膨胀机的膨胀比,使变工况状态下的高温高压有机工质均能够在旋转叶片式膨胀机中充分膨胀,输出最大功率;通过引入空间换热器来实现对乏气热能的回收,旋转叶片式膨胀机排出的乏气和经过冷凝器的冷工质在空间回热器内充分接触换热,乏气急闪冷凝而液化,从而实现对乏气热能最大程度回收;本发明所述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车用内燃机余能的回收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