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78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10447.9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图像技术的林区采伐检测设备,包括林间监测车和监测中心站,林间监测车上设有监测平台,监测平台上安装有标记单元和监测单元,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林间监测车外围的林区环境图像,并识别出林区中的采伐后树桩图像,标记单元用于对识别出的采伐后的树桩进行标记,并在采伐后的树桩上安装上标记信号器,通过标记信号器发出该采伐后的树桩的位置信息。本发明针对小范围林区采伐现象进行监测,对林区中的树桩进行统计,通过树桩去判别在林区中是否存在新的采伐行为,对采伐的树桩进行实施标记,对小范围林区采伐现象进行实地记录,将该采伐现象记录入库,便于更好对林区环境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94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207034.3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林地坡面土壤侵蚀测量系统,包括移动装置、拍摄装置、控制装置、通信装置、建模装置和测量装置;移动装置包括能够带动拍摄装置在水平方向进行移动的二维移动平台;控制装置用于计算拍摄装置的拍摄坐标的集合,并基于拍摄坐标的集合对二维移动平台进行控制,使得二维移动平台将拍摄装置移动至拍摄坐标;拍摄装置用于在拍摄坐标获取林地的坡面的坡面图像;通信装置用于将坡面图像发送至建模装置;建模装置用于基于通信装置发送过来的坡面图像对林地的坡面进行三维建模,获得三维模型;测量装置用于基于三维模型计算林地的坡面的侵蚀沟的体积。本发明能够对存在树林的坡面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184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91179.8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红松生长情况分析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树叶长度预测模块、图像分割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红松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树叶长度预测模块用于预测红松的树叶长度;图像分割模块用于将包含红松的树叶的图像分为多个子图像,并分别在每个子图像中获取树叶区域;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对树叶区域进行识别,判断树叶区域是否生长正常。本发明的子图像的大小并不是提前指定的,而是基于预测模型得到的,因此,本发明的子图像的大小能够更好地与不同的生长速度红松相适应,有利于得到更加合理的子图像的大小,从而提高了获得的树叶区域的准确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875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76161.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领域,公开了一种红松结实率分析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包括阶段判断模块和灰度化模块;阶段判断模块用于对包含松果和松叶的拍摄图像进行判断,判断松果处于幼果阶段还是成熟阶段;灰度化模块用于采用绿色分量的权重不同的两种灰度化公式来分别对松果属于幼果阶段和成熟阶段的拍摄图像进行灰度化,从而使得灰度化之后,松果区域的像素点与松叶区域的像素点的差距增大,有效地提高了后续的松果识别所得到的识别结果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7855.6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检测修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环绕树木而设的土壤检测修复再生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上开设有环形腔以及穿树通道,环形腔环绕穿树通道设置,机体底壁固接有两个以上插杆,环形腔内连接有取样检测组件;取样检测组件包括气缸、活塞杆、环形板、传动环、环形滑轨、滑件、永磁板、电机本体、齿轮、取样筒、承托板、探头以及风机。本发明能够远程自动对树木周围的土壤进行取样至承托板上,通过探头和摄影装置能够对土壤进行自动检测和拍摄,从多个方面获取土壤的状态供用户查看,以便于用户判断是否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再生,无需人工到达现场操作,可进行远程操作,方便快捷,实现对土壤的多点取样检测以便于修复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70302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87626.5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G06Q10/047 , G06Q10/0635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林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慧林业的优化管控系统及方法,包括。包括林业监管平台搭建模块、管理特征区间分析模块、数据筛查模块、风险特征区间分析模块、巡护优先级分析模块、巡护路线生成模块和重点监管区域确定模块;林业监管平台搭建模块用于以互联网搭建林业监管平台并获取林业管理数据库;管理特征区间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林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特征区间;风险特征区间分析模块用于更新风险行为对应的风险特征区间;巡护优先级分析模块用于输出林业管理人员制定关于风险特征的巡护优先级;巡护路线生成模块基于巡护优先级生成实际管理巡护路线;重点监管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分析林业监管平台对应监测区域的重点监管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1923.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nventor: 何怀江 , 罗也 , 张忠辉 , 郝珉辉 , 孙越 , 周鹏程 , 王梓默 , 王元兴 , 闫宏 , 朱红波 , 王红博 , 张大伟 , 孙伟 , 林士杰 , 朱佳恒 , 于忠亮 , 苑景淇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森林质量评价领域,公开了一种森林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采用改进的航拍方案对待评价的森林进行拍摄,获得多张航拍图像;S2,基于多张航拍图像得到拼接图像;S3,基于拼接图像计算待评价的森林的植被覆盖率;S4,基于植被覆盖率计算待评价的森林的综合评价指数。本发明的航线规划方式能够避免了一出现海拔变化率较高的区域便设置过小的航线间的间隔,能够有效地减少航线的数量。另外,本发明使用了自适应的拍摄间隔来在同一条航线上进行拍摄,从而提高了对海拔变化率较高的区域的航拍图像的数量,还能保持基于拍摄得到的航拍图像所拼接得到的拼接图像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838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9568.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nventor: 张忠辉 , 何怀江 , 罗也 , 张新娜 , 周鹏程 , 孙越 , 张大伟 , 王元兴 , 王红博 , 于忠亮 , 朱佳恒 , 朱红波 , 王梓默 , 姜润华 , 苑景淇 , 王万峰 , 闫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被恢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针阔混交林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定需要进行植被恢复的种植区域,对种植区域的边界进行标记;步骤二、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检测,根据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植物种子,把植物种子放置于挖土播种一体机内;步骤三、利用挖土播种一体机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挖坑,同时挖土播种一体机进行播种和回填土壤;挖土播种一体机包括机主体,机主体底壁设有车轮,机主体上开设有部件腔,部件腔底壁通过爪通道和机主体底壁连通,部件腔内设有挖土及回填组件和播种组件,挖土及回填组件穿过爪通道延伸至机主体下方。本发明能够用一个装置完成挖坑、播种以及回填。
-
公开(公告)号:CN11888757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76161.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领域,公开了一种红松结实率分析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包括阶段判断模块和灰度化模块;阶段判断模块用于对包含松果和松叶的拍摄图像进行判断,判断松果处于幼果阶段还是成熟阶段;灰度化模块用于采用绿色分量的权重不同的两种灰度化公式来分别对松果属于幼果阶段和成熟阶段的拍摄图像进行灰度化,从而使得灰度化之后,松果区域的像素点与松叶区域的像素点的差距增大,有效地提高了后续的松果识别所得到的识别结果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952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4469.9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IPC: H04W16/18 , H04W4/38 , H04W4/02 , H04W4/021 , H04W40/32 , H04W52/02 , H04Q9/00 , G01D21/02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领域,公开了一种红松生长影响因素获取系统,包括无线传感器节点、计算装置、转发终端和云服务器;无线传感器节点用于获取红松的生长环境的生长影响参数,并将生长影响参数发送至转发终端;计算装置用于根据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坐标,计算出转发终端的安装坐标;转发终端被设置在安装坐标,用于接收无线传感器节点发送的生长影响参数,并将生长影响参数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用于对转发终端发送的生长影响参数进行存储。本发明能够避免在红松的生长区域为不规则的区域时,错误地将转发终端设置在与无线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总距离过大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转发终端的位置,更加有效地降低传输数据的电量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