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2797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166167.8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4 , C02F1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同时降低重金属生态毒性的方法。秸秆经ZnCl2溶液活化后在550℃高温无氧条件下制得秸秆生物炭,随后采用HCl溶液和微波进一步改性;以改性生物炭为载体,通过化学反应制得零价纳米铁负载的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HCl-FBC。在污泥厌氧消化初期将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HCl-FBC添加到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可显著提高污泥有机质转化率,增加甲烷累积产气量。同时,HCl-FBC有利于增加消化污泥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同时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发明可显著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增加沼气产量,同时消化后污泥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有效减少,对于污泥资源化利用、降低污泥土地利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472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510154854.X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C317/36 , C07C315/04 , C07D333/20 , B01J31/22 , C07C69/618 , C07C69/65 , C07C69/734 , C07C69/738 , C07C67/343 , C07C67/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手性亚砜‑烯配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有机溶剂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5℃~40℃,以邻氨基苯硫酚钠和烯丙基碳酸甲酯化合物为原料,以[Ir(COD)Cl]2与配体作用生成的铱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添加剂的作用下反应12‑24h制得3‑取代烯丙基邻氨基苯硫醚类化合物。3‑取代烯丙基邻氨基苯硫醚经过还原得到3‑取代丙基邻氨基苯硫醚类化合物。随后被间氯过氧化苯甲酸氧化,得到邻氨基亚砜类化合物。最后与3‑取代α,β‑不饱和醛缩合,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双手性亚砜‑烯类配体。该方法步骤简洁,手性源和配体结构骨架均独立原创。同时,可以应用在金属铑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0380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2843.1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C53/02 , C07C51/285 , C07C51/2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235 , C07C51/285 , C07C5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油水热产甲酸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甘油和氧化剂(空气或氧气或H2O2)以一定比例加入到水热反应器中,接着在反应温度为200℃~450℃,供氧量为100%~350%供氧比,反应时间为20S~200S的条件下进行水热氧化反应。反应后的产物中有大量的甲酸,通过分离制得甲酸。本发明以空气或氧气或H2O2为氧化剂,将甘油高效转化为甲酸,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具有可贵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86616.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7/1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H2/CO2协同封存生成绿色甲醇的有效埋存量计算方法,它包括:基于多孔介质的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达西流动规律,建立地下甲醇流动控制方程;对地下甲醇流动控制方程进行有限差分格式的数值离散;建立地下绿色甲醇微可压缩流动模型,求解液相饱和度Sl和液相流体压力Pl的分布;基于地下绿色甲醇微可压缩流动模型,分析毛管力作用和相对渗透率对甲醇流动的影响,随着毛管力作用和相对渗透率的增大,流体压力和饱和度扩散也增大,毛管力作用和相对渗透率是甲醇储存的有利因素;定量表征毛管力作用和相对渗透率因素对甲醇埋存的影响,计算甲醇有效埋存量。本发明模拟了甲醇的地下流动,能够计算甲醇有效埋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5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46715.8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并混联的运动补偿式抱桩器,包括并联部分机构和串联部分机构;并联部分机构包括静平台、动平台和刚性驱动支链;静平台固定安装于打桩浮船甲板靠近船舷的一侧,动平台通过刚性驱动支链与静平台连接;刚性驱动支链与动平台连接的一侧带有水平滑块,水平滑块配合动平台下方设置的滑块导轨,能够改变并联部分机构的结构参数;串联部分机构包括两级抱桩臂和触头油缸,一级抱桩臂尾部和动平台转动连接,触头油缸安装于两级抱桩臂夹口的内侧,用于提供和桩柱之间的夹持作用力和摩擦力;本发明中的串并混联的运动补偿式抱桩器,具有补偿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和承载能力强的特点,能够满足海上风力发电基础桩高效精确安装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8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47550.9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考虑蠕变效应的CO2压裂天然气水合物导流能力评价方法,它包括:建立蠕变效应和基质相对渗透率的数学模型;确定水合物饱和度与峰值强度及基质相对渗透率的关系;确定水合物饱和度以及时间与蠕变效应的关系;建立裂缝宽度和裂缝渗透率的数学关系,推导出蠕变效应和裂缝导流能力的数学模型;构建双导流能力评价模型,获取临界时间点,在此时间点,无因次基质导流能力与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相等;当压裂时间小于该临界时间点时,基质导流能力占据主导因素,减小压裂过程中CO2的注入量;反之,增加压裂过程中CO2的注入量,以获得更多的压裂裂缝,使水合物储层具有最优的导流能力。本发明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提供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578384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273348.7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2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二系回转微角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存在固定回转中心的轨道车辆的二系回转微角度,所述的车体上固定安装有中心销体,所述的转向架上固定设置牵引梁,所述的中心销体穿过牵引梁,并使得牵引梁绕中心销体回转,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角位移传感器、长圆杆和连接板组件,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设置在中心销体顶部,所述的长圆杆设置在中心销体内,并可在中心销体内转动,长圆杆的顶端连接角位移传感器,底端伸出中心销体,所述的连接板组件的一端连接牵引梁,另一端连接长圆杆的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测量方便,结果精确可靠,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47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154854.X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7C317/36 , C07C315/04 , C07D333/20 , B01J31/22 , C07C69/618 , C07C69/65 , C07C69/734 , C07C69/738 , C07C67/343 , C07C67/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手性亚砜-烯配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有机溶剂中,控制反应温度为15℃~40℃,以邻氨基苯硫酚钠和烯丙基碳酸甲酯化合物为原料,以[Ir(COD)Cl]2与配体作用生成的铱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添加剂的作用下反应12-24h制得3-取代烯丙基邻氨基苯硫醚类化合物。3-取代烯丙基邻氨基苯硫醚经过还原得到3-取代丙基邻氨基苯硫醚类化合物。随后被间氯过氧化苯甲酸氧化,得到邻氨基亚砜类化合物。最后与3-取代α,β-不饱和醛缩合,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双手性亚砜-烯类配体。该方法步骤简洁,手性源和配体结构骨架均独立原创。同时,可以应用在金属铑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8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247550.9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考虑蠕变效应的CO2压裂天然气水合物导流能力评价方法,它包括:建立蠕变效应和基质相对渗透率的数学模型;确定水合物饱和度与峰值强度及基质相对渗透率的关系;确定水合物饱和度以及时间与蠕变效应的关系;建立裂缝宽度和裂缝渗透率的数学关系,推导出蠕变效应和裂缝导流能力的数学模型;构建双导流能力评价模型,获取临界时间点,在此时间点,无因次基质导流能力与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相等;当压裂时间小于该临界时间点时,基质导流能力占据主导因素,减小压裂过程中CO2的注入量;反之,增加压裂过程中CO2的注入量,以获得更多的压裂裂缝,使水合物储层具有最优的导流能力。本发明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提供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1422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69747.6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4 , C02F1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污泥厌氧消化甲烷产气量同时降低重金属生态毒性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以秸秆为原材料在厌氧条件下经高温热解制得秸秆生物炭,秸秆生物炭在碱性条件经过化学改性制得铁锰氧化物纳米颗粒负载生物炭材料,然后将铁锰氧化物纳米颗粒负载生物炭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厌氧消化装置中进行厌氧发酵,不仅可以大大增强厌氧消化过程稳定性,提高甲烷产气量,而且还可以降低重金属生态毒性,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