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059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556161.2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2 , G06F111/08 , G06F113/14
Abstract: 涡轮气冷叶片低应力多学科一体化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解决发动机气冷涡轮叶片中,由于叶片结构复杂,不同部位温差较大,变形对热流也有较大影响,从而产生的问题。方法包括:S1:采集涡轮待优化部分的参数,对所述待优化部分进行参数化设计;S2:建立待优化部分的结构化网格,计算待优化部分的固体域的质量和强度;S3:根据所述固体域的质量和强度,基于代理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所述涡轮待优化的部分进行优化。本发明适用于涡轮一体化设计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1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8530.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高通流宽攻角涡轮叶片损失预测方法,包括:S1、建立宽攻角涡轮叶栅数据集;S2、对宽攻角涡轮叶栅数据集中的实验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S3、构建基于图注意力网络模型GAT的参数预测模型;S4、使用训练数据集对参数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验证数据集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精度要求,若未达到则返回S3对参数预测模型进行构建优化;若达到精度要求则转到S5;S5、使用参数预测模型进行出口气动参数预测,用于宽攻角涡轮叶型的设计与优化。本方法可以在试验样本量有限的情况下,准确且迅速地获取高精度的气动参数,从而促进宽攻角涡轮叶型优化与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57433.0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18 , G06T17/2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温度场计算方法,属于温度仿真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计算参数,包括边界参数和气冷叶片模型参数;根据所述计算参数生成气冷叶片的固体计算域,针对固体计算域生成计算网格;根据计算网格和固体域能量守恒方程计算气冷叶片的三维温度场分布。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应用于气冷叶片的三维温度场分布计算,可得到更准确的三维温度场分布,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叶片的温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6049.9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气冷涡轮叶片柱肋扰流拓扑设计方法,涉及气冷涡轮设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叶片参数化数据,所述叶片参数化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叶型截面数据、劈缝数据以及尾缘点数据;将叶型截面编号,实现尾缘的区间划分;根据所述叶型截面数据以及尾缘点数据,计算各个叶型截面的劈缝进口中间点m的法向量;求出各个所述中间点m相对于编号为1的叶型截面的距离Li;根据所述距离Li及所述法向量依次递推计算每一排扰流柱叶根处的各个定位点,进而得到柱肋扰流拓扑构建结果;该方法通过计算叶片截面劈缝进口中间点法向量,依次递推出各个柱肋的定位点,实现了高效快速的柱肋扰流拓扑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56046.5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18 , G06F30/17 , G06T17/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04 , G06F119/02 , G06F111/04
Abstract: 透平气冷叶片低应力分析方法及系统,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解决在进行低应力计算时,强耦合解法计算费用高,弱耦合解法难以得到收敛解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导入叶片流体域的几何模型,对所述几何模型进行划分;设置边界条件,包括主流入口的数据、主流出口的数据和冷气入口的数据,进行数值计算;根据所述边界条件计算获得流固交界面的物理量,根据所述流固交界面的物理量,获取叶片的热应力分布和气动力分布;根据涡轮转速加载离心力,根据叶片的热应力分布、气动力分布以及离心力,得到涡轮的应力应变分布,完成叶片的低应力分析。本发明适用于透平气冷叶片低应力多学科一体化设计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6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57437.9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3/14
Abstract: 一维管网计算经验公式设定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管网计算模型在叶片冷却结构建立方面存在复杂度高和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维管网计算经验公式设定方法,方法包括:划分叶片成预设数量段,将每段定义为一个节流单元;根据节流单元,建立一维计算模型;对一维计算模型进行简化;为每个节流单元匹配对应的参数;在所述一维计算模型中,设定流阻经验公式、换热系数经验公式和气膜孔经验公式。可以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57436.4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14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维管网计算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管网计算模型在叶片冷却结构建立方面存在复杂度高和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维管网计算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包括:划分叶片成预设数量段,将每段定义为一个节流单元,并定义节点;为节流单元和节点编号,并记录节流单元和节点之间的几何进出口关系;根据节流单元和节点之间的几何进出口关系,建立一维计算模型;对一维计算模型进行简化;为每个节流单元匹配对应的参数;根据模型,通过迭代计算节点之间的压力;根据模型,通过迭代计算节点之间的温度。可以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热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7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0759.3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一种包括控制可调进口攻角的平面叶栅试验段圆盘机构,它涉及应用于叶轮机械领域叶栅风洞试验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平面叶栅试验机仅能够实现对相同攻角下的流场试验,存在无法模拟叶片在真实流场下不同攻角试验的问题。本发明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通过多个连接限位件连接,定位块组件安装在内壳体和外壳体的进气侧,上挡板组件的一端与定位块组件之间可转动连接,下挡板组件与定位块组件的侧面滑动配合并升降运动;内圆盘和外圆盘分别转动安装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上,刻度刻在内壳体的外侧,攻角调整驱动件安装在内圆盘的外侧,且攻角调整驱动件带动内圆盘和外圆盘同时转动,实现叶栅待试验件攻角的改变。本发明用于叶栅风洞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0768.2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一种用于低雷诺数风洞的二次流系统,它涉及涡轮叶栅气热性能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二次流系统在试验过程中,存在无法同时向叶栅提供多路二次流进行试验的问题。本发明的空气压缩组件、干燥机、稳压罐、开关阀、调节阀、流量计和多嘴稳压罐由左至右顺次连接后与试验舱连接,并通过多嘴稳压罐提供同时多路二次流给试验舱内的多个叶栅;其中,试验件入口节流时,试验段的压力低,此时,通过风洞系统中的抽吸机组向稳压罐内提供压缩空气,进而提供二次流试验所需的气源;当试验段的压力高时,通过空气压缩组件的空气压缩机向稳压罐内提供压缩空气,进而提供二次流试验所需的气源。本发明用于多路二次流涡轮叶栅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6645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0758.9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热电联供发动机,它涉及应用于高寒地带发电供热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高寒地区车辆由于油箱内的燃油及滑油温度低其存在启动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起发电机通过连接器与压气机连接,压气机与燃烧室连接,所述高压气体进入燃烧室内,并在燃烧室内与燃料掺混形成高能气体并给与其连接的涡轮做功,所述高能气体为总温在850‑1100K之间的高温高压气体,起发电机、连接器、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安装在外壳内,换热器与外壳连接并位于涡轮的外侧;经过涡轮的高温高压气体与换热器换热,涡轮发出的功用于自持和通过连接器反向供给起发电机实现发电。本发明用于寒区发电供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