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材料打印的非均质岩心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10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3531.7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均质岩心设计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多材料打印的非均质岩心设计方法,S1:分析岩石样本获取岩心资料;S2:构建岩心基质模型、油三维分布模型和水三维分布模型;S3:对岩心基质模型进行结构等效构建岩心球棍等效模型;S4:岩心球棍等效模型分别与油三维分布模型和水三维分布模型求交获得含水球模型、含水棍模型、含油球模型和含油棍模型;S5:基于含水球模型、含水棍模型、含油球模型和含油棍模型构建水材料表面模型和油材料表面模型;S6:将岩心基质模型与水材料表面模型和油材料表面模型求差即得到岩心内基质模型;S7:构建多材料打印模型;兼顾复杂结构、非均质物性精准模拟的同时满足多材料打印制造工艺要求。

    一种基于窄回转钢带的风洞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71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78672.8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窄回转钢带的风洞试验装置,一种基于窄回转钢带的风洞试验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试验汽车的上转台面,及用于支撑上转台面的天平机构,及设置在上转台面中心的中心带机构,所述中心带机构包括框架基体,及分别转动在框架基体两端的主动辊和从动辊,及套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中心带,及用于对试验汽车边界进行空气动力学模拟的边界层机构,及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天平机构包括用于支撑上转台面的上天平组件,及周向均匀固定在上天平组件下端面的多个测力传感器,及固定在多个测力传感器下方的下天平组件。本发明正确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边界条件,准确获得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参数。

    一种基于气室的保持高速移动带表面平整的吸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71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7908.1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气室的保持高速移动带表面平整的吸浮系统。包括支撑基体、气室、移动带、高压供气子系统、负压抽气子系统、监测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所述支撑基体上安装多个气室,多个气室设置在移动带上表面的下方。所述支撑基体由钢骨架构成,为气室提供安装位置。所述气室有36个,每个气室上表面具有均匀密度的微纳孔隙,用来吹高压气体,每个气室的中心空心圆柱区用于形成真空区域;气室的下侧中心设置真空抽气口,气室的下侧设置有多个高压气体入口。在气室与移动带间形成硬的气膜,即可抗压又可抗拉,以达到高速运行的移动带上表面在不同载荷下保持平整的目的。

    一种三维大尺寸岩心的微纳孔喉定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8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73906.X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心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三维大尺寸岩心的微纳孔喉定制制备方法;S1:构建岩心三维模型;S2:岩心三维模型切片处理;S3:切片多材料处理;S4:制造三维多材料岩心;S5:三维多材料岩心定制缩孔处理;对岩心进行全岩心CT扫描测试,建立岩心三维模型;将岩心三维模型导入切片软件,基于层高配置获得切片数据文件;基于图像处理判断成形尺寸是否打印直接成形,对无法直接成形的微纳孔喉结构计算,将微纳孔喉表面扩大至可打印成形尺寸,并设定表面薄层为可后处理材料;基于多材料DLP成形工艺制备三维多材料岩心,在具有大尺寸成形制造岩心的基础上,对具有复杂三维孔喉结构的岩心定制制造微纳级孔喉。

    多自由度浮动转子自平衡波浪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46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73931.0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能源转换领域,更具体的说是多自由度浮动转子自平衡波浪发电装置(SBWPP),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浮动转子,浮动转子包括能够自转的转子和能够摆动的摆臂,转子自转吸收波浪的前进波,转子上下浮动带动摆臂摆动吸收波浪的驻波,浮动转子通过齿轮取力器连接在框架上,齿轮取力器将多个浮动转子吸收的波浪能变为单一方向转动的机械能;所述转子内部镂空设置,转子为液滴形状;可以同时吸收前进波和驻波的高效的波浪能发电装置。

    一种多模式飞行器地效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1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3173.3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效试验领域,特别是一种多模式飞行器地效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底板装置水平设置在地面,并使底板装置上的移动带的上表面保持水平;S2、将飞机器模型设置在移动带的正上方,同时向飞机器模型吹出一定速度的风;S3、传动移动带转动,使移动带转速与风速相同,且方向相同,形成真实模拟平整地面效应;S4、通过高压子系统和负压子系统,控制移动带上部呈现不同形态,实现对多环境地面的模拟。本发明在于模拟不同环境地面对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一种低成本铝基复合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39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15228.3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铝基复合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铝基复合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核屏蔽材料屏蔽性能单一,力学性能较差,成本较高,无法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问题。它由10~20%的一硼化钨、0.25~1%氧化钆和79~89.75%含铝材料组成。方法:一、机械球磨法将两种粉末均匀混合;二、将混合粉末装入模具中;三、冷压制备预制体;四、热压烧结;五、脱模;六、将烧结块体包上铝合金包套;七、保温后热压,使材料变形。本发明的复合屏蔽材料成本低,热加工性能好,具有优异的γ射线、中子的屏蔽性能,同时兼顾良好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应用于核辐射防护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一种利用热等离子体在金刚石表面制备高结合强度碳化物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129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0177344.X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一种利用热等离子体在金刚石表面制备高结合强度碳化物涂层的方法,涉及一种在金刚石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方法在金刚石表面制备的碳化物涂层存在碳化物涂层不均匀致密、厚度难调控、结合强度低的问题。方法:称取一定质量的具有金属镀层的金刚石粉,清洗与干燥,将金刚石粉输送至热等离子体反应器中进行热等离子体处理。本发明利用热等离子体作为高温热源能够在金刚石表面生成致密的碳化物涂层,抑制了金刚石表层的石墨化倾向,涂层覆盖率大于95%,可以通过对金属镀层厚度的控制实现对碳化物涂层厚度的调控。本发明适用于在金刚石表面制备碳化物涂层。

    一种高通量制备不同复合压力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1139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103286.1

    申请日:2020-02-19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制备不同复合压力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制备不同复合压力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为了解决无法不同复合压力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通量的制备的问题。方法:将串联式预制体以同心环形吊装在预制体安装盘下表面,在坩埚中填充基体金属;在每个串联式预制体中的所有模具内填充相同的复合增强体,在不同的串联式预制体中填充不同的复合增强体;改变压力并依次对串联式预制体中下方的模具进行浸渗。本发明通过串联式预制体模具进行不同浸渗压力和不同增强体的高通量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或试样的制备,从而可以高效地研究复合材料的界面润湿和界面反应行为。本发明适用于获得不同压力下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行为。

    一种利用微波在金刚石表面制备高结合强度碳化物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47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7333.1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一种利用微波在金刚石表面制备高结合强度碳化物涂层的方法,涉及一种金刚石表面制备涂层的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方法在金刚石表面制备的碳化物涂层存在不均匀、厚度难调控、结合强度低的问题。方法:称取具有金属镀层的金刚石粉;将金刚石粉超声振荡处理,干燥,将金刚石粉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微波处理,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包覆碳化物涂层的金刚石粉,清洗后烘干,即完成。本发明利用微波对镀金属镀层的金刚石进行处理,在短时间内生成了致密的碳化物涂层,碳化物涂层与金刚石基体间为牢固的化学键合结合,避免了金刚石的石墨化,工艺简单,节能环保,降低了涂覆成本,适用范围广,易于实现产业化生产及应用。本发明适用于在金刚石表面制备涂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