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远程脱钩的无线拉绳多杠杆联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05268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352535.4

    申请日:2016-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远程脱钩的无线拉绳多杠杆联动装置,用于船舶、深井、核电等领域,在海洋探测过程中会释放回收水下装置,其包括机械电控两个部分,主体为机械多杆联动,动力多来自于弹簧,电机作为位移主动动力源,受到远程操控。工作过程分为机构复原、电路上电复位、开始正式工作。本发明可以实现远程释放脱钩目的,采用多级杠杆,将重物重力减小,最后转化到机械死点,保证了吊放过程的安全,避免了重物自动脱钩的风险。此装置外形小巧,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脱钩安全。

    一种自复位摇摆内筒减震水箱

    公开(公告)号:CN10484715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40949.6

    申请日:2015-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自复位摇摆内筒减震水箱,包括安装在下部支撑结构上的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外筒壁和安装在外筒壁内部的内筒壁,内筒壁与外筒壁之间装有储液水所述基座上沿内筒壁所在位置均匀设置有六个自复位摇摆支座,每个所述自复位摇摆支座包括通过基座埋件安装在基座上的下耳板、通过插销与下耳板连接的上耳板和对称设置在下耳板与上耳板之间的四根预应力杆,所述内筒壁的下端均匀设置有数量与自复位摇摆支座数量相等的内筒壁埋件,内筒壁通过内筒壁埋件与对应的上耳板固定连接,内筒壁与外筒壁之间的上端还设置有阻尼器。本发明具有抗震性能稳定、减震效果好等优点,同时也具有减小结构造价、具有工厂模块化生产等优势。

    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87796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0745730.2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安全壳大型核电站三维隔震结构,将双层安全壳(内安全壳、外安全壳)的结构特点与隔震减震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外安全壳采用传统非隔震结构,有效防止外部撞击事件对核岛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核支撑结构及内安全壳与地基基础之间采用水平隔震方式连接,形成了基础隔震结构;修改了内安全壳与其内部结构连接形式,形成了TMD子结构,实现了基础隔震—调频质量阻尼(BIS‑TMD)隔震减震结构对水平地震的技术隔离;增加了防撞击结构,有效地防止了TMD子结构位移较大而发生坠落失效。

    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9445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397907.9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堆芯支撑结构、堆芯结构、水平隔震支座、竖向隔震支座、竖向阻尼器、双向液压缸和阻尼滑块,阻尼滑块与外安全壳沿竖向滑动阻尼配合,双向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的端部与内安全壳相连,双向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与阻尼滑块相连,在第一活塞杆沿水平运动时,第二活塞杆驱动阻尼滑块沿竖向相对外安全壳滑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水平隔震支座、双向液压缸和阻尼滑块以及竖向隔震支座和竖向阻尼器的综合作用,产生三维的减震效果,可以实现了满足核电站特殊抗震安全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用于远程脱钩的无线拉绳多杠杆联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0526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52535.4

    申请日:2016-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远程脱钩的无线拉绳多杠杆联动装置,用于船舶、深井、核电等领域,在海洋探测过程中会释放回收水下装置,其包括机械电控两个部分,主体为机械多杆联动,动力多来自于弹簧,电机作为位移主动动力源,受到远程操控。工作过程分为机构复原、电路上电复位、开始正式工作。本发明可以实现远程释放脱钩目的,采用多级杠杆,将重物重力减小,最后转化到机械死点,保证了吊放过程的安全,避免了重物自动脱钩的风险。此装置外形小巧,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脱钩安全。

    一种水平状态可调的涡激振动潮流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599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332000.3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一种水平状态可调的涡激振动潮流能发电装置,属于潮流能发电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涡激振动潮流能发电装置在底面不平整的海域中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所述发电组件为涡激振动发电组件,且其安装在重力坐底式载体上,所述导流罩对称布置在发电组件的两侧且导流罩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浮箱、重力坐底式载体固接,若干高度调节装置布置在重力坐底式载体底端,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重力坐底式载体及其上发电组件的水平度。本申请通过设置重力坐底式载体为整个发电装置的下潜提供重力,增加装置在水流中的稳定性,并且解决了涡激振动发电组件在实际流域中的安装固定问题。固定方法简单且成本更低。

    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9798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0397938.4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堆芯支撑结构、堆芯结构、水平隔震支座、位移转向装置、竖向隔震支座、竖向阻尼器,外安全壳与地面固定连接,内安全壳与地基通过水平隔震支座连接,堆芯结构的承重构件与内安全壳的底板通过竖向隔震支座连接,堆芯结构的承重构件与内安全壳的侧壁通过竖向阻尼器连接,内安全壳与外安全壳之间通过位移转向装置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水平隔震支座和位移转向装置、竖向隔震支座和竖向阻尼器的综合作用,产生三维的减震效果,可以满足核电站特殊抗震安全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具有非能动导热功能的钢-砼组合结构及核安全壳

    公开(公告)号:CN108630326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810248932.6

    申请日:2018-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非能动导热功能的钢‑砼组合结构及核安全壳,由内钢壳所在的弧面、外钢壳所在的弧面、上端面、下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构成的六面体,钢‑砼组合结构的组成包括填充砼、内钢壳、外钢壳、填充水柱、球形安全塞,填充砼中布置有填充水柱,填充水柱一端与内钢壳连接、另一端穿出外钢壳,球形安全塞设置在填充水柱穿出外钢壳的端部内,所述钢‑砼组合结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凸起和凹槽,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置有凸起和凹槽,凸起和凹槽壁均设置有通孔。本发明进一步提高核电站在事故工况下的安全储备、通过组合模块的设计实现核电站屏蔽厂房的模块化施工、大大地缩短了屏蔽厂房的施工周期、降低核电站的建设成本。

    一种基于电子弹簧的低阻尼比流致振动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322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123262.X

    申请日:2019-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2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子弹簧的低阻尼比流致振动实验装置,包括圆柱振子、滑块、滑轨、正时皮带和正时皮带传送轮;所述滑轨的上下两端都固定连接,所述圆柱振子两端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滑轨相配合,所述滑轨上下设置正时皮带传送轮,正时皮带传送轮与正时皮带相配合,滑块的两端均与正时皮带连接,所述滑轨上侧传动轮与圆柱振子的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Vck系统连接;克服了传统流致振动实验设备改变物理弹簧和阻尼难,不能完全的模拟系统的线性粘性阻尼等缺点,使得实验可以精确迅速的改变参数,获得的实验数据更加的可靠。

    小型核反应堆三维隔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93034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746368.0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核反应堆三维隔震结构,地基基础和基础隔震底板之间设置有水平隔震支座,基础隔震底板与调频质量阻尼器子结构-内安全壳之间设置有调频质量阻尼器支座,核反应堆支撑结构设置在调频质量阻尼器子结构内安全壳内,核反应堆支撑结构通过竖向隔震支座设置在基础隔震底板上,核反应堆支撑结构外围环向布置防止竖向倾覆构件,防止竖向倾覆构件与基础隔震底板固定连接,防止竖向倾覆构件和核反应堆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水平同位构件,防止竖向倾覆构件和核反应堆支撑结构之间环向布置结构竖向阻尼构件。本发明结构竖向和水平隔震效果显著、抗震鲁棒性好、减震效果稳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了小型核反应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