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721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65565.0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快速提取并更改商用桨典型参数并建模的方法,解决了现有螺旋桨建模方法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属于推进系统理论研究领域。本发明包括:选择商用桨,通过逆向工程获得所选择商用桨的模型文件,将所选择商用桨作为母型桨;提取模型文件中螺旋桨不同半径r处的母型桨叶片截面轮廓的三维点坐标集,根据该三维点坐标集将母型桨典型截面半径r处翼型截面展平,提取不同半径r处的典型参数,典型参数包括弦长c及局部桨距角βr;在直径不变的基础上,对母型桨螺距比和盘面比进行更改,得到新螺旋桨典型截面r处的点集矩阵;再根据该点集矩阵,生成新螺旋桨模型。便于基于商用螺旋桨的螺旋桨优化设计工作及新桨的CFD流体仿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985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55303.0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IPC: B60F5/02
Abstract: 一种具备桨叶自约束和无动力潜浮功能的跨介质航行器,属于航行器。为了解决现有的跨介质航行器能耗较高的问题。本发明中的螺旋桨转向驱动机构与可折展螺旋桨机构连接,抛载驱动机构与抛载配重块连接,抛载配重块的两侧各设置一根约束臂,约束臂对可折展螺旋桨机构中处于弯折状态的桨叶产生约束;中央控制系统用于跨介质航行器下潜、上浮与起飞的控制;供能系统为螺旋桨转向驱动机构、抛载驱动机构、中央控制系统、出水传感器、舱内漏水检测传感器和深度传感器供电;出水传感器用于判断跨介质航行器的出水状态,舱内漏水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舱内是否漏水,深度传感器用于判断跨介质航行器下潜的深度。本发明主要用于水中、空中作业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689304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56073.X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固定翼式水空跨介质航行器多角度运动状态出水试验装置,属于实验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装置无法测量出在不同出水攻角角度工况下的试验模型的受力情况的问题。本发明中的线性模组通过角度调节支撑机构安装在支撑台架上;所述的模型运载架、调角连接件、测力天平和安装套筒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固定翼式水空跨介质航行器安装在安装套筒中;模型运载架与线性模组固定连接,并通过线性模组实现进、出水;所述的地面站分别与模组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器电连接,所述的模组控制器与线性模组中的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的数据采集器与测力天平和驱动电机电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固定翼式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出水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4190923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475889.9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金属粉末包覆装置及包覆方法,包含保温壳体、底座、驱动电机、调速器、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轴和搅拌桨,驱动轴的上部分穿过保温壳体正中间的开口而位于保温壳体内部,搅拌桨安装在驱动轴上部分,还包括氩气储箱和加热器,氩气储箱安装在保温壳体与底座之间的空腔内,氩气储箱上端通过导气管与保温壳体下部的开口连接、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保温壳体的下部设置加热器,保温壳体上部正中间开有进料口,进料口和纳米金属粉末生产线连接,在保温壳体上部的两端分别设置出气孔,出气孔上设置出气孔阀门。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刚制成的纳米金属粉末被氧化,有效保障其活性,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04775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93383.6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K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金属和水反应的涡流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室的上部分是圆环形容器、下部分是圆锥形容器,所述圆环形容器包括外壁、内壁、连接内壁与外壁的上盖和内壁包围的底盖,圆环形容器外壁设置金属喷嘴,圆环形容器内壁设置水喷嘴,水喷嘴的位置与金属喷嘴的位置相对应,圆锥形容器的上部与圆环形容器的外壁下端对接,圆锥形容器的底部与喷管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可以克服金属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而影响燃烧的缺点,可以通过涡流的剪切力持续减小融化的金属液滴直径,使未反应的金属表面暴露出来并与水反应,以使金属和水反应能够稳定持续进行,提高金属的燃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112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593202.6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43 , G05D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辅助无人艇动态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将无人机所识别的目标动态障碍物组成一个TSP环路,使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解,使目标动态障碍物组成闭环路径,综合障碍物的无碰撞安全区域和护城河环带区域,得到动态障碍物环境下的安全航行点集,连接相应的点集,组成与障碍物无碰撞的路网集合,当无人艇在此动态障碍物区域航行过程中,通过给出起始点和终点,加入上述得到的路网集合,通过寻优算法进行最优路线计算,得到规划路径。本发明路径规划综合考虑了障碍物的无碰撞安全区域和障碍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所得到的动态路网集合会随着识别到的动态障碍物位置变化而变化,达到了对全局状态的实时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542149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25288.6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面无人艇集群巡逻任务分配方法。USV集群接收巡逻任务点;求解所有目标点的中心点;求取出发点T0与所有巡逻点Ti的连线夹角θi;根据角度均分的规则,将目标点按照USV的数量进行均分分组;通过改进遗传算法求解TSP的方式,进行迭代求解;得到每艘USV求解n组任务目标的解决方案,通过投票竞优的方式选出最优方案,作为集群初始巡逻方案;每艘USV巡航过程中,通过计算自身下个目标点的航行成本,轮询周边USV的航行成本,若出现临近USV航行成本低于自身成本的情况,则将该目标点的任务交易给成本低的一方,自身重新规划剩余任务路线;即通过上述方法完成航行路径的二次优化,所有USV均按此方法轮询其它艇,直到所有巡逻任务完成。用以解决很难在短时间通过线性规划等精确计算方式得到任务分配的最优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1046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424038.1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动态环境下获取水面无人艇艏向可行区间的方法涉及多运动障碍物情况下的水面无人艇的自主危险规避方法,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水面无人艇避障方法计算耗时长,容易导致避障失败的问题,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获取无人艇的航速Vs和障碍物的航速Vo;障碍物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步骤二、构建无人艇和障碍物的速度障碍模型,并获得碰撞锥;步骤三、创建速度空间;并将碰撞锥映射到速度空间,对速度空间进行区域划分;步骤四、根据无人艇的航速、障碍物的航速和碰撞锥,计算障碍物的航速位于不同区域情况下的无人艇的艏向可行区间或艏向禁止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911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93202.6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辅助无人艇动态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将无人机所识别的目标动态障碍物组成一个TSP环路,使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解,使目标动态障碍物组成闭环路径,综合障碍物的无碰撞安全区域和护城河环带区域,得到动态障碍物环境下的安全航行点集,连接相应的点集,组成与障碍物无碰撞的路网集合,当无人艇在此动态障碍物区域航行过程中,通过给出起始点和终点,加入上述得到的路网集合,通过寻优算法进行最优路线计算,得到规划路径。本发明路径规划综合考虑了障碍物的无碰撞安全区域和障碍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所得到的动态路网集合会随着识别到的动态障碍物位置变化而变化,达到了对全局状态的实时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404775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93383.6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K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金属和水反应的涡流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室的上部分是圆环形容器、下部分是圆锥形容器,所述圆环形容器包括外壁、内壁、连接内壁与外壁的上盖和内壁包围的底盖,圆环形容器外壁设置金属喷嘴,圆环形容器内壁设置水喷嘴,水喷嘴的位置与金属喷嘴的位置相对应,圆锥形容器的上部与圆环形容器的外壁下端对接,圆锥形容器的底部与喷管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可以克服金属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而影响燃烧的缺点,可以通过涡流的剪切力持续减小融化的金属液滴直径,使未反应的金属表面暴露出来并与水反应,以使金属和水反应能够稳定持续进行,提高金属的燃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