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异步电动机负荷占比调整系统热备用功率的调度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455257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10241462.7

    申请日:2022-03-11

    Inventor: 李卫东 曾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异步电动机负荷占比调整系统热备用功率的调度控制策略,属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量化评估领域。本发明在确立负荷侧异步电动机占比、系统发生扰动的类型等信息后,可以量化给出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负荷侧异步电动机占比与发生扰动后系统有功功率损耗变化率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判断一定时间周期内的有功功率缺额,叠加已有的系统热备用功率,调整实时热备用功率。本发明所提算法可量化分析负荷侧的响应能力,特别是发生扰动后异步电动机对系统有功功率损耗的影响。在调控运行中,可根据β预判系统发生扰动后△P%的变化趋势,进而调整相应的热备用有功功率,提升电网安全水平。

    一种负荷侧储能提供堆叠服务的日内优化运行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29528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16788.4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一种负荷侧储能提供堆叠服务的日内优化运行策略,提出在线滚动优化两阶段鲁棒近似动态规划模型的“前瞻‑值函数近似”混合日内运行策略,能够在有限时间窗口内实时优化功率基准点。日前阶段,运用近似动态规划思想引入决策后状态近似值函数,以表征不同时段状态下的长期期望净效益,并利用差分学习算法对近似值函数开展离线训练。日内运行过程中,结合电价、负荷的滚动更新预测,频率不确定集合以及长期时域近似值函数,在线滚动优化两阶段鲁棒近似动态规划模型动态获取各时段功率基准点。本发明所提策略既能够有效保障负荷侧储能的频率调节能力,亦能通过对近似值函数的“离线训练‑在线应用”,快速评估实时决策的长期影响,兼顾全局经济效益与在线运算开销。

    计及蓄热动态的火电机组低阶频率响应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3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942180.9

    申请日:2017-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蓄热动态的火电机组低阶频率响应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锅炉模块、汽轮机模块和发电机模块的数学模型建立计及蓄热动态的火电机组低阶频率响应模型,具体包括:计及蓄热动态的火电机组转速反馈低阶频率响应模型和计及蓄热动态的火电机组功频反馈低阶频率响应模型;S2:对步骤S1建立的计及蓄热动态的火电机组低阶频率响应模型进行时域解析表达,进而评估扰动后机组动态频率响应过程。本发明通过对锅炉模块简化并将其引入频率响应模型之中,形成了计及蓄热动态的火电机组低阶频率响应模型,进而能够准确刻画机组的频率响应过程。

    基于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下频率偏差系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2646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710289167.8

    申请日:2017-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下频率偏差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控制区的负荷统计特性和风电出力特性;步骤2:根据CPS标准推导计算出电网的二次调频责任;步骤3:计算各区域的负荷和风电出力在分钟级别的统计方差,按照方差分布比例来重新分配各区域的频率偏差系数;步骤4:通过仿真比较改进之后的各控制区域的CPS标准值情况,得到新的频率偏差系数分配方法。本发明公开方法中所提供的新的频率偏差系数分配方法能能公平、合理的分配各控制区域的调频责任,有利于系统在现有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消纳风电。

    一种简化结构的电力系统多机动态频率响应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087560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1178586.X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一种简化结构的电力系统多机动态频率响应模型,属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领域。首先,网络层面基于直流潮流,在网络模型中加入发电机内暂态电抗支路,形成直流潮流网络扩展分析模型。其次,在机组层面,每个节点均采用SFR模型,简化结构的电力系统多机动态频率响应模型。最后,由上述步骤得简化结构的电力系统多机动态频率响应模型。在网络层面,基于DFR模型消去非发电机节点,将网络结构简化为只含有发电机节点的机间振荡矩阵及只含有非发电机节点的扰动功率分配矩阵,简化求解过程;在机组层面,采用低阶的动态频率相应模型,降低求解阶数。本发明相比DFR模型提升计算效率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可适用于多个负荷节点扰动,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实用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