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086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64001.2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距离处波形恢复方法,首先掌握被测电缆的各频段信号传输常数,作为信号时域特征恢复的参考数值。之后使用基于多端采集的局部放电定位装置进行局部放电点的位置信息获取,在获得该位置信息及接收到的局部放电时域信号之后,结合传输常数即可进行真实局部放电时域信号的有效恢复,通过恢复的真实局部放电时域信号,可以更精准的分析局部放电发生的时间和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值,例如振荡频率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712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43240.X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电缆负荷循环下绝缘电树枝劣化实验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交流调压器、升压变压器、保护限流电阻、屏蔽壳体、绝缘试样、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电热丝、控温器、半导体制冷器、高频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采集模块、显微式摄像头和视频采集模块;交流调压器输出电压至升压变压器,经变压器升压后至绝缘试样中,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至控温器,控温器控制电热丝进行加热或控制半导体制冷器进行冷却;高频电流互感器采集高频信号至局部放电采集模块,显微式摄像头采集视频信号至视频采集模块。本发明设置了高低温交替的环境温度,模拟了电缆负荷循环条件,从而获得模拟电缆真实负荷循环条件下的绝缘劣化与局部放电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91328.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碱基离子液体凝胶化电缆缓冲层烧蚀抑制剂,属于用于修理电缆的绝缘技术领域。该抑制剂包括氯化胆碱90‑100份、尿素80‑150份、可聚合有机羧酸5‑20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0.25‑1份、抑氧剂0.25‑0.5份和引发剂0‑21份。该抑制剂是将氯化胆碱和尿素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再将可聚合有机羧酸、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抑氧剂和引发剂混合加入得到第一混合液中并搅拌均匀得到;应用时,将该抑制剂注入待修复电缆的缓冲层和金属护套之间的空腔中,加热电缆或采用辐射引发该抑制剂产生聚合反应并凝胶化;从而在不添加固态导电填料和保持电缆高导电率的情况下对电缆缓冲层的烧蚀进行有效修复并抑制进一步的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46758.2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IPC: G06F30/30 ,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GIL的接地装置及其设计方法,方法包括:获取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计算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值,包括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电容、电感以及交流电阻值;根据经验和工程实际,选择接地点数量及位置,并确定各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得到接地系统布置方案;搭建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等效电路;对等效电路进行电磁暂态仿真,确定当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外壳上各点的壳体电位;验证最大壳体电位是否低于接触电压的临界值,若壳体电位高于接触电压的临界值,则进行接地装置设计优化。本发明可以避免单一手段失效导致壳体电位过高的情况,提高了接地系统的可靠性,为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62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764001.2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距离处波形恢复方法,首先掌握被测电缆的各频段信号传输常数,作为信号时域特征恢复的参考数值。之后使用基于多端采集的局部放电定位装置进行局部放电点的位置信息获取,在获得该位置信息及接收到的局部放电时域信号之后,结合传输常数即可进行真实局部放电时域信号的有效恢复,通过恢复的真实局部放电时域信号,可以更精准的分析局部放电发生的时间和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值,例如振荡频率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2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91446.4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83/08 , H02G1/00 , H02G1/16 , C08K5/3445 , C08K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缆缓冲层用耐蚀剂及其应用方法,属于用于修理电缆绝缘的方法技术领域。该耐蚀剂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1%‑38%的1‑癸基‑3‑甲基咪唑氯盐、质量百分比为2%‑13%的二乙烯三胺、质量百分比为6%‑11%的氨基极性硅油和质量百分比为44%‑76%的乙酸乙酯彼此混合搅拌而成。实际应用时,先将1‑癸基‑3‑甲基咪唑氯盐与二乙烯三胺和第一份乙酸乙酯配制第一溶液,再将氨基极性硅油和第二份乙酸乙酯配制第二溶液,最后将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混合即得到该耐蚀剂;外配高压泵和管道,在需要的高压输电线缆的波纹铝护套上打双孔,将该耐蚀从一个孔注入兵从另外一个孔溢出,最后封闭双孔。使得波纹铝套与缓冲层形成导电通路,能够较好的将累积的电荷传导出去,从而避免缓冲层的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14479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93197.2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压交流电缆用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过氧化物交联反应生成交联聚乙烯层;交联聚乙烯层中物理性均匀分布有呈独立分子态的DTDCPB化合物。该材料制备方法是混合低密度聚乙烯、过氧化物交联剂、抗氧剂和DTDCPB化合物,充分共混完成后经挤出得到制备基料;利用现有高压电缆生产线,将得到的制备基料采用三层共挤工艺法挤出,得高压电缆用绝缘材料。采用该材料的高压电缆绝缘在受到高能电子撞击时,DTDCPB化合物可以吸收高压电极注入的高能电子的能量,吸收的能量以一种对交联聚乙烯无害的方式释放,降低了高能电子对交联聚乙烯分子破坏、抑制局部放电的发生,从而抑制交联聚乙烯材料劣化并增强交联聚乙烯材料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8078217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317792.9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度可调的高压缆线接头用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顺次螺纹连接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设有第一通孔,另一侧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第二连接管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外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同;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侧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且与第一内螺纹相同,第三连接管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通孔。通过将需要链接的两根缆芯分别插入第一连接管的第一通孔及第三连接管的第二通孔内,然后用液压钳将两根缆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压接起来。增加第二连接管的数量,就可以实现连接管的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217522531U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21869137.2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接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连接有挡雨板,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护层保护器,所述护层保护器的一端安装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线孔,所述护层保护器的另一端设置有智能灭火机构,所述智能灭火机构包括智能监测箱、隔板、固定座、压力容器、连接管和电控阀门,所述智能监测箱设置在护层保护器的另一端,所述智能监测箱的另一端设置有隔板,所述固定座的上端安装有压力容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除湿机构以及智能灭火机构,具有防水防潮功能,并且可以对吸附的水分进行自动处理,不需要人手动操作,并且可以对发生的意外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207946489U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20382066.5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新型公布了一种新型接地电流可观测的高压电缆用交叉互联接地箱,包括箱体及箱盖,箱体上设有引线及接地线进口,箱体内设有绝缘支撑板、并联镀锌铜排、环氧安装板、接线柱、保护器及电流表。绝缘支撑板设于箱体底面,绝缘支撑板上一侧安装有并联镀锌铜排,另一侧安装有环氧安装板。并联镀锌铜排上安装有A、B、C保护器;环氧安装板上一侧安装有第一、第二、第三接线柱,另一侧安装有第四、第五、第六接线柱,第一、第二、第三接线柱与保护器电连接。三只电流分别通过铜排与第二、第四接线柱,第三、第五接线柱,第一、第六接线柱电连接。本新型可透过箱盖直接观测感应电流,无需开箱,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开盖检测造成操作时间长及检测时发生触电危险性的技术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