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4830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959876.4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成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构可调的折叠结构复材成型模具,包括结构可调的模芯和尺度可调的模具框架。结构可调的模芯由若干拼接单元和弹性平板组成,若干个拼接单元成排成列布置粘贴在弹性平板上,使拼接单元可进行不同形式和不同角度的弯折形成特定形状的折叠结构复材成型模具的模芯。尺度可调的模具框架是由L形底板、可拆卸边框、螺杆、螺母组成,围成一个矩形模具框架。将模芯置于模具框架内,通过可拆卸边框沿螺杆轴向的移动控制拼接单元之间柔性连接的弹性变形量来调整模芯结构,并通过螺杆螺母锁紧矩形框架固定模芯。使用一套本发明模具就可用于成型不同的折叠结构复合材料制件,调节范围较大,适用范围广,且拆装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22808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25903.1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9C3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层高分子复合片材的浇注成型的两板式模具,属于高分子成型技术领域。该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后挡板、螺栓紧固件、定位螺钉。上模板和下模板经螺栓紧固件连接,后挡板放置于上、下模板一侧的限位槽处进行初定位,再使用定位螺钉对后挡板进行定位。该发明主要是针对多层高分子复合片材现有成型技术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效率较低、需要使用粘结剂进行多次粘结复合等不足问题,发明了一种用于多层高分子复合片材的浇注成型的两板式模具,在不使用任何粘结剂进行多次复合粘结的情况下,通过对上模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与下模板的上、下表面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就可以实现多达五层高分子片材的复合浇注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6357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21141.0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材料功能结构及其建模与数字化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回转体曲面超材料功能结构的自动分区激光加工方法。包括对回转体工件的母线方程拟合及三维模型重建,实现超材料功能结构单元在回转体工件表面的单元重构和排布,并计算出在满足三维振镜的最大加工范围下的单元分区大小,得到分区间中心坐标的位置关系,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五轴运动轨迹,通过比较每个单元的行列坐标与分区的边界条件,确定每个单元所属的分区,并将完成分区后的超材料功能结构单元图形阵列进行投影畸变补偿获得二维阵列。根据生成的五轴运动轨迹以及中每片分区投影后的二维阵列,通过五轴运动系统实现针对任意回转体曲面超材料功能结构的自动化分区加工。
-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20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0228796.4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备智能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过运用运动学联合仿真平台对机械设备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ADAMS和Simulink建立联合仿真平台的基础上开发数据实时读取模块并将其加入仿真平台中,实现了通过仿真的手段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的目标,并在监测过程中,实时仿真监测平台可以将监测目标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和动力学信息记录下来,方便当设备出现异常时调用这些数据进行相关零部件的受损分析及寿命预测,为设备连续生产做充分准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7950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30758.2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折痕管的成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折痕管成型困难、纤维比强度差等问题。所述的装置主要由内部模具、外部模具和外部固定装置。内部模具置于外部模具内部的空间内,内部模具与外部模具之间的间隙根据制备不同厚度的复合材料折痕管进行调节;内部模具与外部模具一同置于外部固定装置内部的空间,并进行固定。所述的方法的步骤为:模具装配;预热模具,涂脱模剂;加热模具和复合材料,敷设复合材料;紧固模具,加热加压,固化定型;抽芯拆除模具,脱模,完成成型。本发明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可设计性强,可应用于汽车、火车等工业装备中复杂复合材料管吸能结构的加工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20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228796.4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备智能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过运用运动学联合仿真平台对机械设备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ADAMS和Simulink建立联合仿真平台的基础上开发数据实时读取模块并将其加入仿真平台中,实现了通过仿真的手段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的目标,并在监测过程中,实时仿真监测平台可以将监测目标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和动力学信息记录下来,方便当设备出现异常时调用这些数据进行相关零部件的受损分析及寿命预测,为设备连续生产做充分准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128277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338715.2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9C4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聚合物复合材料模内自增强共注塑成型方法,属于注射成型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注塑方式先成型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基体,在基体表面上含有预留的沟槽,将基体再次放入模具中,填充基体上的沟槽得到单聚合物复合材料,实现利用一套模具完成单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所有组分的注塑成型;克服了利用热压、挤出和注塑方式制备单聚合物复合材料所存在的工艺复杂、成型周期长、原材料要求严格等问题。模内自增强共注塑成型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可应用于单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品的实际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62493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539111.5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9C4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向超声激励注射成型可视化模具,属于注射成型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注射成型模具动分型侧上安置模式转换块,将超声振动引入到注射成型模具中,可以实现同一模具上型腔、冷料穴、主流道3种位置不同模式的超声激励,通过更换振子,还可实现低频机械振动外场作用下的注塑成型过程分析。本发明方便实现模具功能的拓展,同时将可视化技术与超声激励融合到注射成型中,便于开展超声激励下注射成型过程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62493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39111.5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9C4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向超声激励注射成型可视化模具,属于注射成型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注射成型模具动分型侧上安置模式转换块,将超声振动引入到注射成型模具中,可以实现同一模具上型腔、冷料穴、主流道3种位置不同模式的超声激励,通过更换振子,还可实现低频机械振动外场作用下的注塑成型过程分析。本发明方便实现模具功能的拓展,同时将可视化技术与超声激励融合到注射成型中,便于开展超声激励下注射成型过程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