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69197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561154.3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四轮转向系统,系统包括电控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的电控单元包括控制器ECU,以及安装于转向盘转向轴上并将转向信号输送至控制器ECU的转向盘转角传感器;所述的执行单元包括配备在每个车轮上的转向传动机构、转向电机和双臂横拉杆,所述的转向电机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其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转向传动机构的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轴的顶端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所述的轴的底端与双臂横拉杆连接,所述的双臂横拉杆通过转向节与车轮连接;所述的控制器ECU输出转动信号至转向电机。该转向系统是一种布置方便、占用空间小、主要由电动机等构成的电控四轮转向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3581090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712131.3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0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四轮转向系统,系统包括电控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的电控单元包括控制器ECU,以及安装于转向盘转向轴上并将转向信号输送至控制器ECU的转向盘转角传感器;所述的执行单元包括配备在每个车轮上的转向传动机构、转向电机和双臂横拉杆,所述的转向电机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其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转向传动机构的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轴的顶端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所述的轴的底端与双臂横拉杆连接,所述的双臂横拉杆通过转向节与车轮连接;所述的控制器ECU输出转动信号至转向电机。该转向系统是一种布置方便、占用空间小、主要由电动机等构成的电控四轮转向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3499422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373592.2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为PI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车门内外两侧的内侧压力传感器与外侧压力传感器传递过来的电信号计算出车门内外的气压差,并且控制力矩发生器对车门产生辅助力矩来平衡空气对车门产生的不利力矩;当PI自动控制系统的遥控接收器接收遥控器的关门信号后驱动力矩发生器产生关门力矩完成关门动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不同状态下实现汽车车门平稳开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3547985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624058.4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尾气热力循环发电装置,包括汽车散热器,还包括储液箱、膨胀机和连接所述汽车尾气的蒸发室;所述蒸发室内设有蒸发管,所述蒸发管一端和所述储液箱的出液管连接,所述蒸发管的另一端和所述膨胀机的进气管连接;所述膨胀机的出气管及所述储液箱的回液管分别和所述汽车散热器相连接;所述膨胀机的机械输出轴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连接有蓄电池;该汽车尾气热力循环发电装置,将内燃机燃料燃烧的废气排放所造成的能量损失进行了回收利用,不仅节约能源,且提高了燃油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由于高温尾气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了汽车使用的环保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344758U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20444315.6
申请日:2013-07-24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八向电动可调车辆座椅底座装置,包括各自的动力总成、地脚总成、各自的传动总成及相应的连接部件组成;各自的传动总成采用了连杆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很好的利用了连杆机构和齿轮齿条机构的作用原理并与的各自的动力总成通过连接架a及连接架b装配在一起,整体上形成了一个联动装置系统,从而实现了座椅前后滑动、前椅面高度、后椅面高度等位置或角度可调节的功能,位置、角度调节简便,可靠性高,加工制造容易,不仅便于底座自身的制造、安装,而且还便于联动调节机构的调整、更换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203902332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280244.5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60N2/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安全型汽车座椅,包括座椅主体,还包括与所述座椅主体连接且用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促使座椅主体先向前向上接着向后移动的座椅调节装置,座椅调节装置是设在座椅主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通过在座椅主体下方设置起支撑和位置复位调节作用的座椅调节装置,座椅调节装置使座椅主体前端在发生碰撞时先向前向上移动,之后能够快速向后移动,同时座椅主体上的乘员也会随座椅主体一起向后移动,从而减少安全带、气囊及汽车方向盘或仪表板等对驾驶员或乘员的伤害,更加全面的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具有较高的被动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543572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726230.7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60G17/016 , B60G17/033 , B60G17/0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汽车侧倾斜、前倾的汽车平衡装置,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电子控制单元ECU、气囊,传感器模块包括轮速传感器、方向盘传感器、刹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方向盘传感器及刹车传感器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输入端连接,气囊设置在车轮臂轴与车身之间,气囊包括与车身连接的柔性主气室、与车轮臂轴连接的刚性副气室,柔性主气室与刚性副气室之间通过气囊电磁阀控制连通/隔离。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更加的准确,快速,能够更好的消除汽车急刹车减速、转弯所产生的前倾,和侧倾,增加汽车的舒适性;2、结构比较紧凑,不产生较为明显的干涉运动;使用空气气囊,价格合理,制造容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