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3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59519.4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2/02 , E01D21/00 , E04B1/41 , G06F30/13 , G06F30/20 , E01D101/30 , E01D101/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装配式钢板组合梁构造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预制桥面板、工字形钢梁、两排螺栓连接件、两排预埋钢套筒、桥面铺装以及多个U型钢剪力键;所述预制桥面板搭设于所述工字形钢梁的上侧,多个所述U型钢剪力键设置于所述预制桥面板的上侧,且多个所述U型钢剪力键依次沿顺桥向对接拼装,所述工字形钢梁与多个所述U型钢剪力键上下对应设置,两排所述预埋钢套筒内嵌固定于所述预制桥面板。本发明通过螺栓连接件产生的摩擦力抵抗剪力,第一预留通孔尺寸大于高强螺栓尺寸,能够为构件制造尤其是混凝土预制板的加工提供较大的容错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82061.4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栏配筋方法及利用该配筋校核与悬臂板匹配的方法,在数据输入模块输入参数,通过配筋模块计算计算所需要的护栏箍筋直径d2,根据d2与配筋参数确定护栏配筋;同时,在数据输入模块中输入悬臂板参数,配合护栏箍筋直径d2,通过校核模块为校核悬臂板的承载能力Mn和悬臂板所承担的弯矩总和Mu,Mn>Mu,则判定满足桥面板悬臂计算满足要求。通过将数据输入模块、配筋模块、校核模块集成在一个数据库中,实现用户通过输入较少的参数,即可自动设计护栏配筋及校核护栏和桥面板悬臂的匹配性,提高了护栏配筋设计安全性,实现设计、校核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96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910380159.3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架与桩柱水下落位锁定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连接构造是在框架式支架上呈水平固定设置锚固环,在桩柱的外侧壁上,对应于锚固环所在位置固定设置承插式榫肋,锚固环的内径大于桩柱的外径,吊装并穿过锚固环下沉的桩柱在下沉到设定标高时,在框架式支架与桩柱之间利用锚固环和承插式榫肋实现锁定连接。本发明在支架和桩柱之间可靠连接,且桩柱与支架分离制作、分开安装,大大方便了结构的制作与运输,能实现轻量化吊装,从而节省结构制作安装费和施工装备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0516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5963.2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解决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的大跨钢板组合梁及施工方法,包括钢主梁组件、至少一个负弯矩区桥面板组件、至少一个正弯矩区桥面板组件和至少一个弹性桥面板组件;所述负弯矩区桥面板组件包括第一混凝土桥面板、至少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上翼缘、至少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腹板和至少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上翼缘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腹板之上,所述第一混凝土桥面板和第一上翼缘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本发明通过使用铁基形状记忆合金构件部分替代传统大跨钢板组合梁中的支撑件,不仅能够对第一混凝土桥面板进行很好的支撑,还能对其施加预应力,进而方便解决大跨度钢板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开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884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26175.X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方法,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领域,在渡槽槽身内安装水位感应器感应槽内水位高度,通过控制系统计算水荷载变化值和实时应力差,当水位变化值较大时,实时应力差超过初始设定应力允许误差,控制系统则传递指令给智能张拉系统进行体外预应力的再张拉或放张,调整施加在渡槽结构上的预加力大小,改变渡槽结构的应力状态,使结构始终处在受力合适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渡槽结构的荷载自适应控制,使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成为一个可自行调节内在力的机构体系,主动抗力,不再是传统意义结构的被动受力状态;突破了传统混凝土结构应力不可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577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69820.1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nventor: 殷涛 , 吴志刚 , 沈国栋 , 殷亮 , 刘治国 , 薛宏强 , 李彦国 , 张海峰 , 谷文 , 熊文 , 徐畅 , 杨大海 , 杨凯 , 李剑鸾 , 谢玉萌 , 王倩 , 周云 , 慈伟主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制厂平整地面的三维激光扫描支架车,包括紧固组件、抬升支架、支撑框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底盘,底盘中心设有圆孔,圆孔内有螺栓以安装三维激光扫描仪;所述抬升支架,为两层剪叉式升降,由顶板、斜杆、连接杆组成,通过角钢固定在支撑框架上,其中斜杆、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剪叉组件,利用两层剪叉中的螺杆调整抬升高度并通过螺母锁紧,顶板通过角钢与下部剪叉组件连接;所述底盘安装在抬升支架的顶板上。本发明解决在扫测环境较好的预制梁场中,三维激光扫描换站时频繁移动三脚架的问题,提高扫测效率;避免每次换站的重新调平,节省扫测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23566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64426.8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多重剪力键的柱板连接装置,包含上节预制组件、连接组件和下节组件。上节预制组件包括预制梁板,连接组件包括楔形块、底座钢板、钢筒和钢筒内壁加强箍,下节组件包括钢筋锚固板、环形钢板、钢套、纵向钢筋、环形钢筋、管型桩柱、填芯灌浆料和托盘钢板,上节预制组件与连接组件通过锚栓实现连接,下节组件与连接组件通过填芯钢筋笼和填芯灌浆料实现连接。本发明创造了一种包含多重剪力键的柱板连接装置,使得桩柱与板梁连接工业化预制程度高,与传统桩柱与板梁连接相比,该连接装置安全性更高,耐久性更强。受力明确,可靠性强,在高效实现柱板刚性连接的同时,又大大实现了工业化建造,并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625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8101.8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进化梯度搜索的桥梁点云提取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采用聚类算法对桥面点云进行去噪;基于多线程和最小堆数据结构对去噪后的桥面点云进行初步提取,同时设定垂直性密度约束进一步提取桥面点云;将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与进化策略相结合,作为互补算法纳入一个统一框架,通过交替采用梯度更新和进化更新的方法对提取的桥面点云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最终提取的桥面点云。本发明提高了桥面点云的处理精度,通过引入进化梯度搜索策略,能够更有效地在复杂的点云数据中识别并分离出桥梁的主体结构,同时显著减少噪声和冗余信息对最终结果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23216.8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涵洞基础底板节点弯矩计算方法,属于涵洞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基础底板与侧墙刚度差异的洞身下部结构的计算参数模型,计算获得第一弯矩系数A、第二弯矩系数B及第三弯矩系数C;计算获得基础底板与侧墙的线刚度比#imgabs0#,并基于基础底板与侧墙的线刚度比对内力分配的影响,根据基础底板与侧墙在节点处的变形协调关系,结合第一弯矩系数A、第二弯矩系数B及第三弯矩系数C推导获得综合系数#imgabs1#;基于综合系数#imgabs2#,计算洞身下部结构基础底板的节点弯矩#imgabs3#。本发明能够基于基础底板与侧墙的线刚度比,更准确地计算涵洞基础底板的节点弯矩,将有助于优化涵洞的设计,提高其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95848.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01F5/00 , E02D29/045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式涵洞洞口的设计方法及该方法制成的涵洞洞口,涉及装配式涵洞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预制端墙受力构建分层模型,并进行预制端墙的各分层所需承载力计算及分级配筋设计;S2:基于预制端墙与预制洞身夹角变化构建联结调节部的抗弯抗剪模型,并进行联结调节部的抗剪抗弯配筋设计。本发明通过分层受力与分级配筋,建立了预制端墙各分层所需承载力设计及计算公式,提高了设计效率,通过分级差异化配筋,避免了过去整体式端墙整体受力,统一配筋而造成的过度配筋,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