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穗肥智能施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94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50449.2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穗肥智能施用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水肥供料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水稻生长数据及水稻植株图像;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施肥区域种植的水稻和面积确定所述施肥区域的化肥施用量,并根据气象数据的变化对所述施肥区域的化肥施用量进行调整;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水稻的肥力需求数据;所述水肥供料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肥力需求数据为水稻穗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控制所述水肥供料模块完成自动施肥作业。本发明为适应当前农业轻简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避免水稻生产穗肥施用过程人工成本高、施肥不合理等问题。

    利用污泥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984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54062.8

    申请日:2019-03-30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利用污泥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屑与牛粪烘干粉碎;2)将从污水处理厂取来的新鲜污泥与步骤1)中的木屑、牛粪按质量比6~8:1~3:1进行混合搅拌制备培养料,并使其水分含量为60%~80%,保持PH为6~8;3)向培养料中投放蚯蚓,蚯蚓的投放密度为0.3kg/m3~0.5kg/m3;4)保持水分含量为60%~80%、温度在20℃~30℃下培养10~20天,分离出蚯蚓即得到生物有机肥。该方法利用蚯蚓处理污泥制备生物有机肥,组分简单,其有机质含量、N+P2O5+K2O含量满足NY525~2012标准规定指标,具有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的优点,同时有效的解决了污泥处置问题,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51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05447.1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稻促苗肥高效施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头季稻成熟之后,秸秆还田之前一天,撒施促苗肥;(2)将头季稻进行收割,并将切碎的秸秆均匀抛撒在稻桩上。本发明通过先在秸秆还田前一天撒施促苗肥,然后进行收割和秸秆还田,并将还田秸秆均匀抛撒,最后进行田间管理,不但能够减少肥料用量,而且减少了肥料浪费,大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达到了减肥(每亩减肥40%)、增效(每亩增产12%)和节本目标。

    一种双季稻栽培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6848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05366.5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季稻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早熟中籼品种;(2)于3月中旬进行大棚播种和育秧,4月15日前移栽头季稻秧苗,机插,并进行日常田间管理;(3)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当头季稻的稻米成熟度达到90%以上时进行留桩收割,将稻草覆盖于稻桩行间;(4)头季稻收割后1‑2d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直至成熟;病虫害重点防治稻瘟病和稻飞虱。本发明采用一种双季稻低位再生的方法,选择“一适一优两高三抗”早熟中籼品种,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头季稻收割时低位留桩,可有效减少头季稻机收碾压造成的损失,解决了碾压导致的再生稻成熟不一致、稻米外观及食味品质差等难题。

    一种炭基育秧基质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8555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292052.3

    申请日:2019-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基育秧基质混合装置,本发明在搅拌时,由于搅拌机构的搅拌轴上采用离合间歇机构同轴套设有翻提机构,这样,翻提机构在所述搅拌轴的驱动下可转动的设置,且其转动时,能够使得混合搅拌罐内的炭基育秧基质向上翻动,实现较轻与较重物质的混合,防止下沉与上升导致的不均匀现象,同时,本发明的离合间歇机构能够使得搅拌轴与翻提机构之间以间歇的方式传动与断开,以便使得翻提机构间歇式转动,进而实现对炭基育秧基质的间歇式向上翻动,防止翻体过快而导致的翻动力过大且内部难以实现混合翻动的问题,保证混合效率的同时,节省能耗,另外,混合搅拌罐的侧表面开设有观察窗,可以实时观察育秧基质的搅拌状态。

    一种抗高温水稻的轻简化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884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04043.0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高温水稻的轻简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抗高温品种的选择、种子预处理、基地选择、播期调整、培育壮秧与移栽、秸秆还田、平衡施肥、防治虫害,本发明一种抗高温水稻的轻简化栽培方法,提出减轻高温危害、提高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措施,具有优良的产量效益、品质效益和环境效益。选择抗高温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幼穗发育和抽穗期避开了高温干旱的炎热时段,从而能够减少高温热害对水稻造成的损失;合理调整播期,使水稻开花期避开高温胁迫的时间,减轻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种再生稻收割机用履带轮

    公开(公告)号:CN215379979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0542157.2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机履带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再生稻收割机用履带轮,包括底盘,底盘两侧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轴,每个驱动轴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轮,底盘两侧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浮动轮,底盘两侧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浮动轮,且底盘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轴上的第一连接法兰盘与连接轴上的第二连接法兰盘连接,转动轴承连接的连接环上套设有连接套,连接角板通过连接杆与测量杆连接,安装板上安装有行走轮,可在收割机行驶时,测量杆先对坑洼进行测量预警,避免因坑洼过深导致收割机陷入,保证收割机的正常运行,同时避免收割机的损伤,保护了人员财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