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017C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01136913.2
申请日:2001-12-25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IPC: C22C3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04 , C21D6/002 , C21D8/0205 , C21D8/0226 , C21D8/0236 , C21D8/0273 , C22C38/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铁素体不锈钢板,其由至多0.03质量%的C,至多0.03质量%的N,至多2.0质量%的Si,至多2.0质量%的Mn,至多0.6质量%的Ni,9-35质量%的Cr,0.15-0.80质量%的Nb组成,其余为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具有粒径为0.5μm或更小的含Nb析出物的金相组织,其比例不超过0.5质量%,所述结晶取向在深度为1/4厚度处的一个轧制表面上,具有由式(b)定义的累积强度不低于2.0。铁素体不锈钢板是对所述不锈钢在450-750℃进行不超过20小时的析出加热,以及对所述不锈钢在900-1100℃进行不超过1分钟的最终退火而制造的。累积强度=[I(222)/I0(222)]/[I(200)/I0(200)] ……(b)其中,I(222)和I(200)表示由XRD测得的所述钢板样品的(222)和(200)平面上的衍射强度,而I0(222)和I0(200)表示无方向的样品的(222)和(200)平面上的衍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499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580008882.9
申请日:2015-02-18
Applicant: 日铁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Abstract: 构成板式热交换器的板型部件的侧端面的接合及上下的板型部件的流路的接合的至少一部分以不使用钎料的固相扩散接合进行,从而简单地制造确保气密性的板式热交换器。构成热交换器壳的矩形板型部件为在周缘具备纵壁部的箱型部件,相同形状的箱型部件(1,2)中的一个是使水平面的方向反转后的部件,将箱型部件(1,2)依次层叠,而且使层叠下部件的纵壁部上部嵌入层叠上部件的纵壁部下部,上述纵壁部的角度(θ)为θ≤30°,在层叠上部件的纵壁部与层叠下部件的纵壁部的抵接部位,使至少一部分进行固相扩散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49458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80001626.0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扩散接合处理后的脱模性(被接合材与脱模构件的剥离性)优异的扩散接合夹具用不锈钢材,可在维持被接合材的扩散接合性的状态下抑制被接合材的变形。本发明为一种变形抑制和脱模性优异的扩散接合夹具用不锈钢材,其为含有1.5质量%以上的Si的不锈钢材,上述不锈钢材的1000℃时的高温强度(Fr)与通过扩散接合而进行接合的被接合材1的1000℃时的高温强度(Fp)之比(Fr/Fp)为0.9以上。上述不锈钢材优选包含C:0.1质量%以下、Si:1.5~5.0质量%、Mn:2.5质量%以下、P:0.06质量%以下、S:0.02质量%以下、Ni:8.0~15.0质量%、Cr:13.0~23.0质量%、N:0.2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92301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7911.7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减振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材。减振性铁素体系不锈钢具有以质量%计,C:0.001~0.04%、Si:0.1~2.0%、Mn:0.1~1.0%、Ni:0.01~0.6%、Cr:10.5~20.0%、Al:0.5~5.0%、N:0.001~0.03%、Nb:0~0.8%、Ti:0~0.5%、Cu:0~0.3%、Mo:0~0.3%、V:0~0.3%、Zr:0~0.3%、Co:0~0.6%、REM(稀土元素):0~0.1%、Ca:0~0.1%、余量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化学组成,具有基质为铁素体单相、铁素体晶粒的平均结晶粒径为0.3~3.0mm的金相组织,剩余磁通密度为45mT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92301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7882.4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减振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材。减振性铁素体系不锈钢材,其具有以质量%计,C:0.001~0.03%、Si:0.1~1.0%、Mn:0.1~2.0%、Ni:0.01~0.6%、Cr:10.5~24.0%、N:0.001~0.03%、Nb:0~0.8%、Ti:0~0.5%、Cu:0~2.0%、Mo:0~2.5%、V:0~1.0%、Al:0~0.3%、Zr:0~0.3%、Co:0~0.6%、REM(稀土元素):0~0.1%、Ca:0~0.1%、余量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化学组成,具有基质为铁素体单相、铁素体晶粒的平均结晶粒径为0.3~3.0mm的金相组织,剩余磁通密度为45mT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47184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80160625.1
申请日:2009-07-27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2C38/001 , C22C38/04 , C22C38/26 , F02M26/11 , F02M26/32 , F28D7/16 , F28F21/083 , F28F2009/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作为供Ni钎焊的EGR冷却器部件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及使用该部件的EGR冷却器。使用以质量%计,含有C:0.03%以下、Si:大于0.1%且小于等于3%、Mn:0.1%~2%、Cr:10%~25%、Nb:0.3%~0.8%、N:0.03%以下,此外根据需要,分别选择性地含有:(a)合计4%以下范围的Mo、Cu、V及W的1种以上、(b)合计0.3%以下的范围的Ti、Al及Zr的1种以上、(c)合计5%以下范围的Ni及Co的1种以上、(d)0.2%以下范围的REM(稀土元素)及Ca的1种以上,剩余部分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得到具有通过Ni钎焊接合的构造的EGR冷却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494250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80001614.8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利用扩散接合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可抑制由不锈钢板构成的被接合材的变形,且扩散接合处理后的脱模性(被接合材与脱模构件的剥离性)优异。一种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将由不锈钢构成的多个被接合材1层叠,进行加热和加压,使上述被接合材1扩散接合;在上述被接合材1的两面侧配置脱模构件3,并且以隔着上述脱模构件3夹持上述被接合材1的方式配置按压夹具4,然后,经由上述按压夹具4通过加压装置进行按压,上述脱模构件3包含钢材,上述钢材含有1.5质量%以上的Si,使用上述脱模构件3的1000℃时的高温强度(Fr)与上述被接合材1的1000℃时的高温强度(Fp)之比(Fr/Fp)为0.9以上的、上述被接合材1与上述脱模构件3的组合,进行上述扩散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4942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80001614.8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利用扩散接合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可抑制由不锈钢板构成的被接合材的变形,且扩散接合处理后的脱模性(被接合材与脱模构件的剥离性)优异。一种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将由不锈钢构成的多个被接合材1层叠,进行加热和加压,使上述被接合材1扩散接合;在上述被接合材1的两面侧配置脱模构件3,并且以隔着上述脱模构件3夹持上述被接合材1的方式配置按压夹具4,然后,经由上述按压夹具4通过加压装置进行按压,上述脱模构件3包含钢材,上述钢材含有1.5质量%以上的Si,使用上述脱模构件3的1000℃时的高温强度(Fr)与上述被接合材1的1000℃时的高温强度(Fp)之比(Fr/Fp)为0.9以上的、上述被接合材1与上述脱模构件3的组合,进行上述扩散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517748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380076626.4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锈钢扩散接合制品的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直接法”获得的接合部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不锈钢扩散接合制品,能够承受与现有的采用插入材料插入法同等的工作负荷。该方法包括使不锈钢材料相互直接接触并通过扩散接合使之一体化,其中至少一种彼此相互接触的不锈钢材料是两相体系钢,加热时其奥氏体起始温度Ac1点为650~950℃,且奥氏体+铁素体两相转变温度区域在880℃以上的范围,在接触面压力1.0MPa以下、加热温度880~1080℃的条件范围进行扩散接合,同时在两相体系钢的铁素体相向奥氏体相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晶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459676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80026505.5
申请日:2010-06-14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273 , B23K35/308 , B23K2101/14 , C21D6/002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0 , C22C38/26 , F28D7/16 , F28D21/0003 , F28F1/12 , F28F21/083 , F28F21/0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为热交换器部件的,暴露于高温钎焊时可防止粗粒化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材。该钢材按质量%计含有:C:0.03%以下、Si:大于0.1%且小于等于3%、Mn:0.1~2%、Cr:10~35%、Nb:0.2~0.8%、N:0.03%以下,根据需要含有Mo、Cu、V及W的一种以上合计4%以下,或进一步含有Ti及Zr的1种以上合计0.5%以下,或进一步含有Ni及Co的一种以上合计5%以下,或进一步含有Al:6%以下、REM(稀土类元素):0.2%以下、Ca:0.1%以下的一种以上,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具有通过冷加工后的加热生成的再结晶晶粒的面积率为10~80%的部分再结晶组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