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218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56844.0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50 , C21D2211/001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8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合扩散接合成型品的不锈钢材料,其不受表面粗糙度的程度的影响且进一步提高了扩散接合性。一种扩散接合用不锈钢材料,是扩散接合前的金属组织具有由铁素体相、马氏体相或奥氏体相中的至少2种以上构成的多相组织的不锈钢材料,上述多相组织的平均晶体粒径为20μm以下,由下述(a)式表示的γmax为10~90,将1.0MPa的负荷在1000℃施加0.5h时的蠕变伸长率为0.2%以上。γmax=420C‑11.5Si+7Mn+23Ni‑11.5Cr‑12Mo+9Cu‑49Ti‑47Nb‑52Al+470N+189…(a)式。其中,上述(a)式中的元素符号表示各元素的含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51774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80076626.4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023 , B23K20/00 , B23K20/02 , B23K20/227 , B23K35/308 , B23K35/3086 , B23K2103/05 , C21D6/002 , C21D9/50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锈钢扩散接合制品的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直接法”获得的接合部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不锈钢扩散接合制品,能够承受与现有的采用插入材料插入法同等的工作负荷。该方法包括使不锈钢材料相互直接接触并通过扩散接合使之一体化,其中至少一种彼此相互接触的不锈钢材料是两相体系钢,加热时其奥氏体起始温度Ac1点为650~950℃,且奥氏体+铁素体两相转变温度区域在880℃以上的范围,在接触面压力1.0MPa以下、加热温度880~1080℃的条件范围进行扩散接合,同时在两相体系钢的铁素体相向奥氏体相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晶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3007C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0124883.9
申请日:2000-09-21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6/002 , C21D8/0273 , C21D8/0278 , C22C38/04 , C22C38/42 , C23C8/18 , Y10S428/913 , Y10T428/12479
Abstract: 一种新型不锈钢板具有不锈钢基体,它以1.0质量%或更大的比例含Cu并具有以0.2体积%的比例析出的富Cu晶粒。该富Cu晶粒透过在基体上产生的钝化膜的小孔暴露在外。Cu最好相对于在基体的钝化膜或最外层中存在的Cr、Si和Mn,以Cu/(Cr+Si)质量比0.1或更大或Cu/(Si+Mn)质量比0.5或更大凝聚。富Cu晶粒的析出和Cu的凝聚可有效地改进不锈钢板的可焊性和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17748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380076626.4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锈钢扩散接合制品的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通过“直接法”获得的接合部具有优异的可靠性的不锈钢扩散接合制品,能够承受与现有的采用插入材料插入法同等的工作负荷。该方法包括使不锈钢材料相互直接接触并通过扩散接合使之一体化,其中至少一种彼此相互接触的不锈钢材料是两相体系钢,加热时其奥氏体起始温度Ac1点为650~950℃,且奥氏体+铁素体两相转变温度区域在880℃以上的范围,在接触面压力1.0MPa以下、加热温度880~1080℃的条件范围进行扩散接合,同时在两相体系钢的铁素体相向奥氏体相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晶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290766A
公开(公告)日:2001-04-11
申请号:CN00124883.9
申请日:2000-09-21
Applicant: 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6/002 , C21D8/0273 , C21D8/0278 , C22C38/04 , C22C38/42 , C23C8/18 , Y10S428/913 , Y10T428/12479
Abstract: 一种新型不锈钢板具有不锈钢基体,它以1.0质量%或更大的比例含Cu并具有以0.2体积%的比例析出的富Cu晶粒。该富Cu晶粒透过在基体上产生的钝化膜的小孔暴露在外。Cu最好相对于在基体的钝化膜或最外层中存在的Cr、Si和Mn,以Cu/(Cr+Si)质量比0.1或更大或Cu/(Si+Mn)质量比0.5或更大凝聚。富Cu晶粒的析出和Cu的凝聚可有效地改进不锈钢板的可焊性和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02189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580056844.0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日铁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50 , C21D2211/001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8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合扩散接合成型品的不锈钢材料,其不受表面粗糙度的程度的影响且进一步提高了扩散接合性。一种扩散接合用不锈钢材料,是扩散接合前的金属组织具有由铁素体相、马氏体相或奥氏体相中的至少2种以上构成的多相组织的不锈钢材料,上述多相组织的平均晶体粒径为20μm以下,由下述(a)式表示的γmax为10~90,将1.0MPa的负荷在1000℃施加0.5h时的蠕变伸长率为0.2%以上。γmax=420C‑11.5Si+7Mn+23Ni‑11.5Cr‑12Mo+9Cu‑49Ti‑47Nb‑52Al+470N+189…(a)式。其中,上述(a)式中的元素符号表示各元素的含量(质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