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0334767C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03822387.2
申请日:2003-09-19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4 , H01M8/0202 , H01M8/0239 , H01M8/0245 , H01M8/04089 , H01M8/0662 , H01M8/1009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100),其具有电极-电极连接单元,所述的部件由阳极(102)、阴极(108)和夹在其间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薄膜(11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构成阴极(108)的阴极侧扩散层(110)的表面上,提供由包含氧/氮分离系数大于1的材料的分离膜(330)。燃料电池是液体燃料供给型燃料电池,其结构简单且还可以向氧化剂电极提供符合要求的氧。
-
公开(公告)号:CN1985399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480007432.X
申请日:2004-02-17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605 , H01M4/92 , H01M4/926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固体电解质膜(114)的一侧被插入电极片(489)的切口。氧化剂电极侧集电极片(499)的基底构件(110)被置于面对电极片(489)的基底构件(104)的位置,基底构件(104)设置在固体电解质膜(114)的一个面上。另外,燃料电极侧集电极片(497)的基底构件(104)被置于面对电极片(489)的基底构件(110)的位置,该基底构件(110)设置在固体电解质膜(114)的另一个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890835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480036691.5
申请日:2004-12-0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9/02 , F17C2201/0104 , F17C2201/0185 , F17C2201/056 , F17C2201/058 , F17C2221/012 , F17C2223/0161 , F17C2223/033 , F17C2223/035 , F17C2223/043 , F17C2225/0123 , F17C2225/033 , F17C2225/035 , F17C2227/0302 , F17C2265/031 , H01M8/04082 , H01M8/04208 , H01M2250/30 , Y02B90/18 , Y02E60/321
Abstract: 改善了使用容纳有液体燃料的燃料盒的燃料电池的操作性能。燃料盒(1400)容纳有液体燃料(124)。燃料盒(1400)包括气液分离膜(1408),所述气液分离膜将燃料容纳部分(1402)分为液体容纳室(1402a)和气体容纳室(1402b)。由液体燃料蒸发所得的燃料气体容纳在气体容纳室(1402b)中。排气管(1410)连接在气体容纳室(1402b)上,容纳在气体容纳室(1402b)中的燃料气体通过排气口(1414)排放到燃料盒(1400)外。
-
公开(公告)号:CN1839505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480024146.4
申请日:2004-08-23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86 , H01M8/0289 , H01M8/1009 , H01M2250/30 , Y02B90/18
Abstract: 公开的是燃料电池(723),其中安置高浓度燃料容器(715)位于与向单元电池结构体(101)供应燃料(124)的燃料容器(713)的邻近处,并且在燃料容器(713)和用于向燃料(124)中传输高浓度燃料(725)的高浓度燃料容器(715)之间的边界处形成渗透控制薄膜(717)。
-
公开(公告)号:CN1826287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480021200.X
申请日:2004-08-05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01J19/121 , B01J2219/0886 , B82Y40/00 , C01B32/16 , C01B32/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纳米碳(183)的装置,包括喷雾器(181),安置在纳米碳收集室(119)的侧表面上。雾(195)从喷雾器(181)喷射到纳米碳收集室(119)中并遍及纳米碳收集室(119)。
-
公开(公告)号:CN1679196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3820066.X
申请日:2003-09-29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M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9 , H01M8/04089 , H01M8/04186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350),具备燃料电池主体(101)、燃料容器(334)、转换部(335)。燃料电池主体(101)具备燃料极(102)和氧化剂极(108),将有机液体燃料(124)向燃料极(102)供给,将氧化剂(126)向氧化剂极(108)供给而产生电能。燃料容器(334)储存有机液体燃料(124),向燃料极(102)送出有机液体燃料(124)。转换部(335)将有机液体燃料(124)变为蒸气或雾(337)。此外,燃料容器(334)将蒸气或雾(337)向燃料极(102)送出。
-
公开(公告)号:CN1659735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3813198.6
申请日:2003-05-30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4/8605 , H01M4/92 , H01M8/0271 , H01M8/0289 , H01M8/1004 , H01M8/1009 , H01M8/1065 , H01M8/1067 , H01M8/2455
Abstract: 多个燃料电极设置在通用的固体聚合电解质薄膜的一个表面上,同时多个氧化剂电极被设置在所述固体聚合电解质薄膜的另外的一个表面上以产生多个共享所述固体聚合电解质薄膜的干电池。这些干电池通过连接电极电学互联。槽形成在相邻干电极之间的固体聚合电解质薄膜的区域中。此槽将氢离子的迁移限制到相邻的干电池以防止电压减小。以这种方式所得到的结构简单且尺寸减小的固体聚合物燃料电池可以提供较高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656639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03812353.3
申请日:2003-05-2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2 , H01M8/04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有有机化合物和消泡剂的燃料电池用液体燃料。通过本燃料电池的使用,可以抑制在燃料电池中使用时,在燃料极生成的副产物气体向电极表面的吸附,另外可以快速除去吸附的泡状气体,增加燃料极的有效催化面积,提高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