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24750C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03820067.8
申请日:2003-09-2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86 , H01M8/1009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具备:作为燃料向燃料极(102)供给有机液体燃料的燃料电池主体(110)、以使燃料极(102)振动而将在燃料极(102)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除去的方式产生振动的振动发生部(314、324)。燃料电池还可以具备:基于燃料电池主体(110)的输出,控制振动发生部(314、324)的驱动的控制部(463)。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从燃料极中有效地除去二氧化碳而获得稳定的输出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324749C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03820066.X
申请日:2003-09-29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M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9 , H01M8/04089 , H01M8/04186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350),具备燃料电池主体(101)、燃料容器(334)、转换部(335)。燃料电池主体(101)具备燃料极(102)和氧化剂极(108),将有机液体燃料(124)向燃料极(102)供给,将氧化剂(126)向氧化剂极(108)供给而产生电能。燃料容器(334)储存有机液体燃料(124),向燃料极(102)送出有机液体燃料(124)。转换部(335)将有机液体燃料(124)变为蒸气或雾(337)。此外,燃料容器(334)将蒸气或雾(337)向燃料极(102)送出。
-
公开(公告)号:CN1316667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03813198.6
申请日:2003-05-30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4/8605 , H01M4/92 , H01M8/0271 , H01M8/0289 , H01M8/1004 , H01M8/1009 , H01M8/1065 , H01M8/1067 , H01M8/2455
Abstract: 多个燃料电极设置在通用的固体聚合电解质薄膜的一个表面上,同时多个氧化剂电极被设置在所述固体聚合电解质薄膜的另外的一个表面上以产生多个共享所述固体聚合电解质薄膜的干电池。这些干电池通过连接电极电学互联。槽形成在相邻干电极之间的固体聚合电解质薄膜的区域中。此槽将氢离子的迁移限制到相邻的干电池以防止电压减小。以这种方式所得到的结构简单且尺寸减小的固体聚合物燃料电池可以提供较高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910781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2977.6
申请日:2005-01-20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86 , H01M8/04208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燃料盒(1501),该双层结构由壳(1502)以及储存液体燃料(124)的内容器(1503)组成。壳(1502)由耐冲击性树脂制备,并且内容器(1503)由耐液体燃料的树脂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879242A
公开(公告)日:2006-12-13
申请号:CN200480032884.3
申请日:2004-11-0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8 , H01M8/04186 , H01M8/1009
Abstract: 构造燃料电池(1101)中的燃料盒(1103)以使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燃料电池体(1109)上。构造该燃料盒(1103)以使得高浓度燃料箱(1105)和混合箱(1107)在装配部分(1127)处能可拆卸地连接。低浓度燃料(1149)、从燃料容器(811)回收的回收燃料(1155)和高浓度燃料箱(1105)中的高浓度燃料(725)在混合箱(1107)中被混合成具有预定燃料成分浓度的燃料(124)。之后,燃料(124)被供应到燃料容器(811)。
-
-
公开(公告)号:CN1747896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480003871.3
申请日:2004-02-10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01J19/121 , B01J2219/0879 , B82Y40/00 , C01B3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碳的稳定大量制造。在制造腔室(107)中,圆筒形石墨棒(101)固定于旋转装置(115)上,并能够以石墨棒(101)的长度方向为轴进行旋转,且能在长度方向上左右移动。石墨棒(101)的侧面被来自激光源(111)的激光束(103)照射。纳米碳收集腔室(119)设置在烟羽(109)的产生方向上,以收集生成的碳纳米突集合体(117)。
-
公开(公告)号:CN1679188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3820848.2
申请日:2003-07-02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605 , H01M8/0232 , H01M8/0234 , H01M8/0239 , H01M8/0243 , H01M8/0245 , H01M8/04156 , H01M8/04291 , H01M8/1009 , Y02P70/56 , Y10T156/10
Abstract: 提供一种其中氧化剂电极中的水迅速地移开并蒸发由此获得高输出的液体燃料供给类型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电极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在燃料电池100中,基材110在与催化剂层112接触的表面上提供有用于迅速排水的疏水层441以及从疏水层441朝向电池外部方向提供有用于蒸发已经从表面穿过憎水层441的水的亲水层443。
-
公开(公告)号:CN1643719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03807331.5
申请日:2003-04-1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07 , H01M4/8605 , H01M4/8839 , H01M8/1004 , H01M8/1018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94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用电极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和包含第一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及催化物质的燃料极和/或氧化剂极之间,设置包含第二高分子电解质的粘接层。另外,利用相同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构成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极粘接层。这样就会提高电极表面和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界面的密接性,实现电池特性的提高及电池的可靠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890835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480036691.5
申请日:2004-12-06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9/02 , F17C2201/0104 , F17C2201/0185 , F17C2201/056 , F17C2201/058 , F17C2221/012 , F17C2223/0161 , F17C2223/033 , F17C2223/035 , F17C2223/043 , F17C2225/0123 , F17C2225/033 , F17C2225/035 , F17C2227/0302 , F17C2265/031 , H01M8/04082 , H01M8/04208 , H01M2250/30 , Y02B90/18 , Y02E60/321
Abstract: 改善了使用容纳有液体燃料的燃料盒的燃料电池的操作性能。燃料盒(1400)容纳有液体燃料(124)。燃料盒(1400)包括气液分离膜(1408),所述气液分离膜将燃料容纳部分(1402)分为液体容纳室(1402a)和气体容纳室(1402b)。由液体燃料蒸发所得的燃料气体容纳在气体容纳室(1402b)中。排气管(1410)连接在气体容纳室(1402b)上,容纳在气体容纳室(1402b)中的燃料气体通过排气口(1414)排放到燃料盒(1400)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