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0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02488.6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封石墨烯量子点的纳米脂质体及制备以及其在生物酶活性检测中的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卵磷脂与胆固醇加入到氯仿中,超声使其分散均匀,然后旋蒸除去氯仿,得到脂质体薄膜;(2)将石墨烯量子点溶液加入到脂质体薄膜中,冰浴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I;然后将混合溶液通过聚碳酸酯膜反复挤压,得到混合溶液II;再将混合溶液II进行透析,得到包封石墨烯量子点的纳米脂质体。本发明中制备的纳米脂质体生物安全性高且发光长效稳定,在磷脂酶A2存在下使得该脂质体破裂,释放包裹在其中的荧光信号分子,因此可将其用于胰腺炎标志物磷脂酶A2的活性检测,在生物检测和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046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064704.4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偶氮苯-量子点的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分子开关型荧光传感器中的应用。该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量子点溶于CHCl3溶液中,然后加入乙二胺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II;(B)将偶氮苯化合物与3-巯基丙酸加入到H2O/DMSO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III;(C)将混合溶液II和III混合后进行反应,获得所述的荧光探针。基于该荧光探针与连二亚硫酸离子引起的还原反应、与次氯酸离子引起的氧化反应以及与偶氮还原酶引起的酶促反应,开发了分子开关型荧光传感器,能够灵敏准确地检测连二亚硫酸离子、次氯酸离子和偶氮还原酶,可用于检测多种化学生物分析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81495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969286.8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47/30 , C08J3/12 , A61K9/14 , A61K31/496 , A61K31/704 , A61P35/00 , A61P31/04 , A01N25/10 , C08L9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木质素纳米颗粒及同步载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质素或木质素/药物的混合物溶解于高浓度的苯磺酸盐类水溶液中,然后再加水稀释,搅拌析出纳米颗粒絮聚物,离心分离即得所需的木质素纳米颗粒或木质素载药纳米颗粒,其平均粒径可控制在100~1000nm。所得木质素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及吸附性能,有望应用于废水处理、染料和药物等体系。而所得的木质素载药纳米颗粒所包埋或吸附的药物量高,能实现药物的缓释。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用苯磺酸盐及药物均易回收,且可以重复利用,对环境无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3860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50098.0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F122/38 , C08F8/20 , A61K39/00 , A61K39/39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8/20 , A61K39/0011 , A61K39/39 , A61K2039/55511 , A61P35/00 , C08F122/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聚(酰胺胺)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该氟化聚(酰胺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酰胺胺)和七氟丁酸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I;然后将三乙胺加入到混合溶液I中,搅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透析、冻干,得到氟化聚(酰胺胺)。本发明中使用七氟丁酸酐对聚(酰胺胺)进行了修饰,制备的氟化聚(酰胺胺)在中性pH环境中带正电荷,能够通过静电吸引包裹抗原卵清蛋白以形成带正电荷的纳米制剂,该制剂能够有效促进抗原蛋白的胞内释放和细胞质递送。因此,本发明制得的氟化聚(酰胺胺)可以作为疫苗传递系统,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从而进行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675039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1054742.8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结肠靶向的载药壳聚糖(CS)‑海藻酸钠(SALG)双重交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水凝胶是先交联壳聚糖后交联海藻酸钠,药物包载在壳聚糖内,海藻酸钠包裹于外层,然后经过钙离子和戊二醛双重交联的,其中的羧基和氨基均被固定,形成互穿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不易在人们体液中降解流失。其载药后可达到在胃液2小时释放少量药物,在小肠环境下4小时几乎不释放,而在结肠环境下释放药物较多,而且可以达到长时间的释放,这弥补了前面人们所做载药凝胶所体现的药物突释,药物泄露和材料容易降解流失等现象,可以达到结肠靶向定位长时间释放药物进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926567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0948438.0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9/48 , A61K39/39 , A61K2039/55511 , C08G6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谷氨酸-胆碱磷酸)及其作为疫苗免疫佐剂的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聚(谷氨酸-胆碱磷酸)通过采用化学共价键将胆碱磷酸基团修饰到聚谷氨酸的侧链上,得到一种生物医用高分子聚(谷氨酸-胆碱磷酸),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细胞膜黏附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本发明首次采用聚(谷氨酸-胆碱磷酸)作为疫苗免疫佐剂,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包括显著升高的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分泌。因此,聚(谷氨酸-胆碱磷酸)作为疫苗免疫佐剂在免疫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9697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56778.3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时负载青霉素和一氧化氮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述。本发明选用树枝状阳离子含炔基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分子PAMAM作为NO供体,其独枝状结构以及结构中大量地仲胺,有利于NO的高效负载。另外,PAMAM同时含有大量伯胺基团,有利于高效负载青霉素,实现NO和PCN的高效负载。将壳聚糖接枝聚酰胺-胺,可大大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壳聚糖长链对聚酰胺-胺的高接枝率也极大地提高了NO和PCN的负载量;且同时负载青霉素和NO的聚合物的抗菌效果比单独的负载青霉素或NO的效果均要好,产生了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2122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71155.2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谷胱甘肽响应型双载药物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温和、简单,不需要特殊处理。本发明制备的双载药物聚合物胶束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其代谢产物易降解且毒性小;成分简单,原料易得,有望在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胶束可以包裹疏水性药物,同时正电性的高分子材料可通过静电作用携载基因药物,形成双载药物载体,发挥协同效果。由于多肽的修饰作用,赋予了其进入肿瘤细胞的能力,并且基因药物与疏水药物不同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了聚合物胶束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效果;因此,该双载药物聚合物胶束在恶性肿瘤的复合化疗中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832656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355430.4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06 , A61K33/00 , A61K47/36 , A61K47/34 , A61P35/00 , A61P31/12 , A61P31/04 , C08G81/00 , C08J3/07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载一氧化氮的羧化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往羧化壳聚糖的水溶液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搅拌溶解,再加入聚乙烯亚胺,搅拌反应,得到羧化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水凝胶;将其悬浮于甲醇钠/甲醇溶液中,通入一氧化氮加压反应,得到载一氧化氮的羧化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水凝胶。本发明利用水溶性羧化壳聚糖与聚乙烯亚胺发生酰胺反应,引入仲胺基团形成水凝胶再装置NO,实现NO的高装载量,并可自动缓慢释放NO,解决了现有载体材料细胞毒性大、生物相容性差、NO负载量低、突释现象严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6799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235786.3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222 , A61L27/20 , A61L27/3804 , A61L27/3808 , A61L27/3834 , A61L27/3886 , A61L27/50 , A61L27/54 , A61L2300/406 , A61L2300/414 , A61L2430/38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 C08L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脊椎损伤血管快速修复的3D打印生物墨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3D打印领域。该方法包括壳材料墨水的制备、内层细胞层墨水的制备、3D打印制备等步骤。本发明的生物墨水通过使用同轴方法同时打印2~4种材料,外层材料为内层细胞提供有效保护,避免打印时细胞沉降的问题,同时实现细胞种类、密度和分布可控,加入生长因子等促进脊髓损伤血管的快速修复,外层提供良好的力学性能,内层则更加有利于细胞的生长繁殖。本发明的3D打印生物墨水弥补了现有生物墨水的不足,将生物3D打印更好地应用于脊椎损伤血管的修复。
-
-
-
-
-
-
-
-
-